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臺北新劇團重返上海,李寶春新劇《戲里戲外》演“伶人生命”
創立了臺北新劇團的著名文武老生李寶春,在闊別上海近6年后,將再度帶著他的新作品參演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10月25日、26日,由他擔任編劇、導演和主演,更融入了他對“伶人生命”思考的新編京劇《戲里戲外》將在宛平劇院上演兩場。

新編京劇《戲里戲外》海報
李寶春出身京劇世家,是京劇老生名家李少春之子。自從1997年成立了臺北新劇團以來,他就以自己推出的“新老戲”系列,在華語劇壇獨樹一幟。用他的話說,“新老戲”就是重新整理包裝的經典老戲,“在傳統的基礎上建立創新”。而除了這些“新老戲”,他的新劇團還推出了《弄臣》和《知己》這樣的新編劇,劇團曾多次來到上海北京等地演出。

李寶春
這一次,李寶春帶來的作品則是濃縮他30年舞臺生涯,聚焦梨園伶人的舞臺作品《戲里戲外》。2023年這部劇在臺北首演曾贏得熱烈反響,有觀眾評論,“第一次在京劇里哭得這么徹底。”“原來京劇也能這么現代!”

《戲里戲外》劇照
整個劇的故事設定在上世紀初,一對京劇班社父親與養女,在時代風云的沖擊下,如何堅守夢想、不畏強權,最終在舞臺與人生中找到自我。劇中,父親程孝天在舞臺上唱盡忠義仁勇,臺下卻要面對現實的磨難與考驗;女兒程天慈則在成長與抉擇中,逐漸學會以自己的聲音回應命運。

《戲里戲外》劇照
《戲里戲外》力圖以新劇團一如既往的創新實驗,讓作品突破戲曲圈層,吸引第一次接觸京劇的年輕觀眾。在劇中,京劇文武場的現場音樂,與交響編曲融合;傳統的京劇唱腔,與音樂劇旋律交織,產生全新的節奏感;舞臺多媒體影像,則構建出視覺層次。作品既保留了京劇的唱念做打,也給舞臺注入現代的視聽觀感。

《戲里戲外》劇照
在敘事上,《戲里戲外》加入了很多“戲中戲”的設計,《打漁殺家》《釣金龜》《游園》《劈山救母》《長坂坡·漢津口》等京劇傳統戲都會在劇中再現,觀眾既能體驗到傳統骨子老戲的精粹,也為全劇增添了“舞臺里的舞臺”的趣味。

《戲里戲外》劇照
劇中與李寶春同臺的還有臺北新劇團的青年演員孔玥慈、李隆顯,以及跨界加盟的音樂劇女高音林姿吟、實力演員劉士民。

《戲里戲外》劇照
“演員一生都在戲臺上,唱的是別人,演的卻是自己?!崩顚毚罕硎?,這也正是《戲里戲外》的精神:把舞臺當人生,把人生放進舞臺。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