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言短意長|各方發出“祖國完全統一必定實現”最強音
連日來,“推進祖國統一大業”的聲音鏗鏘而堅定。
10月23日下午,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公報明確提出:“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推進祖國統一大業?!?/p>
10月24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又以法律形式、以國家名義決定將10月25日設立為“臺灣光復紀念日”。
10月25日,紀念臺灣光復80周年大會在北京召開。會場發出鏗鏘有力、擲地有聲的聲音:黨和國家設立“臺灣光復紀念日”,展示了全國各族人民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堅定立場,反映了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海內外中華兒女的共同愿望,彰顯了中國共產黨堅定不移擔當歷史任務、矢志不渝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堅強意志,鞏固了國際社會堅持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一部分的普遍共識,必將激勵兩岸同胞繼承和發揚愛國主義傳統、偉大抗戰精神,為實現祖國完全統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共同奮斗。
當晚,北平鋒即刊發題為《祖國完全統一必定實現!》的評論文章,對紀念臺灣光復80周年大會的重大意義進行釋讀。

“北平鋒”評論文章從三方面出發全面闡述了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勢在必行、勢不可擋、大勢所趨”。
——我們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民意無比堅實。這一堅實,深植于兩岸同胞共同的歷史記憶中,源自全體中華兒女對祖國實現完全統一的共同心愿和熱切期盼。
——我們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基礎無比雄厚。這一雄厚,深植于兩岸源遠流長、從未斷絕的融合發展,源自祖國大陸豪邁前行、闊步發展的綜合實力。
——我們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力量無比強大。這一強大,深植于中華民族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源自十四億多中國人民長期以來的偉大斗爭和接續奮斗。
“北平鋒”這篇評論10月25日晚9點許首發于《環球時報》微信公眾號,很快就斬獲了10萬+的閱讀量,亦可見其中彰顯的民意與期待。網友留言說:“期待臺灣統一的這一天?!本W友留言說:“近了,近了,越來越近了!”網友還留言說:“兩岸一定會統一!中華民族一定會更強大!兩岸人民會過上更美好幸福的生活!”
從10月23日以來,“北平鋒”就“推進祖國統一大業”持續發聲。
10月23日評論《推進祖國統一大業勢不可擋》指出,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是人心所向。兩岸同胞血脈相連,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是兩岸同胞的共同心愿。
評論更指出,推進祖國統一大業,勢不可擋。這份“勢”,源于實力和底氣的支撐;這份“勢”,源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礴力量;這份“勢”,更源于兩岸同胞的共同意志。

10月24日評論《我們為什么要紀念臺灣光復》又進一步指出,設立臺灣光復紀念日,是維護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成果和戰后國際秩序的重要行動,展現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捍衛國家主權、統一、領土完整的堅定意志,也是對各種歪曲抹黑臺灣光復論調的強力反擊,表明了新時代新階段解決臺灣問題、扎實推進祖國統一進程的堅定決心。
評論最后還緬懷了那些如《沉默的榮耀》中所刻畫的、為祖國統一大業默默奉獻的英雄們:他們曾抱著“若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的赤誠,為歷史大義、國家大義、民族大義燃燒生命。設立臺灣光復紀念日正是要向他們表明,他們當年未了的心愿和理想不會落空,推進祖國統一大業已勢不可擋,在推進祖國統一的新征程上,兩岸同胞相向而行,正一起向前奔跑。

不知道這些鏗鏘有力、擲地有聲的最強音,賴清德當局聽到了沒有,又或者裝著沒聽到?
(作者陳良飛系澎湃新聞政治新聞部總監、港澳臺新聞部總監,高級記者)

設計:王璐瑤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