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秋冬膏方調補,這些功課得做好
盡管當前氣溫尚未明顯下降,但滬上秋冬進補的氛圍已悄然升溫,作為滋補熱門的膏方,再度成為市民關注的焦點。目前,上海多家醫院的秋冬膏方服務已陸續拉開序幕,其中上海徐浦中醫醫院的膏方門診尤為熱鬧。膏方醫生特別提醒,膏方滋補并非“人人適宜”,在服用膏方前,有幾項關鍵“功課”必須做足。
一、膏方是藥還是補品?
膏方是藥,一般由20~40味中藥組成,屬于中醫的大方、復方范疇,按照不同患者的不同證型,也會適量的添加一些補品。《謙齋膏方案》中記載,膏方并非單純的補劑,包含救偏祛病的意義。
膏方所說的“進補”是指補充人體的營養物質,調節或改善人體的生理功能,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提高免疫功能。而膏方除了能“補”之外,還有輔助治療、促進康復的功能,如心血管、內分泌、呼吸系統等各種疾病。因病致虛、因虛致病,可用膏方;慢性、頑固性、消耗性的疾患,亦可用膏方調養,所以膏方不同于其他補藥、補方,它具有補中寓治,治中寓補,補治結合的特點。
二、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吃膏方
膏方是傳統中醫調理方法,以補益為主,但并非人人適合。
適合吃的情況:亞健康人群(易疲勞、失眠、免疫力差)、慢性病穩定期患者(高血壓、糖尿病等需長期養護者)、術后或大病初愈體虛者、老人機能衰退及女性更年期調理者,這些需要“緩調”的人群適合。
絕對不能吃的情況:正處于急性病發作期(如感冒發燒、咳嗽痰多、急性腸胃炎)、濕熱或痰濕過重(舌苔厚膩、口苦口臭、大便黏滯)、急性傳染病患者,以及孕婦、哺乳期女性,盲目服用可能加重病情或引發不良反應。
需謹慎的情況:兒童脾胃功能較弱,需在中醫指導下選擇;過敏體質者要提前告知過敏史,避免膏方中含致敏藥材。
三、有些人膏方調理需先開路
要知道膏方和普通的中藥湯劑是不同的,一般需要至少服用2個月左右,膏方作為滋補膏劑內含許多滋膩的藥物,難以消化吸收,有的人素體有痰濕、瘀、熱等內蘊,這就需要在服用膏方前,先吃“開路方”用以清除身體內痰濁、濕氣、寒氣、瘀血等病邪,避免進補過程中將病邪留在體內難以驅逐,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閉門留寇”。
過敏體質,對部分中藥或部分西藥有過敏反應的人。也需要“開路方”試探性調理過敏體質人員的敏感性,為開膏方“投石問路”。
四、膏方也需“量體裁衣”
膏方的特點是根據人的不同體質、不同臨床表現而確立不同處方,量體裁衣,針對性強。比如虛癥,分為許多方面,如氣虛、血虛等,不同虛癥,其病理表現也多有差異,也就導致了其治療所需藥材,治療療程也多有差異。如果一家人不論老少,服同一個方子,家中腸胃不好的老年人很可能會產生消化不良、胃脹等不適,甚至加重病情。
膏方講究一人一方一爐。膏方融中藥、滋補品和相關食品于一爐,按照一人一方、一人一鍋而制作出來的膏類制劑,遵循了中醫臨床用藥辨證施治的原則。同時膏方強調個體化給藥處方,單獨加工制備,因人而異,針對性強。
五、膏方不是越貴越好
很多患者都對膏方有錯誤的觀點,甚至一味要求醫生加入名貴中藥配伍,要知道身體不虛的人不需要大補,而身體太虛的人不能大補。實際上膏方的價值不在價高,而在于對癥施治。膏方調補,是刪多余,補不足,固本清源。中醫講究“一人一方”,應根據不同體質和病情辨證論治,忌盲目跟風。此外,不管是貴的還是便宜的,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因為,健康最重要。
六、膏方有哪些忌口?
為了不影響膏藥的吸收,服用膏方期間需“忌口”,如生冷、油膩、煎炸等難以消化和辛辣刺激之物;膏方不能與牛奶同服;服膏后不能立即喝濃茶,避免影響藥效;服用某些膏方時還應忌吃某些食物,如含有人參等補氣藥材的膏方則不建議吃蘿卜;含有何首烏的膏方,忌服豬、羊血及鐵劑等。對于一些陽虛體質的最好不要進食生冷的食物,對于陰虛燥熱的體質,盡量不要進食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