- +1
多家央媒就臺灣前途命運密集發聲:祖國完全統一必定實現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聯合國成立80周年,亦是臺灣光復80周年、臺灣人民乙未武裝抗日130周年、臺灣建省140周年。在上述諸多重大事件紀念節點交匯的當下,臺海局勢、兩岸關系和祖國統一進程也在加速演進,推進祖國統一大業處于新的歷史起點。”
10月27日,《人民日報》刊發了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所長、全國臺灣研究會副會長朱衛東的文章《臺灣光復八十周年的當代啟示》。

這也是央媒近期再一次聚焦臺灣的前途命運。
上述文章談到四點啟示。
一是要堅定捍衛歷史真相和國際一中格局。文章指出,臺灣從被割讓到光復這段歷史已無可辯駁地證明,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臺灣回歸中國的歷史和法理事實不容置疑,更不容挑戰。中國對臺灣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也是不容改變的兩岸現狀。
二是要大力強化兩岸命運共同體意識。文章指出,今天,海峽兩岸紀念臺灣光復,就是要繼續大力強化兩岸不可分割的命運共同體意識,全力構建兩岸命運共同體,這其中的核心則是深化兩岸融合發展與凝聚民族文化認同,繼續讓兩岸同胞在經濟、社會、文化等領域緊密相依,切實感受“兩岸一家親”的獲得感與自豪感。
三是要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文章指出,臺灣光復的歷史昭示兩岸,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攸關兩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必須確保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不被侵犯,確保臺灣是中國領土一部分的地位不被改變。這不僅是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全體中華兒女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全體中華兒女的神圣使命。
四是要攜手推進統一,共享民族復興榮耀。文章指出,今天,日益強盛的中國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加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全體中華兒女也一直期盼早日完成國家統一。兩岸同胞要以中華民族整體利益為重,勇于承擔使命,抓住歷史機遇,匯集智慧和力量,更加有力引領“必須統、必然統”歷史大勢,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早日實現。
該文最后總結道,對歷史最好的紀念,對現實最深的感悟,就是中國統一勢不可擋!臺灣前途在于國家統一,臺灣同胞福祉系于民族復興;兩岸關系和平發展、融合發展是通向和平統一的重要途徑,是造福兩岸同胞的康莊大道,最符合兩岸同胞的根本利益。中國夢是兩岸同胞共同的夢,臺灣問題因民族弱亂而產生,必將隨著民族復興而解決!
“臺灣問題因民族弱亂而產生,是上世紀40年代中國內戰遺留的問題,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內部事務,必將隨著民族偉大復興而徹底解決。”10月26日,新華社刊發的“鐘臺文”署名文章《臺灣問題的由來和性質》引起廣泛關注。

該文回顧道,臺灣問題產生后,雖然海峽兩岸長期政治對立,但中國主權和領土從未分割,臺灣是中國一部分的地位從未改變。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宣告成立,取代中華民國政府成為代表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這是在中國這一國際法主體沒有發生變化情況下的政權更替,中國的主權和固有領土疆域沒有改變,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理所當然地完全享有和行使全中國的主權,包括對臺灣的主權。
“鐘臺文”署名文章指出,臺灣問題必然要由中國人自己解決。文章分析稱,兩岸同胞有共同的血脈、共同的文化、共同的歷史,對民族有共同的責任、對未來有共同的期盼。30多年前,海峽兩岸雙方達成了各自以口頭方式表達“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共識(后被稱為“九二共識”),明確界定了兩岸關系的性質,即海峽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共同謀求國家統一。這充分表明兩岸中國人有能力有智慧解決好自己的問題。
文章還強調,歷史事實充分證明,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是臺海和平穩定的定海神針。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兩岸關系就能改善和發展,臺灣同胞就能受益;背離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兩岸關系就會緊張動蕩,臺灣同胞切身利益就會受損。2300萬臺灣同胞都是中華民族一分子,都是中國人。制度的不同,改變不了兩岸同屬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客觀事實。兩岸不是“國與國關系”、也不是“一中一臺”。只要不分裂國家,只要認同兩岸都是中國人、一家人,兩岸雙方完全可以坐下來對話溝通,化解矛盾,累積互信,為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翻開新的一頁,為實現祖國完全統一凝聚共識!
10月26日晚間,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臺海之聲在評論文章中指出,越來越多臺灣同胞認識到,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愿望,是中華民族根本利益所在,需要兩岸同胞堅定不移、攜手同心推進。
一方面,要堅決反對“臺獨”分裂,絕不為任何形式的“臺獨”分裂活動留下任何空間。多位參加紀念臺灣光復80周年大會的臺灣各界代表人士表示,臺灣同胞要更加主動作為,不被“臺獨”裹挾,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共護抗戰勝利重大成果。一方面,要堅持深化兩岸融合發展,維護中華民族整體利益,共享祖國統一和平紅利。島內多家媒體接連刊文指出“和平統一后臺灣會更好”,不少臺灣青年呼吁,有強大祖國做依靠,臺灣才有美好未來,青年人更要為推進國家完全統一而共同努力。
上述文章最后稱,國家統一、民族復興,是歷史必然、大勢所趨。臺灣問題因民族弱亂而產生,必將隨著民族復興而終結。今天的中國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相信廣大臺灣同胞定會站在歷史正確一邊,投身到時代前進的洪流中,與大陸同胞一道共創中華民族綿長福祉,續寫中華民族歷史新輝煌。
另一邊,當前,以賴清德為首的島內“臺獨”分裂勢力與外部干涉勢力加緊勾連,操弄“反中抗中”、拒統謀“獨”,嚴重威脅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10月26日深夜首發于《環球時報》微信公眾號的“北平鋒”評論文章就提到,美國《時代》周刊近日刊登文章,直指賴清德以其“魯莽領導人”做派,讓臺灣成為“全球最危險的引爆點”。臺灣前“立委”蔡正元就此評價說,文章指出了冷冰冰的現實,在目前的地緣政治格局下,美國賣給臺灣多少武器、美國國會通過多少所謂“挺臺”法案,臺灣都得面對大陸在西太平洋地區壓倒性的軍事力量。
“北平鋒”文章分析稱,賴清德的魯莽不僅引來了外部風險,更讓臺灣內部的“隱形堰塞湖”越積越多。島內民眾都知道,此前臺灣已面臨三重隱形危機:被意識形態拖累的能源政策與為關稅談判付出代價的臺灣未來;被“大罷免”撕裂的臺灣社會;被“去中化”激化的戰爭風險。如今,新的危機又在疊加:臺中市養豬場檢出非洲豬瘟,賴清德當局卻忙著甩鍋“在野黨刪預算”;賴清德鼓吹要打造“臺灣之盾”,實則進一步讓民生陷入拮據困境,讓臺灣暴露在沖突風險中。這些“隱形堰塞湖”懸在臺灣民眾頭頂,隨時可能決堤,給臺灣造成更大損失。“臺獨”與和平水火不容,任何分裂的行徑只會加劇兩岸對立,把臺灣推向“全球最危險的引爆點”。這是賴清德一手制造的危機,但絕不是臺灣民眾想要的未來。
上述文章最后指出,賴清德妄圖逆歷史潮流而動,用魯莽的“臺獨”分裂行徑葬送臺灣的未來,走的是絕路。《時代》周刊的文章正是其眾叛親離、深陷“四面楚歌”的真實寫照。兩岸同胞攜手同行,共創統一大業、共享復興榮光,才是臺灣唯一的出路,也是臺灣民眾實現美好生活的坦途。
值得關注的是,10月23日以來,“北平鋒”就“推進祖國統一大業”連發4篇文章。
其中,23日的《推進祖國統一大業勢不可擋》指出,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是人心所向。兩岸同胞血脈相連,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是兩岸同胞的共同心愿。
24日的《我們為什么要紀念臺灣光復》又進一步指出,設立臺灣光復紀念日,是維護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成果和戰后國際秩序的重要行動,展現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捍衛國家主權、統一、領土完整的堅定意志,也是對各種歪曲抹黑臺灣光復論調的強力反擊,表明了新時代新階段解決臺灣問題、扎實推進祖國統一進程的堅定決心。
25日的《祖國完全統一必定實現!》直言,在祖國大陸隆重紀念臺灣光復80周年時,賴清德仍然背叛歷史、背叛民族,還在公然紀念“古寧頭戰役”,對臺灣光復只字不提,執意抹殺抗戰勝利、臺灣光復史實,兜售“臺獨”史觀,賴清德和民進黨當局站在歷史的對立面、兩岸同胞的對立面、臺灣主流民意的對立面,螳臂當車、不自量力,一定會被歷史潮流埋葬,刻上歷史的恥辱柱,受到正義最嚴厲的審判。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