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禹王生物營養申請港股上市:銷售依賴第三方貿易公司,尚未足額繳納社保公積金
號稱“全球最大的食品級精制魚油及其制品供貨商”——禹王生物營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禹王生物營養”)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請書,招銀國際、建銀國際為聯席保薦人。
禹王生物營養在招股書中表示,“我們是全球最大的食品級精制魚油及其制品供貨商,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以2024年食品級精制魚油及其制品銷量計,我們是全球最大的食品級精制魚油供貨商,市場份額為8.1%。”
資料顯示,禹王生物營養的主要業務是開發、生產和銷售精制魚油;魚油軟膠囊和其他膳食補充劑產品,包括CDMO和品牌膳食補充劑產品及藥品及其他。
依賴第三方貿易公司銷售,毛利率下滑
招股書披露的財務數據顯示,2022至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公司收入分別為5.34億元、6.61億元、8.32億元、3.43億元;同期,年內溢利及全面收入總額分別為6729.7萬元、1.02億元、1.25億元、2276.4萬元。
但禹王生物營養強調,過往財務及經營業績并不代表未來表現,且公司可能無法實現及維持過往的收入及盈利水平。
另外,禹王生物營養在招股書中表示,公司依賴第三方貿易公司對產品進行營銷及銷售。公司的收入的絕大部分來自向第三方貿易公司銷售。
截至2022年、2023年及2024年以及截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向貿易公司作出的總銷售額分別為2.86億元、4.12億元、4.84億元及1.78億元,分別占同期收入的53.5%、62.4%、58.1%及52.1%。
鑒于收入貢獻巨大,由于貿易公司業務模式的性質變動或任何其他原因導致公司一家或多家第三方貿易公司銷量的任何減少,而其他貿易公司的銷量并未相應增加,均會損害公司的業務、經營業績、財務狀況及現金流量。
具體而言,公司的銷量取決于第三方貿易公司在營銷產品方面的表現。第三方貿易公司在銷售公司產品方面的成效可能會受到若干因素的影響,其中許多因素并非公司所能控制。
倘若第三方貿易公司未能有效地銷售公司的產品,或優先推廣競爭產品線而非公司的產品,則可能會導致公司的銷量大幅下降,從而可能會對公司的業務、財務狀況及經營業績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2025年上半年,公司精制魚油營收占比降至30%以下,毛利率則由2024年的18.2%大幅下滑至8.3%;魚油軟膠囊和膳食補充劑產品營收占比則提升至70%,不過毛利率也由2024年的29.2%降至24.7%。公司綜合毛利率則由2024年的26%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20.7%,主要是由于毛魚油市場價格下跌所致。
根據招股書披露的信息來看,公司的產品結構過度集中。
從招股書來看,精制魚油、魚油軟膠囊及其他膳食補充劑產品是公司的核心產品線,貢獻了往績記錄期間的大部分收入,2022年、2023年及2024年以及截至2025年上半年,分別占總收入約97.5%、97%、98%及98.8%。軟膠囊及膳食補充劑收入占比從2022年60.8% 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 72.6%,而藥品及其他業務占比僅 1.2%,品類單一導致抗風險能力薄弱,若魚油賽道需求萎縮將直接沖擊業績。
尚未按照法律規定足額繳納社保公積金
禹王生物營養在招股書中表示,報告期內,原材料采購是公司銷售成本中最大的組成部分,而原材料價格的顯著波動,主要包括毛魚油,可能對公司的業務、經營業績及財務狀況產生重大影響。
2022年、2023年及2024年以及2025年上半年,原材料成本分別占公司總銷售成本的87.4%、89.9%、88.8%及86.7%。未來預計原材料成本將繼續占銷售成本的很大一部分。因此,任何主要原材料價格的顯著上漲均可能會對利潤率造成重大不利影響。
客戶集中度來看,報告期內,公司來自五大客戶的總收入分別為1.23億元、1.15億元、1.49億元及7790萬元,占總收入約23%、17.5%、18%及22.7%。
若核心客戶流失或訂單縮減將引發業績波動;同時面臨全球膳食補充劑企業的品牌與價格競爭,市場份額存在被擠壓風險。
從股權來看,公司的控股股東為劉汝萃及其控制的實體(即惟微投資、傳奇投資及LRC Holding Limited)共同作為公司的控股股東,控制65880000股股份,持股比例約56%。
澎湃新聞在招股書中發現,禹王生物營養提到,于往績記錄期間及直至最后實際可行日期,公司尚未按照法律規定足額繳納社保公積金。
2022年、2023年及2024年以及截至2025年上半年,社會保險及住房公積金供款總缺額分別為260萬元、400萬元、360萬元及240萬元。于往績記錄期間及直至最后實際可行日期,公司并無就社會保險及住房公積金供款不足作出任何撥備。

禹王生物營養強調,截至最后實際可行日期,公司并無收到相關政府部門的任何通知,也無收到雇員就此提出的任何申索或要求。
禹王生物營養在招股書中強調,“然而,我們無法保證,有關政府部門將不會要求我們支付欠繳金額,并對我們征收滯納金或罰款。倘若我們因違反勞動法而受到調查,并因此受到嚴厲處罰或在勞動法糾紛或調查中產生重大法律費用,我們的業務、財務狀況及經營業績可能會受到不利影響。”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