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釋新聞|脆弱停火下哈馬斯頑強統治,特朗普威脅“根除”有用嗎?
加沙停火協議上周末一度接近崩潰邊緣后,特朗普政府加大對以色列和哈馬斯的壓力,要求避免局勢升級,以免破壞停火協議。
據新華社報道,以色列軍方10月21日晚發表聲明說,紅十字國際委員會當天在加沙地帶從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處接收了兩具裝殮以方被扣押人員遺體的棺木,隨后移交給以軍方。
當天,美國中東問題特使威特科夫和特朗普的女婿庫什納訪問以色列,向以總理內塔尼亞胡發出強烈信息:以色列必須保持克制,避免局勢升級。
這一警告源于雙方近日爆發暴力沖突。在兩名以軍士兵19日上午遇襲身亡后,以軍指責哈馬斯應為此事件負責,隨后向加沙地帶發動了報復性襲擊。向加沙地帶運送援助物資的進程一度被叫停。哈馬斯則否認與襲擊事件有關,指責以方多次違反停火協議。

2025年10月20日,加沙布賴杰,一名兒童望向布賴杰難民營內被摧毀的建筑。盡管加沙地帶已達成停火協議,但以色列仍對該地區發動襲擊,造成多人死傷。視覺中國 圖
對于哈馬斯一方,美國總統特朗普20日警告稱,哈馬斯違反了停火協議,“如果他們不自己解決問題,很快就會被解決”。美國還警告哈馬斯,如果哈馬斯進一步違反協議,美國可能會支持以色列重新控制加沙地帶部分地區。
然而,即便第一階段停火協議能夠勉強維持,特朗普的加沙“和平計劃”還將面臨更大的困難。哈馬斯正迅速重掌加沙地帶,是否會解除武裝仍懸而未決。另一方面,盡管特朗普21日稱,如果哈馬斯繼續違反協議,一些國家已準備好協助打擊哈馬斯,但這些國家私下表示,對于充當執行者深感不安。

2025年10月21日,以色列耶路撒冷,美國副總統JD·萬斯車隊經過時,一幅美國總統特朗普的畫作映入眼簾。萬斯計劃與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會面,以努力維持以色列和哈馬斯之間的停火。視覺中國 圖
各國猶豫是否向加沙派兵
美國副總統萬斯21日抵達以色列,參觀了負責監督加沙停火的民事軍事行動中心。萬斯、威特科夫和庫什納在行動中心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停火協議正在按計劃進行。
“每次發生暴力事件,人們都傾向于說停火結束了。”萬斯說,“但事實并非如此。當人們彼此仇恨,長期互相爭斗時,這種情況必然會發生。”
近日,停火協議屢遭挑戰,但以色列和哈馬斯都表示無意破壞停火協議。阿拉伯官員表示,在特朗普發出警告后,哈馬斯告訴調解員,將停止公開處決敵對幫派成員,因為調解員認為這些行動可能會給以色列恢復戰斗的借口。
哈馬斯領導人哈利勒·哈亞20日還在接受埃及國家電視臺采訪時以外交口吻表示,戰爭已經結束,該組織致力于歸還所有剩余的人質尸體。
盡管美國的施壓暫時維持了加沙脆弱的和平狀態,但以色列軍事情報局巴勒斯坦事務部前負責人、特拉維夫國家安全研究所所長塔米爾·海曼指出,維持停火的挑戰與推進特朗普和平計劃的挑戰相比,顯得微不足道。
根據特朗普在加沙和平“20點計劃”中的要求,哈馬斯必須解除武裝、放棄對加沙地帶的統治。但哈馬斯政治局委員穆罕默德·納扎爾15日在接受路透社采訪時表示,該組織是否放下武器“無法用‘是’或‘否’來回答”,而是將取決于“項目的性質”,包括將武器移交給哪一方,以及如何協調加沙地帶的其他武裝組織。
針對納扎爾的言論,以色列總理辦公室表示,“根據停火協議,哈馬斯將被解除武裝,沒有如果,沒有但是……哈馬斯需要遵守20點計劃,他們的時間不多了。”
特朗普20日表示:“我們與哈馬斯達成了一項協議,他們答應會遵守,會好好表現。如果他們不遵守承諾,我們就會消滅他們。他們會被‘根除’,他們知道這一點。”特朗普此前一天在接受福克斯新聞臺采訪時表示:“(哈馬斯解除武裝)不是一個硬性的時間表,而是我心里的一條底線。到了一定時候,如果他們不做他們該做的事情,那我們就得替他們做。”
英國廣播公司(BBC)指出,解除哈馬斯的武裝將面臨該組織基層成員的挑戰,而該組織本身仍非常依賴其軍事力量。
不過,巴勒斯坦分析人士穆罕默德·阿斯塔爾表示,哈馬斯目前渴望維護停火協議,確保戰爭結束和以色列軍隊撤出加沙,因此可能作出更多讓步。“哈馬斯想要找一個臺階下,因此需要一個體面的退出方案。”
“如果哈馬斯有機會悄悄放棄權力,并在加沙保留一些影響力,它可能會走這條路,甚至會將武器移交給另一個巴勒斯坦實體。但哈馬斯肯定會抵制內塔尼亞胡以羞辱性的方式解除其武裝的企圖。”阿斯塔爾強調。
萬斯19日表示,在“真正確保哈馬斯徹底解除武裝之前,需要一些海灣阿拉伯國家向加沙地帶派遣軍隊,切實維護當地的法律秩序和安全”。
特朗普的“20點計劃”設想立即在加沙部署一支“臨時國際穩定部隊”,但外交官和其他知情人士向《紐約時報》表示,可能組成這支部隊的國家對于派遣士兵感到不安,擔心可能會與哈馬斯發生直接沖突。他們私下表示,在部隊抵達加沙后將做什么有更明確的信息之前,他們不會派遣軍隊。

2025年10月13日,加沙地帶中部代爾巴拉赫南部,一名哈馬斯下屬武裝派別卡桑旅武裝分子站崗,一群巴勒斯坦人圍觀紅十字國際委員會(ICRC)的車輛載著被釋放的以色列人質離開。視覺中國 資料圖
“不是武力,而是思想的力量”
自10月10日停火協議生效以來,哈馬斯內政部的安全部隊已重返街頭巡邏并設立檢查站,還打擊了反對派武裝團體。社交平臺上的視頻顯示,哈馬斯已公開處決了數名敵對武裝組織的成員。援助組織成員向BBC表示,遭到哈馬斯打擊的組織曾涉嫌參與搶劫和挪用援助物資。
哈馬斯發言人哈澤姆·卡西姆18日晚重申,該組織不謀求成為戰后加沙執政當局的一部分,呼吁迅速建立一個由巴勒斯坦技術官僚組成的機構來管理加沙地帶的日常事務。不過,在上述機構建立之前,“加沙的政府機構繼續履行職責,因為權力真空非常危險”。
據路透社報道,由哈利勒·哈亞率領的哈馬斯代表團已抵達開羅,預計將討論建立加沙地帶治理機構的相關問題。
海曼指出,哈馬斯正在重新確立其在加沙地帶的統治地位。“(通過打擊其政治對手)哈馬斯正變得更加強大。當你試圖解除他們的武裝時,就會遇到更多困難。”
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摩西·達揚中心分析師、前以色列軍方巴勒斯坦事務專家邁克爾·米爾斯坦表示,哈馬斯并沒有被打敗,“他們仍然存在,而且是加沙地區的主導力量。”
“依賴可疑的參與者——部落、民兵、幫派,其中許多是罪犯,許多隸屬于極端組織‘伊斯蘭國’,許多參與了針對以色列的恐怖襲擊,將他們視為哈馬斯的替代方案,是一種幻想。”米爾斯坦說。
已故哈馬斯政治領導人哈尼亞的前顧問艾哈邁德·優素福博士向BBC表示,哈馬斯擁有超過10萬名成員,這些人不會憑空消失。哈馬斯正在尋求重塑自身,以便在未來繼續發揮政治作用。
“如果明天舉行選舉,我相信哈馬斯將會以不同的名稱出現,給人一種更加和平、更愿意參與政治生活的印象,暴力不會成為任何政黨的一部分。”優素福說。
米爾斯坦指出,“即使加沙會出現一個新的地方政權,哈馬斯在幕后當然仍將是主導者。”他認為,哈馬斯真正解除武裝的可能性非常小,未來五年內可能將爆發另一場加沙戰爭。
不過,前“辛貝特”局長阿米·阿亞隆認為,以色列應該找到另一種方式。“除非我們打敗這種意識形態,否則他們就會持續猖獗……打敗這種意識形態的唯一方法是向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人民創造并呈現一個新的前景,兩國方案的前景。”
新線戰略與政策研究所(New Lines Institute for Strategy and Policy)高級主任阿齊姆·易卜拉欣在美國政治外交雜志《國家利益》撰文指出,哈馬斯不僅僅是一個武裝人員或地道網絡,更是一個根深蒂固的政治和意識形態運動,深深扎根于巴勒斯坦社會,單靠軍事手段無法摧毀。
易卜拉欣進一步指出,真正擊敗哈馬斯的唯一途徑“不是武力,而是思想的力量”。“哈馬斯賴以生存的論調是:暴力是無國籍的巴勒斯坦人獲得尊嚴的唯一途徑。打破這種論調的最可靠方法是向巴勒斯坦人提供一個真正的替代方案,一個可信的、得到國際社會支持的兩國方案路線圖。”
“導致哈馬斯出現的核心因素——絕望、權利被剝奪和無國籍狀態——依然根深蒂固,而今天的加沙并不缺乏這種絕望。”易卜拉欣寫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