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明查|日本為提升生育率引進50萬印度移民?
速覽
- 網傳“日本為提升生育率引進50萬印度移民”的說法具有誤導性。相關說法實際源自日印兩國近期制定的《印度-日本人力資源交流與合作行動計劃》,該計劃旨在“未來5年實現50萬人的雙向人力資源交流,其中包括派遣5萬名印度技術人才及潛力人才赴日交流”,并非單方面接收印度移民。
- 近期,日本國內確有發生“抗議移民政策”的游行,這波反移民浪潮與日本的援非計劃有緊密聯系。
事件背景
近期,社交平臺廣泛流傳一則消息,稱“日本為了改善生育率,決定引進50萬印度移民”,并指出該政策引發日本國民抗議游行。


網傳說法截圖。
明查
網傳說法源自何處?
8月29日,日本前首相石破茂與印度總理莫迪在東京會晤,期間,雙方簽署了《印度-日本人力資源交流與合作行動計劃》。
當日,日印兩國領導人制定了“共同愿景”,根據官方文件聲明,該計劃旨在五年內促進日印兩國間50萬名以上人才的雙向交流,其中包括派遣5萬名印度技術人才及潛力人才赴日交流,希望利用包括高技能人才在內的印度人才,促進日本經濟增長和地方振興,鼓勵日印兩國互補性人才的培養、交流和回流。


日本外務省報告截圖。
該計劃特別指出,日本的人才接收將按照現行的出入境管理制度和其他外國人接收制度進行。

日本外務省報告截圖
印度英文媒體The Economic Times報道該計劃時提到,日印雙方一致認為“有必要通過訪問和交流加深兩國公民之間的了解,并尋找人力資源合作途徑,共同創造價值,解決各自的國家優先事項。”

The Economic Times報道截圖。
由此可知,該計劃中的“50萬人”為兩國交流人員,并非印方單向輸出“永久移民”。
據《日本時報》9月報道,日本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逐年上升,截至9月13日,該比例為29.4%,創歷史新高。“日本帝國數據庫”2024年10月報告指出,日本各行業勞動力需求強勁,但“勞動力短缺現象正在成為一種慢性病”。其中,IT行業短缺現象最為明顯。

日本帝國數據庫(日本帝國データバンク)企業勞動力短缺趨勢報告(2024年10月)截圖
相關政策引發日本國內抗議游行?
近期,日本多地(北海道、大阪等)相繼發生了一些以“反對移民政策”“反對外國人獲得投票權”等為口號的游行。這波反移民浪潮與日本的援非計劃有緊密聯系。
日本國際協力機構(Japa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gency,簡稱JICA)于8月宣布,千葉縣木更津、愛媛縣今治市、新潟縣三條市,以及山形縣長井市為“JICA非洲故鄉”。JICA是代表日本政府落實海外開發援助計劃的機構,指定“非洲故鄉”,意在鞏固日本與非洲的友好關系,推動兩地交流。
這引起網民對日本移民政策的大量討論和抗議,“日本將給尼日利亞特別移民簽證”等不實信息充斥社交平臺。9月25日,JICA宣布撤回“非洲故鄉”項目。

日本《朝日新聞》報道截圖。
除此之外,日本民間還有說法傳開,稱來日本工作的5萬名印度人所得資金支持是由納稅人資助的巨額援助。這一說法也是對8月29日日印會晤內容的誤讀。

日本民間說法截圖。
日印首腦會晤期間,雙方簽訂的另一份《日印未來十年共同愿景:引領特殊戰略與全球伙伴關系的八個方向》(Japan-India Joint Vision for the Next Decade: Eight Directions to Steer the Special Strategic and Global Partnership)文件披露:“在2022-2026年日本對印度的5萬億日元公共和私人投資及融資目標的基礎上,設定10萬億日元私人投資的新目標。”其中的10萬億日元是私人投資目標,并非來自稅收。

《日印未來十年共同愿景:引領特殊戰略與全球伙伴關系的八個方向》(Japan-India Joint Vision for the Next Decade: Eight Directions to Steer the Special Strategic and Global Partnership)文件截圖
在朝日新聞9月16日的報道中,日本外交部官員對此進一步聲明,強調“這不是政府提供的錢”。

《朝日新聞》報道截圖
綜上所述,網傳“日本為提升生育率引進50萬印度移民”的說法具有誤導性。相關說法實際源自日印兩國近期制定的《印度-日本人力資源交流與合作行動計劃》,該計劃旨在“未來5年實現50萬人的雙向人力資源交流,其中包括派遣5萬名印度技術人才及潛力人才赴日交流”,并非單方面接收印度移民。近期,日本國內確有發生“抗議移民政策”的游行,這波反移民浪潮與日本的援非計劃有緊密聯系。
上海外國語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姜涵子、徐訓恬、帕爾扎娜、王冰妍對此文亦有貢獻,指導老師:呂楠。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