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金融監管總局官員:再保險應充分發揮“放大器”“調節器”和“連接器”作用,促進“敢保”“善保”“會保”

10月22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財險司司長尹江鰲在2025上海國際再保險會議上表示,在保險業高質量發展中,再保險應充分發揮“放大器”“調節器”和“連接器”的作用,促進保險業“敢保”“善保”“會保”。
他指出,要發揮“放大器”作用,運用全球再保能力促進“敢保”,提升保障水平。“十四五”以來,我國保險業發展成效顯著。今年1-9月,保費達5.2萬億元,同比增長8.5%,比上年同期加快1.3個百分點;賠付1.9萬億元,同比增長7.4%。今年,我國保費規模有望達6萬億元。
他表示,我國實體經濟體量超大,許多實物消費量居全球首位。“十五五”時期,生產端、消費端、貿易端的高質量發展,將使得相關保險需求對供給能力有新的要求。再保險作為保險的放大器,有利于應用全球承保能力,使一些局部地區不敢保、難以保的風險在全球分散。
尹江鰲介紹稱,全球直保市場和再保險市場的規模分別超過7.2萬億和9000億美元,如果價格大體均衡,其承保能力分別是中國的9倍和1倍多。上海國際再保險登記交易中心作為連接我國和全球保險市場的平臺,要營造良好環境,吸引更多機構入駐,提振市場信心和承保能力,推動風險與資本對接,各機構要積極參與,共同促進我們保險業“敢保”、擴面。
在發揮“調節器”方面,尹江鰲表示,要運用全球再保機制促進“善保”,規范市場競爭。中國保險市場還存在非理性競爭的頑疾,近年來,隨著車險實行綜合改革和保行合一,市場呈現出賠付多了、費用降了、效益好了的態勢。今年1-9月,財險業綜合賠付率大約為72.2%,比近10年的平均水平大概低了5.9個百分點;綜合費用率為25.4%,為近20年的最低。行業的年化ROE是10.8%,也創下近10年最高。
同時,針對非車險領域非理性競爭問題,尹江鰲說,總局近期已出臺強監管文件,正在推進非車險綜合治理。再保險作為保險的調節器,有利于通過市場傳導機制促進保險機構理性經營。
“再保險不僅僅是風險管理工具,更是市場定價基準和風險傳導信號。當直保市場出現不規范經營行為的時候,再保險通過調整分保條件和價格,將后端信號傳導到前端,促進我國保險業的規范競爭。這方面,上海國際再保險登記交易中心和各機構要協同完善市場傳導機制,共同強化再保險市場履約管理。”他說道。
對于發揮“連接器”作用,尹江鰲則指出,要利用全球再保技術促進“會保”,推動高水平開放。當前,傳統風險和新興風險都對我們保險業提出了新的要求。
“比如,年輕人的消費觀不僅會影響消費端,還會影響供給端。最近的‘泡泡瑪特現象’,我這個年齡其實就不是那么容易理解。這些對保險業既帶來了新需求,也帶來了新挑戰。”尹江鰲認為,在這方面,再保險作為保險的“連接器”,有利于推動全球保險技術交流,有效做好風險保障。再保險是技術密集型行業,風險管理、精算定價、數據模型等是核心競爭力。上海國際再保險登記交易中心和各機構,要積極推動國內外風險建模、核保核賠等技術交流,發揮保險中介作用,通過高水平開放提升我國保險業的專業水平和服務能力。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