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社論】增長韌性,上海挑大梁的信心

10月22日,上海發布前三季度經濟數據,5.5%的GDP增速快于全國平均水平。更值得關注的是,上海經濟運行呈現穩中有進、韌性增長態勢: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新質生產力培育壯大。
時值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召開,“十五五”發展的藍圖即將公布,此時,上海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
上海以高質量發展的確定性對沖不確定性,“穩大盤、開新局”,擔當中國經濟的增長極,筑牢經濟韌性的底座?。5.5%的GDP增速,是前三季度上海創新增長的成績單,更預示著上海未來發展的澎湃動力。
首先,上海韌性,體現在工業新勢力崛起,“三大先導產業”引領上海速度。
上海5.5%的GDP增速,不只是量的增長,更是質的提升,是新質生產力到了“開花結果”的時節。目前,上海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占全市工業總產值的比重,已經升至44.1%。人工智能、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三大先導產業”,制造業產值同比增長8.5%,快于全市2.8個百分點,拉動效應明顯。此外,船舶航空航天、計算機通信、電氣機械制造業,這些行業都保持了兩位數增長。硬核科技扎牢地基??,“產業叢林”拔節生長,數字孿生重塑增長邏輯:經濟動能正在切換,經濟指標邊際改善。
第二,上海韌性,體現在主動降低工業成本,“上海不貴”有了新的注腳。
前三季度,上海工業企業降本增效進步顯著,土地、電氣、熱力等要素價格持續降低,1到8月份全市工業企業利潤率增長16.3%。更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前三季度工業產品銷售率為99.1%,幾乎實現“零庫存”。
去年上海出臺了工業“降本增效17條”,到今年,上海繼續助力工業領域再降本60億至80億元。長三角三省一市中,上海的工業百元營收成本最低,比長三角平均水平低2.9元。“上海不貴”正孕育工業價值高地,打破了“成本高”的刻板印象,昭示從上海制造到“上海智造”的未來場景。
其三,上海韌性,以開拓多元化市場,帶動外貿呈兩位數的增長。
前三季度,上海市進出口額達3.34萬億元,同比增長5.4%。面對中美貿易戰等不利影響,上海外貿企業積極開拓非傳統市場,以多元化市場帶動出口快速增長,其中對印度、中國香港、東盟出口分別增長了44.2%、43.5%和27.6%。而且外貿增長質量高:在特斯拉儲能工廠投產的帶動下,鋰電池出口321.5億元,增長20.7%;上汽加大混動汽車出口力度,推動上海市混動汽車出口196.1億元,增長2.1倍。
面對國際貿易環境的不確定,上海展示出強勁的韌性和頑強活力,“船大”一樣靈活,主動拓展新興市場;特別是三大先導產業、高端制造業、綠色產業的發展,正帶領上海外貿出口“逆襲”。
第四,上海韌性,體現在城市“人氣”升溫,消費活力迸發。
前三季度,上海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4.3%。作為外國游客“中國入境旅游第一站”,上海旅游入境人數同比增長37%,上海的國際曝光度不斷攀升。兩輪10億元“樂·上海”服務消費券的發放,以及“以舊換新”的政策杠桿,發揮了刺激消費的乘數效應。從“首店經濟”到“首發經濟”,從張園的時尚到TX淮海的“年輕力”,新模式、新場景推動著上海的人氣和消費的升溫。
真正的經濟韌性,在于抵御經濟環境風險的適應力,更在于勇立潮頭的主動變革。上海前三季度增長5.5%超出市場預期,特別是許多指標正在“逆勢回升”“階梯向上”,體現了上海的韌性生長、未來可期?,這也是上海挑大梁的信心所在,努力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充分發揮龍頭帶動和示范引領作用。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