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解讀|二十屆四中全會釋放哪些新信號?
據新華社,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于2025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舉行,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
《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公報》(下稱“《公報》”)有何總體定調?其中,在經濟形勢方面有何研判?對市場又將帶來哪些影響呢?
多位券商首席均提到,“新質生產力”首次納入全會的規劃框架是《公報》一大看點,凸顯了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廣發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郭磊表示,“目前處于新一輪技術革命的關鍵歷史階段,加強‘原始創新’將有助于中國在全球科技創新中建立先行優勢?!?/p>
此外,《公報》提出,“十五五”時期要“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也被券商首席解讀為“進一步凸顯對經濟發展的重視”。
“新質生產力”首次納入全會的規劃框架
對于《公報》提出的各項內容,中信建投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黃文濤對澎湃新聞記者表示,《公報》明確了“十五五”時期的歷史定位為“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夯實基礎、全面發力的關鍵時期,在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中具有承前啟后的重要地位”。這一定位與此前“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2035年遠景目標一脈相承,進一步體現了中央實現中長期發展目標的決心。
“其中,‘新質生產力’首次納入全會的規劃框架?!豆珗蟆诽岢觥涌旄咚娇萍甲粤⒆詮?,引領發展新質生產力’。”黃文濤指出,近幾次五年規劃中,科技創新地位始終突出。十九屆五中將“科技自立自強”上升為戰略支撐。二十屆四中在此基礎上升級“新質生產力”表述,并強化“教育科技人才一體推進”。
中信證券指出,相較于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將“經濟發展”和“改革開放”置于前列,《公報》將“高質量發展”和“科技自立自強”列為第一和第二大目標,凸顯出對經濟發展質量與科技含量的重視程度將進一步提高。
“公報將‘科技自立自強水平大幅提高’列入‘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更加凸顯了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敝行抛C券稱。
黃文濤分析稱,中國目前在全球制造業版圖中規模最大、產業鏈最完整、在若干新興制造領域優勢顯著。但與此同時,短板在于創新能力與高質量發展要求仍不匹配,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仍存在,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改革任務仍然艱巨,圍繞關鍵核心技術與原始創新的攻關仍需加力。因此,“十五五”規劃有望繼續加碼高技術與產業自立自強。
廣發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郭磊進一步指出,關于科技創新,需要注意的兩個細節是“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歷史機遇”、“要加強原始創新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
郭磊表示,“原始創新”是相對于二次創新而言的,是指在科學發現、技術發明、產業創新等領域,獲得前所未有的突破,從而對這一領域的發展方向形成奠基性的、引領性的貢獻。這與現代化產業體系對于“未來產業”的重視是一脈相承的?!澳壳疤幱谛乱惠喖夹g革命的關鍵歷史階段,加強‘原始創新’將有助于中國在全球科技創新中建立先行優勢?!?/p>
“進一步凸顯對經濟發展的重視”
經濟形勢研判方面,《公報》提出,“十五五”時期要“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主要目標突出“高質量發展取得顯著成效,科技自立自強水平大幅提高”。
申萬宏源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趙偉表示,在必須遵循的原則方面,會議新增“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并將其置于“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之前,進一步凸顯對經濟發展的重視。
“《公報》繼黨的二十大報告再次強調‘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這仍將是‘十五五’時期我國制定各項政策的基本立足點?!便y河證券表示,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興國之要,發展仍是解決我國一切問題的關鍵。
銀河證券指出,“十五五”時期是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期,是我國應對“兩個變局,一個飛躍”,全面塑造戰略優勢的重要階段,要確保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取得決定性進展。因此,“十五五”時期,要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推動高質量發展取得顯著成效。
值得一提的是,趙偉指出,本次會議再度涉及短期經濟判斷,明確提出“堅決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會議強調“宏觀政策要持續發力、適時加力”,結合當前近3000億元政策性金融工具已投放、財政從地方政府債務結存限額中安排5000億元下達地方的現實基礎,全年實現5%的經濟增長目標具備相當堅實的支撐。
郭磊也表示,關于今年年內下一時段的工作部署,會議強調“堅決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以及“著力穩就業、穩企業、穩市場、穩預期,穩住經濟基本盤”,會議指出“宏觀政策要持續發力、適時加力”,“落實好企業幫扶政策,深入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
“前三季度實際GDP同比增長5.2%為全年實現5%的目標打下良好基礎,但三季度單季4.8%、投資和消費放緩較快的特征意味著四季度仍需鞏固需求端。從企業幫扶、提振消費等政策方向來看,短期重點仍是發揮好既有政策的效果?!惫谡f。
進一步穩固A股慢牛趨勢
落實到A股市場上,多家券商認為,政策指導將進一步穩固A股慢牛趨勢,A股市場未來有望呈現“長期”、“穩進”趨勢。
“‘十五五’時期中國資本市場將大有作為?!比A福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燕翔表示,一方面,資本市場在服務實體經濟上具有獨特重要的功能,通過增加資本市場的包容性和吸引力,充分發揮資本市場的資源配置和價值發現功能,助力關鍵核心技術突破和產業鏈供應鏈安全,能夠為“十五五”規劃目標的實現提供重要支撐。
“另一方面,‘十五五’規劃所明確的產業發展路徑和戰略重點,為資本市場指明了方向,‘十五五’規劃目標達成的過程中,也將催生大量新的投資需求和資產配置機會,進而推動資本市場的長期健康發展。”燕翔稱。
具體到市場表現上,中金公司表示,A股市場未來有望呈現“長期”、“穩進”趨勢。從歷史表現看, 2001年“十五”計劃至今,各五年規劃整體呈現漲多跌少、底部及指數中樞抬升、波動性下降、韌性增強的特征。五年規劃期間市場表現與基本面情況相關,政策力度加碼也助力帶動信心改善。
華金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鄧利軍分析稱,不論從長期視角還是短期視角看,A股慢牛行情都有望進一步鞏固。
“長期視角下,A股中長期慢牛趨勢將進一步穩固:一是盈利預期可能繼續改善,《公報》可能導致周期、科技盈利增速結構性回升;二是積極的政策可能進一步提升A股估值。”鄧利軍指出。
鄧利軍進一步指出,短期視角下,A股也可能延續震蕩偏強的慢牛走勢:一是《公報》強調完成今年經濟增長目標,對短期盈利預期可能有提振。二是《公報》可能進一步提升短期流動性寬松預期,年底經濟增長目標完成的需求下央行仍可能降息降準。三是提升市場風險偏好。
節奏方面,中金公司認為,部分五年規劃期間市場行情演繹呈現“首尾較強”特征,可能意味著五年規劃初期中長期政策改革預期升溫、五年規劃末期目標接近達成對市場表現有支撐效果。
配置方面,多家券商均提到了科技方向的機會。其中,長江證券指出,在“十五五”規劃政策指導下,在經濟新舊動能轉換之際,傳統地產拉動的經濟需求端的波動有所下降,而新質生產力對供給端拉動經濟的影響正在逐步抬升。
長江證券建議投資者在“新質生產力”方面關注三大方向:一是優質供給創造新增需求。部分新興的科技產業正憑借技術進步的手段,通過優質供給創造新增需求,AI、機器人等產業正在經歷“0>1”的技術商業化的關鍵窗口期。
二是稀缺供給應享估值溢價:資源品從傳統的經濟周期驅動轉向能源轉型與地緣政治雙輪驅動,對長期結構性供需錯配下的稀缺性進行定價,是在為一場確定的能源革命和不確定的全球格局進行定價。
三是過剩產能逐步出清帶來估值修復:光伏、化工等部分行業已迎來“反內卷”政策落地,若行業供給加速出清,股票估值或將進一步修復。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