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又一個五年來了,主打一個從從容容
中國人的時間哲學是很恐怖的。我們對于時間的理解,是以百年、千年為計,既仰望星空,心懷千秋萬代,又能分解成五年為一個標尺的周期規(guī)劃,腳踏實地,一茬接一茬干。這可能就是中華民族歷經風雨而綿延不絕、飽經滄桑而又能歷久彌新的秘訣吧。每當五年交界之時,作為中國人是自豪的,也是感慨的。特別是當你走遍世界,環(huán)顧西方,更能體會中國式規(guī)劃的含金量。

▲ 一個又一個推進的五年規(guī)劃,引領中國邁上一個又一個新臺階。
一、長期主義VS只顧眼前
中國古話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遙想上世紀五十年代,中國制定第一個五年計劃之前,毛澤東曾說,“現(xiàn)在我們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壺,能種糧食,還能磨成面粉,還能造紙,但是,一輛汽車、一架飛機、一輛坦克、一輛拖拉機都不能造。”僅僅70年過去,中國什么都有了,靠的就是先認準方向,再一個五年一個五年接著干。

▲ 1956年7月13日,新中國第一輛汽車——解放牌載重汽車在吉林省長春市中國第一汽車制造廠(一汽集團前身)下線。
放眼全球,恐怕再難找到第二個國家,能像中國這樣,連續(xù)70多年、前后14次,以國家意志和固定周期,持之以恒地編制并執(zhí)行未來發(fā)展藍圖?!白龊米约旱氖隆痹谥袊鴱牟皇且痪淇辗旱目谔?,而是一張張被分解、被落實、被打勾的任務清單,這就是西方政治生態(tài)難以企及的長期優(yōu)勢。

▲ 1949年“騾馬拉山炮”VS2025年“打擊范圍覆蓋全球”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伯特·恩格爾對此評價說,當中國為下一代制定五年規(guī)劃之時,美國只能規(guī)劃下一次選舉。耶魯大學教授羅奇指出,中國規(guī)劃具有長期性、戰(zhàn)略性、嚴密性、全面性,西方國家無法比擬。
二、一張藍圖繪到底VS反復翻燒餅
在長達幾十年的時間跨度中,中國的發(fā)展規(guī)劃藍圖為何能不跑偏、不掉線、不斷檔?
根本原因還在我們的制度上。在中國,國家發(fā)展目標不會受政府換屆或政黨輪替的干擾,定了的事情就可以一屆接著一屆干。這種體制的厲害之處,就是能集中力量辦大事,盯著長遠目標持續(xù)發(fā)力,避免了西方那種“你方唱罷我登場”式的政策反復和短期投機。
這就是為什么,中國說“脫貧路上一個也不能少”,就能在40年內,讓8億人脫貧;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就能讓沙漠變綠洲、霧霾變藍天;說要“老虎蒼蠅一起打”,就能多年如一日強力反腐。

▲ 溜索曾經是云南怒江人過江的唯一方式,保(山)瀘(水)高速怒江大橋通車后,天塹變通途。
反觀西方,規(guī)劃發(fā)展總繞不開選舉政治的干擾。各黨派為了勝選,只能無限夸大對立,將政策分歧上升為否決政治,你支持的我必反對,只問立場,不分是非。在這種極化分裂的政治生態(tài)下,政策的執(zhí)行不可能是“接著干”,而是“對著干”。
遠的不說,就說說最近十年的美國。新總統(tǒng)上臺第一件事,就是狂頒行政令,推翻前任的政策。四年的執(zhí)政周期,前一兩年匆匆忙忙收拾上一屆的爛攤子,后一兩年連滾帶爬備戰(zhàn)下一輪的大選,中間又有幾天能干點正經事?
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發(fā)展的實質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而發(fā)展需要量變的積累。持續(xù)行動就是不斷實現(xiàn)量變的過程,當量變達到一定程度,就會引發(fā)質變,取得事情的突破。翻燒餅式的反復倒退,違背了發(fā)展的連續(xù)性和前進性,無法形成有效的量變積累,自然難以達成質變目標。
三、對人民負責VS口惠而實不至
中國自古講究“國以民為本,社稷亦為民而立?!蔽覀兊膰乙?guī)劃從來不是冰冷的政治語言和經濟數(shù)字,而是帶著溫度的民生承諾。
我們通過五年規(guī)劃來做的事,就是要在發(fā)展中,讓老百姓的生活得到實實在在的改善。該使力氣的地方,我們絕不含糊,緊盯著大家最發(fā)愁、最期盼的事去干,同時也要實事求是,不去透支將來的發(fā)展,也不輕易許諾那些兌現(xiàn)不了的高福利。
從“十五五”指導思想中強調“推動人的全面發(fā)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到具體部署中要求“堅持惠民生與促消費相結合”,政策鏈條的每一環(huán)都貫穿著以人民為中心的底色。不管是防止返貧、創(chuàng)造更多有奔頭的好工作,還是讓孩子在家門口就能上好學、實實在在改善住房問題,這些事說到底,追求的就是一個“均衡”,一個“可及”,最終想讓大家感受到的,就是政策背后那份人情味。
而在西方選舉政治中,政策制定早已被資本力量深度綁架。游說、政治獻金與輿論造勢,使決策過程淪為一場服務于短期商業(yè)回報與選舉周期的“政策拍賣會”。為取悅資本與選民,政府不斷推出減稅與信貸寬松,刺激虛假繁榮,卻忽視產業(yè)根基和長期基建。資本在操弄政策間套利而去,留給老百姓的卻是債務危機、產業(yè)空心化等一地雞毛。
至于西方政黨許下的目標,大多只是競選時的動員口號,選后就成了空頭支票。各類法案表面聲稱“為民造?!保瑢崉t多為利益集團造錢。比如,美國現(xiàn)政府推行的“大而美”法案,減稅、強化移民執(zhí)法等政策看似為美國人好,得到了“紅脖子”選民歡心。實際結果呢?推行這個法案后,美國收入最低的20%家庭年收入將減少2.9%,收入最高的20%家庭年收入?yún)s能增加2.2%。
四、踏石留印VS束之高閣
空談誤國,實干興邦。規(guī)劃再好,不落實也只是一張廢紙。中國人說話為什么謹慎,是因為我們言出必行、有諾必踐。
就拿“一帶一路”為例子。自2013年“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中國已經成功搭建了30多個專業(yè)領域多邊合作平臺,推動4000多個合作項目在世界各地落地生根。“十四五”期間,中國與共建國家雙向投資累計突破2400億美元。這條路,是中國用十多年時間,一磚一瓦砌出來的。

▲ 2021年6月,G7峰會期間,美國總統(tǒng)和6國領導人共同宣布推出“重建更美好世界”倡議。
再看一些西方國家,口號響亮,行動遲緩,多少豪言壯語,都成了泡沫。美國曾推出“重建美好未來”計劃,七國集團也高調啟動號稱投入40萬億美元的“重建更美好世界”倡議。明眼人都看得出,這些不過是對“一帶一路”的東施效顰。問題是,這些藍圖始終停留在新聞稿和PPT里,隨著政府更迭與政治焦點的轉移,僅僅幾年就再也無人問津,更無人道歉、無人反省。
又一個五年來了,世界還會好嗎?不知道。但幸運的是,我們生在一個具有穩(wěn)定性、連續(xù)性和可預測性的國家。中國人應該比誰都有信心、有力量,因為我們心中有羅盤,腳下有正道。我們只要這樣一步一個腳印地好好走下去,就是給這個世界打了個最好的樣。
原標題:《又一個五年來了,主打一個從從容容》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fā)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