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音聯動泉州舉辦國際音樂家比賽
目前全球鋼琴類賽事超過750項,年產出前三名獲獎者超兩千人。上海音樂學院認為,挖掘和培養復合型音樂人才,更為關鍵。
首屆“上音國際音樂家比賽”應運而生。10月26日至11月3日,比賽將于泉州大劇院展開復賽,20位來自世界各地的音樂才俊將匯聚泉州一決高下。
比賽由上海音樂學院聯動福建泉州市惠安人民政府、芬蘭薩翁林納音樂學院等聯合舉辦。這是世界首個以“音樂家比賽”命名的國際賽事,全面、系統地評估鋼琴人才的綜合藝術素養。
“這不僅關乎技藝的錘煉,更關乎藝術人格的完整塑造,是為全球音樂教育提供‘中國方案’的重要實踐?!鄙虾R魳穼W院院長廖昌永說。

復賽海報
三輪進階,考察音樂人才的綜合素養
比賽開創“三輪遞進”的評估體系,考察選手作為完整音樂家的綜合素養。
初賽為鋼琴獨奏視頻選拔。復賽涵蓋鋼琴與室內樂、鋼琴與藝術歌曲的合作。決賽提升至鋼琴身兼指揮、與樂隊協作的復合層面。
10月26日至11月3日,復賽在泉州大劇院進行,選手們將在組委會提供的室內樂團協作下,在貝多芬、勃拉姆斯、理查·施特勞斯的弦樂奏鳴曲,或貝多芬與舒伯特的鋼琴三重奏中作出選擇,考驗其對室內樂的感知和把握。
隨后,晉級者進入藝術歌曲單元,不僅要詮釋舒伯特、舒曼等人的德奧藝術歌曲,還需演繹選自上海音樂學院和德國大熊出版社出版的《玫瑰三愿:中國藝術歌曲16首》中的兩首中國藝術歌曲。
11月10日,四位決賽者將從泉州回到上海,在賀綠汀音樂廳進行決賽。選手們須自選一部莫扎特鋼琴協奏曲,在鋼琴上演奏的同時,指揮上海音樂學院交響樂團完成演繹。
在選手與樂隊排練的過程中,評委即開始參與評判,并記錄其指揮與合作工作能力,最終結合正式比賽的表現綜合評定。

復賽選手
比賽轉型,從鋼琴比賽到音樂家比賽
回望音樂史,巴赫、莫扎特、貝多芬、門德爾松、馬勒、肖邦、瓦格納、拉赫瑪尼諾夫、伯恩斯坦、巴倫勃依姆等眾多音樂巨匠,都是集創作、演繹與指揮于一身的全能型藝術家。
上海音樂學院如今也在積極推動藝術教育從“重技”到“重藝”、從“專才”到“通才”的升華。
廖昌永強調,本賽事致力于實現從“鋼琴比賽”到“音樂家比賽”的轉型,“我們選拔的不只是技藝優勝者,更是具備獨奏、協作、指導等多維能力的復合型音樂家?!?/p>
獲獎選手將獲薦參與“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上海國際藝術節、上音歌劇院演出季以及其他上音國際合作平臺,打通從“賽場的獲獎者”到“舞臺的藝術家”的職業轉化路徑,為其鋪設通向世界舞臺的橋梁。
泉州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近日,來自中國、法國、德國、意大利、英國、美國、希臘、玻利維亞、新西蘭、韓國、日本等國家的20位復賽選手,將陸續抵達泉州。
他們將通過排練、比賽和交流,全方位領略豐富的中國文化,讓比賽成為文明交流互鑒、講好中國故事的重要載體。

復賽日程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