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雞”娃也要因材施教
生而普通,那就隨喜而行。一個“普娃”媽媽說:“雞”娃也要因材施教。
01
孩子只能考60分,家長非要把他“雞”到98分,不僅達不到目的,還會適得其反,導致孩子厭學、厭世。“雞”到最后,很可能錢花了、氣生了、親子關系被破壞了,可成績也沒有上去
我觀察過女兒的學習狀態,發現不論寫字、做題還是背誦,她都比較努力,可是天資有限,背誦一篇課文,后半段好不容易會背了,前半段又忘了;老師教了巧算,她做計算題依然掰手指頭,我說了幾次,她都不改,就是覺得手指頭好用。
女兒考試從來沒有得過滿分,我急她不急。她不僅不急,還自我感覺良好,覺得自己是個聰明孩子。我沒有打擊她,但對什么樣的孩子才是聰明孩子,我是認真思考過的。
1.聰明孩子是少數
我在農村長大,上大學才來到城市。從小學到高中,我的同學中沒有一個人進行過課前預習,家長也沒這個意識。這種情況下,考第一的就是聰明孩子。老師講一遍就會了,錯題改一次就記住了,對自我有較高要求。
這樣的孩子是天賦型孩子,一所學校就那么兩三個。作為金字塔尖上的極少數,他們學習并不十分刻苦,老師講新課會認真聽講,按時完成作業,但有些時候也會“摸魚”。他們自學能力強、有主見、懂得自我管理,總之,他們有一套自己的學習方法。
2.能“雞”出來的娃,基礎都不差
如今,每個家長都說自己要“雞”娃。其實,但凡能“雞”出來的娃,基礎都不差。他們智商夠用,目標感強,想證明自己,但是不夠自律或者缺少方法。如果遇到好老師、好家長,受到監督或者找到好的學習方法,他們就會取得較大的進步。
如果孩子基礎差,還不愿意學,“雞”也白“雞”。舉個例子:有個孩子,在“雙減”政策實施前,語文、數學、外語、物理、化學五科全補,勉強考上高中。上高中后繼續補,還換了更有名的教培機構,補了一年,可在學校的考試排名基本沒動。家長百思不得其解。其實,孩子的能力就這么大。
就是說,孩子自己能考90分,家長再去“雞”,才有意義。假設孩子只能考60分,家長非要把他“雞”到98分,不僅達不到目的,還會適得其反,導致孩子厭學、厭世。“雞”到最后,很可能錢花了、氣生了、親子關系被破壞了,可成績也沒有上去。
3.聰明其實是多維度的
“牛娃”永遠是金字塔尖上的極少數,“普娃”才是大多數。那么,普娃的出路在哪里呢?
我想,不如回到初心,站在“如何讓孩子過好一生”的角度來思考。
看看周圍普通人是怎樣過日子的:有人第一學歷一般,但頑強拼搏,取得了不錯的第二學歷,過上了更好的生活;有人熟悉某個行業,又有資源和人脈,于是整合起來做生意,也能小富即安;有人既不好學也不靈活,就干一份普通的工作,領一份不高的薪水,但心態超級好,不攀比、不焦慮,每天樂呵呵……
踏上社會、有了閱歷之后,你會發現聰明其實是多維度的:腦子活絡、八面玲瓏是聰明,在一個領域埋頭深耕也是聰明;勇于爭取是聰明,敢于放棄也是聰明;光芒萬丈、受人矚目是聰明,接納自己、甘于平凡也是聰明……
說到底,能不能過好一生,學歷重要,但絕對不是最重要的。
4.每代人有每代人的聰明
人的命運與所處的時代是緊密相連的。比如,20世紀90年代,有魄力下海經商的人,如今都混得不錯;2000年,加杠桿買房的人,如今都賺大了……他們能夠發財致富,不僅靠個人能力,更靠時代機遇。我小時候家里窮,為擺脫貧窮的命運,一心考大學。對我來說,考大學是非常容易建立起來的目標。但在我女兒看來,大學考不考都行,因為她沒有過過我小時候的日子。對她來說,什么最重要,還未可知。
5.“雞”娃也要因材施教
女兒學業表現愚笨,但她松弛,鈍感力強,遭受打擊能很快恢復。這些特點讓她擁有不錯的人際關系和很強的幸福感。要“雞”她,就不能光盯著考試分數,還要因材施教,幫她發展情商,揚長避短。
02
雖然是親媽,但我也沒有權力要求女兒必須活成我想象的樣子
在全民“雞”娃的時代,攤上一個“普娃”,該怎么辦呢?我想,這幾點是我能做的:
1.接受她本來的樣子
任何事情,接受了就不痛苦;不接受,就一直痛苦。雖然是親媽,但我也沒有權力要求女兒必須活成我想象的樣子。所以,我不得不放棄讓她光芒萬丈的夢想,不談學習,專注其他,享受有她陪在身邊、看我洗菜做飯的時光……
我要強、上進,也容易焦慮。女兒正相反,她非常松弛:不挑食、愛睡覺、從來不會因為得不到某個東西哭鬧,也不會為某句話胡思亂想。在她的世界里,沒有非要不可的東西,也沒有非做不可的事情。如果我只是希望她健康快樂,我想她倒是能夠做到。
有人說,學習不好的孩子是來報恩的。因為學習好的孩子長大后都振翅高飛、遠走他鄉了,只有學習不好的孩子才會留在父母身旁照顧雙親。或許,我女兒就是來報恩的。
2.一半躺平一半“雞”娃
以前聽村里老人說:每個人出生時都帶有自己的“干糧”,只要有手,就餓不死。以前沒有細品,如今想來,這話太深刻了,正所謂“天生我材必有用”。所以,我對女兒的教育是一半躺平一半“雞”娃:一方面接受她是個普通人,不逼迫她拿高分、進名校,另一方面也不能放任不管、任由她隨波逐流,而是把時間和精力更多地放在樂觀、自信等品格的培養上,然后放平心態,靜待花開。日后,她若能開悟固然好,若始終平庸,也能幸福地過一生。
3.照顧好她的身心健康
“學不進去,玩不盡興,睡不安穩”是當下很多孩子的狀態,究其原因,是家長為孩子設立的目標太高遠,孩子想做到但能力不夠,結果不僅學習沒搞好,還丟失了快樂,賠上了健康。
面對未來,我不確定女兒的學業怎樣,但我能給她一個溫馨的家,同時認真工作,言傳身教;陪她做運動,讓她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重要的事情,和她約法三章,如果她做錯了就按規矩懲罰,但絕不否定她這個人。至于學習,我設置好底線,只要不觸及底線,就讓她自我管理。
我的想法是,我無法保證她的學業全優,但至少要保證她的身心健康。
4.教會她生活
人生漫長且不如意事常八九,想過好一生,善于發現生活的美好非常重要。所以,我希望女兒除學習之外,還要懂得生活。
我會跟她做朋友,和她分享我喜歡做的事,并告訴她我為什么喜歡,讓她體會我的喜悅;我會多帶她出門旅游,認識更多的人,和不同的人聊天;我會陪她去了解她感興趣的行業,思考這個行業需要什么技能、怎么獲得收入,這個行業給人們帶來了什么幫助;我會給她零花錢,帶她購物,告訴她如何貨比三家,什么是高性價比……
總之,我想把自己的人生經驗統統告訴她,讓她時時發現生活中的“小確幸”,同時慢慢尋找自己熱愛的事物,并付出努力,然后隨著年齡的增長,找到適合她的生活方式。
生而普通,那就隨喜而行。這就是我一個“普娃”媽媽對“雞”娃的最大感悟。
作者:秋楓
編輯:壯青青
原文鏈接:“雞”娃也要因材施教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