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諾獎得主勉勵青年科學家:不要只做那些你已經能夠做到的事

10月24日,2025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青年科學家大會在上海自貿區臨港中心舉行。本文均為 復旦大學 供圖
“不要只做那些你已經能夠做到的事情,要去尋找那些具有挑戰性的領域。”兩屆諾獎得主巴里·夏普利斯在談到對青年科學家的建議時說,“做科研是一份艱難的事業。你必須成為一個真正堅韌不拔的人。”他希望,青年科學家們可以從務實的角度出發,結合自己的興趣,創造出更多有價值的成果。
10月24日下午,作為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的重要組成部分,由復旦大學主辦、復旦大學學敏高等研究院承辦的2025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青年科學家大會在上海自貿區臨港中心舉行。
大會聯合主席、2013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斯坦福大學結構生物學教授邁克爾·萊維特表示,應當充分信任年輕科學家的思想活力,并賦予他們自主權與責任。科研機構與資助體系也應加大對年輕科學家的支持力度,助力他們實現更多重大科學發現。
本次大會還匯聚了眾多世界頂尖科學家:2001、2022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巴里·夏普利斯,2002年菲爾茲獎得主洛朗·拉福格,2024年加拿大蓋爾德納國際獎得主尚卡爾·巴拉蘇布拉馬尼安,2018 年生命科學突破獎得主唐·W·克利夫蘭,2024年加拿大蓋爾德納國際獎得主帕斯卡爾·梅耶,2023年埃尼前沿能源獎得主馬修·羅塞因斯基,2023年生命科學突破獎得主克里福德·P·布蘭威恩出席大會,并與青年科學家進行交流。
與傳統的學術報告不同,本次大會創新設置“3分鐘快閃演講”。每位青年科學家在3分鐘內,講述一個核心問題、一項關鍵技術或一個顛覆性構想。

“青科問、頂科答”,在“SharpMind圓桌對話”環節,頂尖學者們就青年科學家提出的問題,進行坦誠交流,展現出杰出科學家面對現實挑戰的深刻反思與前瞻視野,也為青年科學家提供成長指引。
巴里·夏普利斯建議青年科學家:“不要只做那些你已經能夠做到的事情,要去尋找那些具有挑戰性的領域。”
談到國際科研合作時,羅塞因斯基建議科學家應通過“科學外交”,在復雜的國際形勢下發揮建設性作用。拉福格表示,要給予年輕人充足時間,探索新思路與新方法。巴拉蘇布拉馬尼安指出,當前對探索“未知”領域的高風險研究支持仍然不足,呼吁更多有財力和意愿的人士加大投入。
關于“藍天研究”這樣的純基礎研究與自上而下的戰略項目如何平衡,萊維特認為科學既要追求更具挑戰性的前沿,也要從應用角度發揮自身專長。在討論科研出錯和公眾誤解時,布蘭威恩強調科學家應避免依賴專業術語,積極投身科普工作。
梅耶認為,科學本身具有顛覆性,公眾認知需要適應過程,科學家應在此過程中主動發揮作用。夏普利斯則從自身經驗出發,呼吁資深科學家關注年輕一代的才華,切實幫助他們獲取科研資助。
參與活動的青年科學家、復旦大學智能材料與未來能源創新學院青年研究員陳鵬程感觸很深:“不同年代的科學家會遇到不同的挑戰和挫折,但頂尖科學家的經歷告訴我們,只要持之以恒下去,最終會做出有意義的成果。”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