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為“火雞“的現代恐龍,戴“頭盔”持“刺刀”,戰斗力逆天!

南方食火雞(雙垂鶴鴕)被稱為“現代恐龍”(圖片來源:維基媒體R. J. Mathar)
形容一個人戰斗力弱,我們常常會說他:“手無縛雞之力。”
但事實上,地球上有一種鳥類,它長得非常像雞,雖然不能飛,但是戰斗力爆表!
它就是被稱為“最危險鳥類之一”的雙垂鶴鴕(Casuarius casuarius),也叫南方食火雞(Southern Cassowary)。
戴“頭盔”的“現代恐龍”
雙垂鶴鴕屬于鶴鴕目鶴鴕科,主要分布在巴布亞新幾內亞、印度尼西亞和澳大利亞東北部,棲息于熱帶雨林中,是全世界第二重的鳥,僅次于鴕鳥。相較于后者,雙垂鶴鴕擁有更鮮艷的色彩、更鋒利的爪子,其身高可達1.7 米,看起來像是個危險、好斗的小恐龍,這也讓它們獲得了最具“史前外觀”的稱號。
雙垂鶴鴕還有一個很顯著的特征——它的頭上存在著一副“頭盔”(角質覆蓋的骨生長物或類“蹄”材料)。至于其具體的功能,目前在生物學家之間還存在爭議。
一些研究表明,這種結構可能和溫度調控有關,即這種頭盔既是炎熱環境下的“散熱片”,又是較冷環境中的保溫層。也有學者猜測該結構可以幫助鶴鴕在快速奔跑時,隨時推開擋路的小樹和叢林;或者發揮“聲音接收器”的作用,被用來放大和引導同類間低頻率的叫聲,幫助它們實現更遠距離的交流(但部分解剖學研究數據并不支持這個傳聲的觀點)。

雙垂鶴鴕標志性的“大頭盔”(圖片來源:維基媒體)
不能飛,卻配有“刺刀”
腳上的“刺刀”是鶴鴕最具“恐龍”風格的特征。它們的腳只有三根腳趾,內腳趾上伸出的爪子猶如一柄刺刀,可以長到12 厘米。結合雙垂鶴鴕腿部發達的肌肉,這些爪子可以爆發出迅速且強有力的刺擊,能夠擊退像蟒蛇、鱷魚那樣的捕獵者,也足以重創甚至殺死包括人類在內的其他被鶴鴕認定的“敵人”。

雙垂鶴鴕最內側的腳趾如同一把短刺刀(圖片來源:維基媒體 Stephan Schulz)

配合腿部的肌肉,雙垂鶴鴕的爪子可以穿透獵物(圖片來源:維基媒體 Dezidor)
雙垂鶴鴕并不是一種愛惹麻煩的鳥,它們平時以素食為主,食譜包括種子、水果、真菌等,當然根據情況,它們有時也會取食一些小動物,比如蝸牛、昆蟲、魚,甚至是小鳥和小型哺乳動物。而當面對大型動物,比如人類時,雙垂鶴鴕一般還是會主動避讓的。
那么如果在避無可避時,這種鳥會怎么做呢?雙垂鶴鴕在脖子上還長有顏色鮮艷的肉垂。這相當于是一種情緒指示器。如果你侵入了它的領地,它可能會對你搖頭并拍擊肉垂,這就是在提醒你:再不走就要挨揍啦!
當然在現實中,人們可能因為各種原因沒有及時理解雙垂鶴鴕的警告,處于受傷、受驚狀態下的雙垂鶴鴕也可能比較歇斯底里。不管怎樣,一旦發飆,雙垂鶴鴕的攻擊力可不是鬧著玩的。強健的腿部賦予了它們躍起1.5米高的彈跳能力,鋒利的爪子讓他們可以擊穿敵人。
據說二戰期間駐守在新幾內亞的美、澳軍隊長官都曾嚴令要求下級不要去招惹鶴鴕。在2019 年,美國佛羅里達州的一名男子被他的寵物食火雞殺死。
脾氣不好但卻是好爸爸
盡管擁有恐怖的殺傷力,但雄性雙垂鶴鴕在“育兒”方面卻是溫柔的好爸爸,它們會花費大約50天來孵蛋。待雛鳥破殼后,爸爸們還會在大約9個月的時間里繼續照顧幼崽。

照顧雛鳥的雄性雙垂鶴鴕(圖片來源:維基媒體 Arjan Haverkamp)
可就是這樣溫柔又能打的超級奶爸,也無法保證自身種群的安全——無論是覬覦雙垂鶴鴕美麗羽毛的獵手,還是穿梭于它們棲息地附近的汽車,對于這種瀕危動物來說都是“不講武德”的可怕對手。如果想讓這種“現代活恐龍”繼續存在下去,我們或許應該為此付出更多努力。
作者:宋世超
審核:葉元興 北京林業大學生態與自然保護學院 高級實驗師
本文在科普新媒體平臺“蝌蚪五線譜”刊發,經授權發布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