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和輝光電港股IPO獲境外上市備案:三年累計虧損超73億元

10月20日晚間,和輝光電(688538.SH)發布關于發行境外上市外資股(H股)獲得中國證監會備案的公告。
公告稱,公司正在進行申請發行境外上市外資股(H股)并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掛牌上市的相關工作。公司于近日收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出具的《關于上海和輝光電股份有限公司境外發行上市備案通知書》(國合函〔2025〕1798號)。公司擬發行不超過2802501000股境外上市普通股并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
三年累計虧損總額達73.64億元
4月23日,和輝光電向港交所遞交了IPO申請,中金公司擔任獨家保薦人。
而在此前的2021年5月,和輝光電在A股科創板上市,募資81.7億元,其中65億元用來建設第六代 AMOLED生產線產能擴充項目。按照原計劃,該項目預計2022年12月建設完成,2023年達到預定使用狀態,但后來一拖再拖,預定使用狀態先延期到2024年12月。
和輝光電稱此次延期的原因是:由于2022年度受簽證、航班管控影響,國外設備調試人員入境時間延遲;同時2022年以來,受全球經濟下行,消費市場疲軟等因素的影響,顯示面板行業需求低迷,復蘇緩慢。同時根據行業技術趨勢,對部分設備進行了性能提升。
2024年10月31日,和輝光電公告稱,將第六代AMOLED擴建項目預定可使用狀態由2024 年12月變更到2025年12月。
和輝光電稱此次延期的原因是:為適應行業技術發展趨勢,提升產品市場競爭力,滿足高端 AMOLED 面板產品對于LTPO、Hybrid、Tandem等最新技術的需要,公司在積極推進募投項目建設的同時,通過增添部分設備等方式對產線進行技術升級。
此次赴港IPO募集的資金,和輝光電計劃用于第6代AMOLED生產線的技術升級;新型AMOLED顯示面板產品的研發;償還部分有息銀行借款及其他借款;營運資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資料顯示,和輝光電成立于2012年,是AMOLED半導體顯示面板制造商,專注于智能穿戴、智能手機、車載顯示等領域的研發與生產。公司擁有第4.5代及第6代AMOLED生產線,具備剛性、柔性和Hybrid混合顯示面板的量產能力。
和輝光電在招股書中稱,“根據灼識咨詢數據,2022年-2024年,公司平板/筆記本AMOLED面板出貨量連續三年位居中國第一、全球前三,車載顯示領域累計銷量位列全球第四、中國第二。客戶涵蓋榮耀、傳音等消費電子品牌及國內兩大頭部車企,并已向歐洲某知名飛機制造商供貨。”
從業績方面來看,和輝光電近年來陷入“增收不增利”的困境。
財報顯示,2022年—2024年,和輝光電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41.91億元、30.39億元、49.58億元,同比變動幅度分別為4.24%、-27.5%、63.19%;歸母凈利潤分別虧損16.02億元、32.44億元、25.18億元,同比變動幅度分別為-69.50%、-102.5%、22.4%。毛虧損分別為10.18億元、23.83億元、15.32億元;毛損率分別為24.3%、78.4%及30.9%。
以此計算,和輝光電3年累計虧損總額達73.64億元。
前五大客戶貢獻約八成收入
2022年至2024年,和輝光電財務成本分別為3.1億元、5.24億元及6.47億元,分別占各期營業收入的7.4%、17.24%及13.05%,整體呈上升趨勢。
招股書顯示,2022年-2024年,和輝光電賬面上的有息負債分別為130.78億元、142億元、173.4億元,占總資產的比例分別為42.33%、49.93%、58.59%。
截至2月底,和輝光電有息銀行借款及其他借款金額達163.63億元,借款主要用于支持公司的業務運營及產品生產。這些借款的利率為每年不超過3.8%,借款到期日范圍從2年到10年。
和輝光電短期償債能力指標大幅下滑,2022年-2024年的流動比率分別為2.3、1.03、0.46,速動比率分別為3.591.68、0.76 、0.39。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和輝光電持有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27.88億元。
另外,和輝光電的客戶集中度較高,前五大客戶貢獻約八成收入。
招股書顯示, 2022年~2024年,和輝光電來自前五大客戶的收入分別為31.03億元、23.88億元及40.42億元,分別占總收入的74%、78.6%、81.5%;其中,來自最大客戶的收入分別為16.23億元、10.95億元、21.44億元,分別占總收入的38.7%、36%、43.2%。
股權方面,在IPO前,和輝光電的股東架構中,控股股東上海聯和持股為58.35%,集成電路基金公司持股為11.11%,上海科創持股為0.48%,上海金聯持股為2.99%,其他A股股東持股為27.08%。
和輝光電2025年的半年報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和輝光電實現營收26.7億元,同比增長11.51%;實現歸母凈利潤虧損8.4億元,同比增長34.32%; 實現扣非后歸母凈利潤8.63億元,同比增長33.93%;剔除利息、折舊攤銷等后,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為4.73億元,較2024年同期增加 5.59億元。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