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論中醫調理在腫瘤治療后的意義
在很多人群看來,腫瘤手術后、防化療后基本就能給治療畫上一個句號了。上海腫瘤醫院-徐浦中醫醫院提醒,腫瘤治療并非“一攻即愈”,在攻伐腫瘤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地對人體造成了損傷,導致機體出現多方面的虛弱和失衡,這就需要后期的康復調理,也是比較關鍵的一步。
腫瘤治療后的這些問題不能忽視
①手術耗傷氣血,放化療在殺死癌細胞的同時,也嚴重損傷人體的正氣(即免疫力與修復能力)。患者常表現為極度疲勞、氣短懶言、面色無華、動則汗出,極易受外邪侵襲。
②化療藥物常損傷脾胃,導致惡心、嘔吐、食欲不振、腹瀉;放療“火熱之邪”易灼傷陰液,導致口干、咽燥、吞咽困難,這些都會導致人體核心臟腑的運轉效率大打折扣。
③治療雖然消滅了主體腫瘤,但體內可能仍存在肉眼看不見的“伏邪”或“余毒”,成為未來復發的隱患。
中醫助力腫瘤康復調理
臨床上,中醫參與腫瘤康復調理的例子越來越多,對于腫瘤治療遺留下的“短板”,中醫猶如“后勤保障與修復工程”,以其“整體觀念、辨證施治”的獨特優勢,為腫瘤治療后的康復之路筑起堅實屏障,其意義遠超“輔助調理”的范疇,更是重塑機體平衡、守護長期健康的關鍵環節。
扶助正氣——夯實身體的“地基”,提升免疫力,促進機體自我修復。
調和臟腑——修復內部的“機器”,恢復脾胃、肝腎等核心臟腑的正常功能。
清除余毒——打掃戰后的“戰場”,清除體內殘余的病理產物,改變易于腫瘤生長的“內環境”。
緩解癥狀——提升生活的“質量”,讓其有更好的狀態去恢復。
溫馨提醒:腫瘤治療后的康復,是一場“持久戰”,需要現代醫學的精準監測,更需要中醫調理的“溫柔守護”。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