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釋新聞|美澳簽關鍵礦物協議,特朗普“一年后”會得到很多稀土嗎?
美國總統特朗普和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20日簽署一項重要礦產協議,被指針對中國。

當地時間2025年10月20日,美國華盛頓,白宮內閣會議室,美國總統特朗普(右)與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展示雙方簽署的關鍵礦產協議。視覺中國 圖
據參考消息援引美國世界新聞網報道,特朗普和阿爾巴尼斯簽署了關于關鍵礦產和稀土的協議。協議完整內容尚未公布。特朗普和阿爾巴尼斯表示,協議的一部分涉及礦產加工。阿爾巴尼斯說,美澳兩國將在未來6個月內各自投入10億美元,推動共同計劃。
環球網援引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稱,美澳簽署協議之際,美政府正尋求方法對抗中國在關鍵礦產市場的主導地位。此前有分析稱,在中國收緊對全球關鍵礦產出口管制之時,阿爾巴尼斯此次赴美行程的目標是爭取美國對澳大利亞關鍵礦產的更大支持。澳大利亞的稀土儲量位居全球第四。
特朗普在與阿爾巴尼斯會晤時表示:“大約一年后,我們將擁有如此多的關鍵礦產和稀土,以至于你們不知道該如何處理它們。”對此,分析人士指出,“在稀土行業任何事情都不會迅速發生”,特朗普不得不等待很長時間才能將供應鏈從中國轉移出去。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21日對此表示,全球產供鏈的形成是市場和企業選擇的結果。關鍵礦產資源國應為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的安全穩定發揮積極作用,確保正常的經貿合作。
細節尚不明確
當地時間20日,特朗普在白宮會見阿爾巴尼斯。根據雙方達成的《美澳關鍵礦產和稀土開采和加工供應保障框架》協議,兩國將成立由美國能源部長與澳大利亞資源部長共同領導的關鍵礦產供應鏈安全應對小組,負責協調政策工具、投資項目與工程落地。
阿爾巴尼斯在與特朗普會晤時表示,美澳雙方將分別在未來六個月內為總額達85億美元的“準備就緒”項目投入至少10億美元。根據他的說法,這些項目分為三類:美國和澳大利亞的聯合投資、澳大利亞的獨資項目以及美國、澳大利亞和日本的合作項目。
白宮隨后發布的一份情況說明書顯示,兩國將在未來六個月內向關鍵礦產項目投資超過30億美元,說明書將該協議描述為一個“框架”。白宮還表示,美國進出口銀行將發出七份意向書,提供超過22億美元的融資,解鎖高達50億美元的總投資。
阿爾巴尼斯特別指出,美國鋁業(Alcoa)與阿拉弗拉稀土公司(Arafura Rare Earths)的項目將獲得政府注資。白宮表示,美國國防部將資助美國鋁業與雙日株式會社(Sojitz)在西澳大利亞州合作建設的鎵精煉廠,該精煉廠的規劃年產量為100噸,據稱可提供全球高達10%的鎵供應量,美國進出口銀行將為該項目提供22億美元的融資。鎵是生產氧化鋁的原材料,也是半導體工業和國防部門必不可少的關鍵礦物。
據悉,阿魯富拉公司的最大股東是澳大利亞礦業大佬吉娜·萊因哈特,她是特朗普的堅定支持者, 并于1月參加了特朗普的就職典禮聚會。
雙方還同意在定價、許可審批以及政府對該領域企業及項目出售規則的審查等議題上開展合作。根據澳總理辦公室提供的協議文本,雙方將設定關鍵礦產的最低價格底線,這是澳礦業公司長期以來一直在推動的舉措。
不過,澳大利亞總理辦公室將這份礦產與安全協議描述為一份“行動計劃”,并強調該協議“不創設任何明示或者暗示的義務,不具有法律約束力或強制執行性”。
《紐約時報》分析稱,美澳關鍵礦產開采協議的具體實施細節尚不明確,關鍵礦產對美供應量將在何時實現提速也仍不清楚。
“在稀土行業,任何事情都不會迅速發生”
據知情人士透露,十余家澳大利亞礦業公司上月已在華盛頓與多家美國政府機構官員舉行會談,美方表示,正尋求以類似股權投資的模式對澳大利亞企業進行注資。澳大利亞財政部長吉姆·查默斯上周也會晤了黑石集團和藍貓頭鷹資本(OWL)等美國投資者。
《環球時報》援引彭博社20日的報道稱,澳大利亞駐美大使陸克文在向特朗普政府推銷時稱,澳大利亞有能力為西方經濟體面臨的關鍵礦產威脅提供解決方案。“澳大利亞就像元素周期表一樣,擁有資源是一回事,知道如何開采是另一回事,因為采礦是一項高科技產業。我們擁有世界上最大、最好的礦業公司。”陸克文還稱,美國在50種指定的關鍵礦產和稀土方面存在缺口,通過雙方投資,澳大利亞“無需付出太多額外努力就能滿足其中30到40種的需求,尤其是在加工稀土方面”。
澳大利亞廣播公司分析稱,協議的部分項目可能徹底改變供應鏈格局。以昆士蘭石墨礦為例,其石墨儲量位居世界第三。伊魯卡資源(Iluka Resources)位于西澳大利亞州的稀土精煉廠已獲得澳政府17.5億澳元貸款,若獲得進一步開發,可滿足全球四分之一的重稀土供應,為電動汽車電機、軍用飛機零部件及其他工業產品提供永磁材料。
環球網報道稱,澳大利亞雖是關鍵礦產的重要來源國,但與美國一樣,澳大利亞依賴其最大貿易伙伴中國對這些礦產進行加工處理,才能將其轉化為企業可用的產品。法新社也提到,澳大利亞雖然在礦產開采方面實力強大,但與多數礦業國家一樣,在本土加工能力方面相對薄弱。據報道,每年有超過90%的澳鋰礦被運往中國大型精煉廠進行加工。
澳大利亞反對黨領袖蘇珊·雷則指出,該國的投資渠道正在“枯竭”,仍有大量工作亟待推進。“項目審批往往需要耗費數年時間。”她表示,“我們就像擁有一個不支持商業發展的政府,它根本不明白一旦投資渠道枯竭,那將會帶來嚴重的后果。”
對于特朗普“大約一年內將擁有如此多的關鍵礦產和稀土”的說法,不少業內人士表示懷疑。澳大利亞金融機構Barrenjoey的分析師丹·摩根表示,要讓各個項目在2027年之前就準備就緒,所需時間跨度將“大得驚人”。
“總的來說,在稀土行業,任何事情都不會迅速發生。我認為我們不會因供應增長而面臨壓力,而且我們不可能在一年內就陷入供應過剩的困境。我們可能會在5到7年內看到供應增長。”摩根向路透社分析道。
“請記住,中國比我們領先了近40年。”2019年創立美國稀土公司(USA Rare Earth)的皮尼·阿爾特豪斯告訴美聯社,“就滿足我們自身供應鏈需求而言,我們至少還需要幾十年的時間才能趕上中國。”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