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記錄溫暖與成長,四位上海幸福家庭代表分享“暖暖FAM力”
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今天,家庭作為社會肌體中最鮮活的基本細胞,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10月24日下午,“暖暖FAM力”家的幸福密碼——2025上海智慧女性讀書講壇舉行,活動現場舉行《暖暖FAM力:25個上海家庭幸福實錄》首發式。
今年5月,市委宣傳部、市婦聯共同策劃推出《暖暖FAM力》滬上幸福家庭系列視頻,引起廣泛共鳴和熱烈反響。為進一步深化家庭文化探索,市婦聯聯合新民周刊對這些家庭故事進行了深度文字采訪和記錄,匯集成《暖暖FAM力:25個上海家庭幸福實錄》,書中每一篇真實記錄都配有專家的精彩點評,從多維度解讀家庭幸福的密碼,為讀者提供更深度的思考和借鑒。

《暖暖FAM力:25個上海家庭幸福實錄》
從鏡頭下的溫情視頻,到墨香里的暖心文字,《暖暖FAM力》始終聚焦新時代家庭文化,以真實的筆觸、多元的視角、飽滿的溫度,記錄上海家庭在時代浪潮中的蛻變與成長,表達對家庭的美好期盼。活動現場邀請了四位“幸福家庭”代表,與大家一同分享幸福密碼。
為了陪伴孩子成長毅然辭職創業成為“奶爸”的周浩分享了他如何陪孩子一起成長。在他的陪伴和鼓勵下,女兒不再是以前膽小、怕生、不自信的模樣,兒子也開發了自身的運動天賦獲得柔道比賽的冠軍。周浩不僅陪伴自己的孩子,還組建“陽曲好爸爸講師團”,讓爸爸們關注家庭、回歸家庭,拒絕做“影子父親”。

“奶爸”周浩辭職陪伴子女成長。
他說:“我們的陪伴不是單向的,而是雙向奔赴的成長。在陪伴的過程當中,隨著孩子不斷成長,我看到了我在陪伴過程中獲得的幸福感和榮譽感。孩子的成長是不可逆的,需求是多元而復雜的。家長需要做有意義、有質量的陪伴。這不僅是給孩子最美好的成長禮物,也是孩子給我們制造驚喜的過程。尊重他們的個體差異和個性發展,鼓勵他們成長為最好的自己。”
90后周雨昕留美歸來,放棄了白領生活,回到崇明,與母親周勤共同守護著崇明土布生活館,母女倆攜手用紋樣盤恢復制作了2000種土布紋樣,并帶領團隊不斷創新,讓崇明土布技藝與文化代代相傳。她們不僅是一對傳承非遺的母女搭檔,更生活在一個充滿溫情與支持的大家庭。

90后周雨昕與母親一起守護崇明土布生活館。

周雨昕的母親周勤。
周雨昕說:“我們家那張八口人的團圓飯桌,就是我力量的源泉。”在她看來,她的家就是這樣一個用愛與共同夢想凝聚起來的溫暖港灣,“從世界回到家鄉,我接過的不僅是母親的事業,更是一份屬于我們這代人的文化使命。我們年輕人要做的,就是勇敢地接過前輩手中的接力棒,用我們的視野和方式,讓古老的技藝活下去,并且活得精彩。”
警官陳梁順從警14年,傾注大量精力幫扶社區“問題少年”,作為爸爸,他也有陪伴一雙兒女的獨到秘籍。很多家長問陳梁順,為什么青春期的孩子不愿與家長溝通,尤其是孩子上初中后,家長一說句話,孩子就說很煩,不讓家長幫忙。陳梁順一語中的——可能是孩子小時候陪伴太少。陳梁順說:“陪伴一定是兩個人做快樂的事,哪怕每天半小時,才是真正意義上的陪伴。”他認同玩是孩子天性,主動陪女兒打游戲、練拳擊、學電腦編程,陪兒子下國際象棋,“生活在上海的我們,家庭最開心快樂的時候就是相互陪伴、相互成長、相互前進。”

警官陳梁順傾注大量精力幫扶社區“問題少年”。
陪伴一代人長大的少兒節目主持人豆豆姐姐,人生中充滿了太多讓人意想不到的選擇。從篤定的丁克家庭到升級做了母親,為了這份來之不易的生命饋贈,她退出熒幕,全心陪伴女兒,全母乳喂養、親子閱讀、親子旅行、合家歡聚餐。為照顧年邁父母與婆婆,兩年前她與丈夫、女兒一同搬進養老社區,成為養老社區最年輕居民。
與此同時,53歲的豆豆姐姐也開啟了一邊養老一邊創業的奇幻人生,一邊拍視頻,弘揚修身立德、孝親仁愛等價值觀,一邊直播。她還會走進社區,舉辦老幼同樂、合家歡的地面活動,將市民文化與商業活動順利結合。豆豆感慨,這種人生格局是家里的三位長輩帶給她的。

豆豆姐姐帶著家人搬進養老社區。
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傳播學院教授秦暢在最后的圓桌論壇上與三位觀察員共同探討家庭幸福的秘密。
上海市家庭教育研究會首席專家、中國教育學會家庭教育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楊雄感慨,幸福的家庭都有相似之處,他們都有一個共性:全球化與本土化的融合,尊重兒童,夫妻也比較平等,擁有比較開放的教育觀。
上海市職工文化體育協會職工心理健康專業委員會專業秘書長林貽真對于年輕人婚育狀況提出建議,“婚姻很棒,你不嘗試就永遠體會不到彼岸的幸福和樂趣。”
上海洋女婿、一站式共創博主Alessandro Giustozzi認為意大利和上海一樣,都非常尊重女性,他到上海,學會了上海話,還見證了中醫的神奇,最重要的是他馬上要升級做爸爸了。
現場還發布第三季《暖暖FAM力》總宣片,新一季溫暖故事即將啟航,用真實溫暖鮮活的家庭故事,凝聚起每個人屬于自己家庭的那份“FAM力”。
本次活動由上海市婦女聯合會、上海報業集團聯合舉辦,上海報業集團婦委會、新民晚報社新民周刊承辦。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