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小米下場做短劇,鴻蒙卻要幫助娛樂應用“破局”
撰 文丨星野
編 輯丨美 圻
文娛價值官解讀:
ID:wenyujiazhiguan
小米下場做短劇,蘋果考慮收購華納兄弟,鴻蒙6.0正式上線……近段時間這三條新聞雖然看似沒有關聯,背后卻隱藏著系統廠商“封閉掌控”與“開放賦能”的路線之爭。雖然蘋果至今仍然野心勃勃,但經過18年耕耘市場份額仍然不及Netflix的十分之一。國內廠商看到了短劇時代帶來的機會,也在積極投身構建內容生態,希望將流量入口掌握在自己手中。
相比于直接殺入內容領域,我們更應看到系統廠商與內容平臺攜手合作所帶來的巨大可能性,尤其是在移動互聯網紅利消退,用戶體驗日益“碎片化”的背景下,系統廠商更應該搭建好平臺內容走近用戶、融入全生活場景的橋梁,由此釋放的商業潛能遠比靠免費短劇引流更為可觀。

蘋果、小米向左
鴻蒙向右?
近日,小米親自下場做短劇的消息引發行業熱議。小米在旗下應用商城正式上線獨立短劇APP“圍觀短劇”,以“無廣告海量短劇免費看”為差異化賣點。在文娛價值官看來,這意味著小米向打造自己的內容生態又邁進了一步,通過自建內容平臺,將用戶留在“圍墻花園”之內。

相比蘋果耗費多年之功打造的AppleTV,短劇時代的到來,給了小米一個“輕量化”構建內容生態的機會。在小米自家的設備之上,擁有系統級能力加持的“圍觀短劇”或許將成為紅果短劇有力的競爭對手。
提到AppleTV,我們注意到蘋果近段時間以來接二連三的動作——Apple TV+更名為Apple TV,賦予其“充滿活力的新形象”;以7.5億美元獲得美國F1賽事的獨家轉播權;評估收購華納兄弟的可行性,通過納入其影視版權庫強化競爭力——無不說明它正加大力度進軍流媒體領域。
相比索尼、蘋果等公司大張旗鼓進入娛樂內容領域,此前國內的手機、硬件廠商一直未有涉足,小米入局短劇或許將會改變現狀。值得注意的是,相比蘋果、小米,剛剛發布的HarmonyOS6.0依然專注于做系統級應用入口的角色,而非自己下場做內容。畢竟,作為一個后起的操作系統,HarmonyOS6.0剛剛邁過從“可用”到“好用”的門檻,通過創新體驗與AI賦能,吸引更多應用批量入駐,形成與其他系統的差異化體驗才當務之急。
僅就文娛行業而言,近兩年來,HarmonyOS在影音娛樂領域一直在悄然發力。通過系統級的深度整合,鴻蒙為影音娛樂應用創造了更加開放的內容分發環境。打破應用和設備之間的壁壘,讓內容能夠跨越應用的邊界,在更廣闊的場景中流動。當娛樂內容走出一座座“孤島”,更加自然地融入用戶的日常生活場景。根據用戶的實際需求和場景變化進行智能推薦,無疑帶來了更大的增長可能性。

通過此次HarmonyOS6.0的發布,我們能夠感受到鴻蒙的這一“賦能應用”策略成效顯著。以騰訊系為例,不僅已經有60多款應用上架HarmonyOS,QQ音樂、酷狗音樂等還借助鴻蒙的分布式能力實現了“隔空播放”等體驗,幫助用戶在手機、平板、車機等設備間無縫音樂流轉。對于娛樂應用而言,鴻蒙或許正在成為未來智能、創新功能的“試驗場”。

系統級AI激活沉淀內容
娛樂應用能打破“天花板”嗎?
伴隨移動互聯網高速增長的“紅利期”消退,“低垂的果實”被悉數摘完,在線視頻、短視頻、在線音樂等娛樂應用正紛紛撞上“隱形天花板”。QuestMobile發布《2025中國移動互聯網半年大報告》顯示,除優酷、嗶哩嗶哩之外,其他在線視頻app的日活用戶規模都出現了停滯。不僅如此,截至今年一季度,騰訊音樂在線音樂月活躍用戶數已連續14個季度同比下降。

不少娛樂平臺都在向外突圍,嘗試打破“增長困境”,比如借助AI平臺之力。今年8月,騰訊元寶正式接入騰訊視頻,在元寶回答里出現的影視作品,可以一鍵跳轉騰訊視頻觀看。無論用戶想知道“適合合家觀看的電影”“類似《人生一串》的美食綜藝”,元寶都會根據騰訊視頻的影視資源進行精準推薦。
盡管這是一次很有意義的嘗試,但是此次娛樂內容與AI工具的聯動,依然局限在騰訊自家的生態之內,覆蓋范圍畢竟有限。對于影音娛樂應用而言,可能更需要從系統級層面引入源源不斷的“活水”。
在今年6月的HDC2025上,鴻蒙智能體框架正式亮相,讓系統級AI“小藝”能更深度地理解用戶意圖,并與影音應用協同工作。用戶不僅可以對“小藝”用自然語言描述需求,例如直接說一句電影臺詞或模糊的情節(如“李白騎著白鶴飛上天”),還能借助“AI影視全能搜”,在海量片庫中精準定位并直接跳轉到相關片段,實現“所說即所得”。

不僅如此,視頻、音樂等服務不再僅僅存在于獨立APP內,而是可以通過元服務卡片等形式,出現在負一屏、小藝建議等系統級流量入口。當系統感知到你可能對某類內容感興趣時,會主動推送輕量化的服務卡片,用戶點一下就能直接觀看,無需下載或打開APP。這種“服務找人”的模式,極大地縮短了用戶觸達內容的路徑。

QuestMobile的半年報還觀察到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受熱門劇集、綜藝等多重因素影響,各大在線視頻平臺流量波動顯著。正因如此,娛樂平臺患上了越來越嚴重的“爆款依賴癥”,雖然積累了大量非頭部內容和經典片庫,卻是一筆很難被用戶發現的“沉淀資產”。如今,通過某個精彩片段、一句經典臺詞,任何影視作品都可能通過用戶的需求提問詢被重新激活。鴻蒙系統或許可以成為新的內容分發方式的“實驗田”,從傳統的“流量運營”轉向更精細的“意圖運營”,基于對于用戶意圖的深入理解,進行跨場景的個性化內容分發,從而開辟新的增長路徑。
今年2月,Netflix首次釋放出與蘋果和解的信號,開始允許部分用戶將賬戶綁定到AppleTV應用,提供“一站式”觀看體驗。這意味著用戶增長乏力的Netflix希望借助于蘋果生態來“破局”,只不過蘋果在流媒體領域持續進擊,使得兩家平臺之間很難真正握手言和。相比之下,國內內容平臺與系統廠商之間的深入合作,未來或將會成為大勢所趨。

多端體驗告別“碎片化”
才能開啟全場景流量入口
2022年左右,愛優騰芒等長視頻平臺曾經掀起過一輪“上車潮”——爭相與汽車廠商合作,讓視頻內容與車內娛樂系統相結合,通過擴展使用場景帶來用戶增長。然而,三年時間過去了,車內空間也并未成為新流量入口,為長視頻平臺帶去第二條增長曲線。
究其原因,是因為不同終端、系統互為“孤島”的割裂式體驗,無法適應用戶日益碎片化的消費場景。設想一下這樣的場景,早上出門上班時耳機里放著元氣滿滿的音樂,坐進汽車里卻需要關掉手機播放器,在汽車屏幕上重新找到這首歌。聽著播客下班回家,到了家里卻要重新連接智能音箱,不得不打斷播放進度……如此“磕磕絆絆”的終端切換體驗,無疑會一次次打擾用戶。
相比之下,鴻蒙生態打破了設備間的壁壘,實現了從手機、平板到電視、車載等多端協同的智能互聯。當你在通勤路上用手機觀看華為視頻的劇集,回到家靠近智慧屏時,系統會主動在屏幕上彈出續播提示,點擊后即可從剛才的進度在大屏上繼續觀看,播放進度、音畫設置甚至彈幕都完整同步。

此前這項能力僅僅體現在華為視頻、華為音樂等系統應用身上,隨著愛奇藝等平臺加入鴻蒙智行生態,更多應用都可以通過“一次開發,多端部署”的技術能力,輕松應對“系統碎片化”的開發挑戰,為用戶提供無縫切換、自由流轉的體驗,真正“解鎖”全場景娛樂體驗蘊藏的增長潛力。
不僅如此,鴻蒙生態的軟硬深度協同,還將賦予影音娛樂娛樂應用在不同終端更加本地化、高品質的用戶體驗。以在HarmonyOS 6全新亮相的QQ音樂、酷我音樂、酷狗音樂為例。傳統音樂應用的音質優化大多依賴云端服務器處理,再將處理后的音頻文件傳輸到設備端。這種方式不僅消耗流量,還會因網絡波動導致卡頓。鴻蒙的方案是將計算任務下沉到設備端的NPU(神經網絡處理單元),避免了網絡傳輸帶來的延遲和音質損耗。
未來的文娛生態較量將不再是簡單的流量或內容之爭,而是升級為全場景智能協同能力的比拼。誰能為用戶提供更無縫、更智能、更懂所需的內容消費體驗,誰就能在下一階段的競爭中占據主導。在這場新的戰役中,娛樂應用與系統廠商也將結成更緊密的同盟。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