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雙11內存、硬盤漲瘋了!都怪AI吃掉了太多存儲?

如果要用兩個字來形容過去兩個月的存儲硬件價格變化,我的答案只有兩個字——瘋狂。從老一代的DDR4內存到主流的DDR5內存,從機械硬盤到固態硬盤,所有和閃存芯片能扯上關系的硬件都在漲價。
這些硬件的漲價有多夸張?這么說吧,小雷在去年618時買了一對16G的DDR4 3200內存條,當時優惠后的價格是343元。而在一年后的今天,即使有雙十一的優惠活動,同樣規格的內存條價格也已經漲到了759元,直接翻了一倍有多。

圖源:雷科技
說實話,在看到這個價格的時候,小雷都下意識看了眼電腦右下角的時間,看看自己是否穿越到四、五年前。畢竟上一次看到PC內存賣相近價格的時間,還是2021年左右,之后內存條的價格就一路走低,最終在2024年跌到了谷底。
估計沒有人會想到,2025年的存儲市場,會再度迎來一次漲價潮,在一眾PC裝機佬的哀嚎中,很多人估計都想知道,為什么這兩個月的存儲硬件會漲得這么夸張?
AI需求瘋漲,存儲市場爆發了
存儲產品的價格高低,說白了就直接取決于閃存芯片的供貨價,可以說今年的漲價風波其實早在去年就已經初現端倪了。彼時小雷還寫過一篇文章,分析了鎂光、三星等主要閃存芯片廠商減產的消息,當時就直言減產或許會導致存儲硬件的價格在未來上漲。
當時有一些人覺得這是危言聳聽,畢竟市場已經低迷了許久,以至于閃存芯片一直都是供大于求,在沒有決定性產品面世的情況下,閃存芯片的需求很難暴漲,更何況國產廠商的入場也讓芯片供應變得更加穩定。
不過,雖然長存等國產廠商確實開始進入閃存芯片市場,但是出貨量僅占全球出貨量的一小部分,主要的供應商仍然是海力士、三星和鎂光,三大巨頭從去年就已經開始陸續減少消費級閃存芯片的產量。
當三個主要的生產商都在減產,那么市場上的芯片供應量下降是必然的,只不過因為長期積累下來的庫存以及消費電子市場的需求增長緩慢等原因,減產的影響并沒有馬上顯現出來。
接下來,讓我們把時間拉到2025年,今年的消費電子市場相較于往年是有所回升的,不過也說不上有多大漲幅,真要說的話還是全靠中國的國補大手拉了一把。如果沒有別的變數,那么確實不會有太大影響,但是大家(指普通用戶)都忽略了AI產業對閃存芯片的需求。

圖源:veer
事實上,從去年開始停產部分消費級閃存芯片的三大巨頭,并沒有將這些產能完全空置,而是轉而開始生產HBM等更高規格的閃存芯片。為此三星還廢了不少心思,才讓自己的HBM芯片通過了英偉達的檢測,取得了供貨資格。
HBM等高規格且高利潤的芯片需求,直接擠占了常規消費級芯片的產能,自然也就進一步加劇了消費級閃存芯片的供給危機。而且,不要覺得AI產業只對高端產能有需求,為了存儲AI訓練所需的數據,以及企業的AI模型數據,全球的數據中心都在大量采購存儲硬盤來擴容服務器。
根據Visual Capitalist整理的數據,2025 年全球數據中心容量預計增長率約為 17.7%,看起來似乎不多?那么讓我們再看看另一個數據,據Cybersecurity Ventures推測,2025年的全球數據中心存儲的數據量約為100ZB,換算成我們熟悉的“TB”,則是1073741824TB。

圖源:veer
數據中心的龐大需求,讓不依賴于閃存芯片產能的機械硬盤價格都開始暴漲,只是價格的漲幅沒有內存那么夸張,僅上漲約20%到30%。不過,這也已經是自礦潮后最大的一次漲幅了,足以讓整個機械硬盤市場重回高速增長狀態。
從目前的數據中心增長速度來看,短時間內機械硬盤等大容量的數據存儲硬件價格都是降不下來的了,對于有需求的朋友來說,無疑是個噩耗。當然,影響最大的還是內存價格的上漲,畢竟不僅僅電腦要用到內存,手機等各種智能設備對于內存的需求也是與日俱增。
大家估計都注意到了,最近兩個月發布的手機,在存儲規格上依然沒有之前那么大方,實際上就是因為受到了整個閃存市場的供給影響,被迫調整價格。可以說,這一輪閃存產能調整及AI產業的需求暴漲,正在深刻的影響整個智能市場。
這屆雙11,內存、硬盤怎么買?
眼見著內存、硬盤的價格已然起飛,想要買電腦的朋友估計就頭疼了,電腦沒有顯卡還能靠核顯頂一下,沒有內存和硬盤那是真的開機都開不了。所以,對于那些預算有限的朋友來說,也只能是找一些替代方案了。
幸運的是,固態硬盤的價格并沒有如其他幾類硬件那樣價格飛天,目前常規的固態硬盤價格仍然維持在正常水平(雖然相較于年初的底價也是漲了不少),但是至少不會讓人看著就肉疼,所以固態硬盤我們就暫且跳過不說。
接下來聊聊內存,內存的重要性應該不用小雷多說,以Windows 11的性能需求來說,16GB的規格是保底要求,如果預算充足一般都是建議直接買32GB。不過,以目前DDR5 32GB動輒上千元的價格來說,直接買并不劃算,考慮到內存條的耐久度,其實大家可以考慮一下直接買二手產品,能省一點是一點。
至于還在用著DDR4主板的朋友,建議還是別折騰了,靜待價格回落吧,或者干脆點一步到位,趁著雙十一把整套設備都做個升級,拋棄掉落后的DDR4內存吧。畢竟從價格來看,兩者已經非常接近,但是DDR5的整體性能卻是顯著高于DDR4的。

圖源:veer
另外,對于已經有了內存條,但是感覺不夠用的朋友來說,其實可以只買一根內存條來拓展容量(主要是DDR5),并不是必須買兩條一起插入電腦,因為DDR5是單條雙通道設計,所以即使你插入單數量的內存條,整體的性能影響其實并不大,用三條8GB湊個24GB基本上也可以滿足多少場景下的使用要求了。
至于機械硬盤,個人建議是別買了,實在需要存儲空間不放開個夸克網盤之類的會員,一年幾十塊就能有十多TB的容量,這可比買高價機械硬盤實惠多了,就算大家想存一些“少兒不宜”的文件,那么只要把文件壓縮并打上密碼就不用擔心了(切記不要在線解壓,文件名也最好換一下)。
回頭等機械硬盤價格回落后,再補票上車也不急。當然,如果真的非常需要本地存儲,那么也不是沒有辦法,得益于數據中心的快速擴張,每年因為使用時長到期而被清退的機械硬盤也是多如牛毛,其中相當一部分都是作為冷備份使用,實際壽命和性能都沒有太多影響。
這些數據中心淘汰的硬盤,往往會被專業的二手販子回收,然后進行測試,其中質量較好的就會被拿去二次銷售,大家在淘寶等地方搜索“氦氣硬盤”就可以找到相關產品,價格基本是消費級產品的60%-70%,如果你的存儲容量要求高,那么也能省個幾百一千的花銷。

圖源:淘寶
雖然網上不乏二手機械硬盤可靠性的討論,但是從小雷的體驗及海外硬盤測試網站的測試結果來看,企業級機械硬盤即使7*24小時運行5年,故障率也在5%以內(以Backblaze統計數據為主),至于冷存盤出現故障的概率就更低了。
不過,小雷還是建議大家不要把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里,最好是直接買個NSA做本地安全備份(買硬盤省下來的錢這不就有用武之地了),這樣即使其中一個硬盤出故障也不用擔心數據丟失。至于損壞的硬盤,一般出售二手硬盤的商家都提供3年的售后換新,如果擔心商家跑路可以找那些有多年老店標志的商家購買。
說實話,最近幾個月的存儲硬件價格確實是看得小雷頭大,就連給NAS升級硬盤的計劃都擱置了。有意思的是,在搜集相關數據的時候,看到不少網友說只要等國產芯片、硬盤開始量產,價格就會下去的。
對此,小雷只能說大家還是別高興得太早,閃存芯片方面,長存的產能一直存在爬坡困難,而且多數產能還要先滿足國內的數據中心、設備廠商的要求,剩下的才會流入消費級市場。
在早期的產品推廣階段,國產閃存確實把固態硬盤市場的價格打下來了,但是并沒有持續太久,目前固態硬盤的價格基本上都回歸降價前的水平,內存的產能就更低了,可以說未來幾年都很難對市場定價有顯著影響。
至于機械硬盤,國產機械硬盤其實很早就有了,你能在電商平臺上輕松買到海康威視等不同品牌的國產機械硬盤,但是價格其實和西數等品牌并沒有區別,所以也不用指望國產品牌的入場能夠給機械硬盤市場帶來太多的改變。
短時間內,雷科技認為存儲市場都不會有明顯的價格回調, 下一個價格調整節點恐怕要等到2026年的下半年,所以說有剛需的不用等了,直接買吧。
史上最早雙11全面開啟!
AI與電商深入融合,即時零售全面爆發,大消費浪潮如火如荼,2025年雙11注定意義非凡!
雷科技雙11·2025專題,聚焦平臺動向、品牌戰報、好物推薦、電商趨勢,立體呈現電商零售年度盛事,敬請關注!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