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第八屆魯迅文化周”拉開帷幕,多幅照片通過展覽首次公開
魯迅先生逝世89周年,他的精神仍舊照亮著一代又一代人的前行路。
1936年10月19日,魯迅因病在上海逝世,終年55歲。安葬時,上海民眾敬獻一面白底黑字的旗幟覆于棺面,寫著“民族魂”。

10月19日,魯迅逝世89周年,公眾祭掃活動在魯迅公園舉行。上海虹口 圖
2025年的今天,公眾祭掃活動在上海虹口區魯迅公園舉行,鮮紅的“民族魂”旗幟高擎,來自社會各界的300 余名代表敬獻鮮花,表達對魯迅先生的崇敬與懷念。
虹口區委宣傳部部長吳強在致辭中表示,魯迅先生的一生,是“橫眉冷對千夫指”的錚錚鐵骨,更是“俯首甘為孺子?!钡娜摹K怨P為槍,刺破舊時代的黑暗,用自己的脊梁展示了“民族魂”應有的樣子——不妥協、不盲從、有風骨、有擔當。

學生向魯迅墓敬獻鮮花。上海虹口 圖
魯迅曾孫周景軒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作為“00后”,他理解的魯迅精神可以概括為四個詞,分別是立人為本、獨立思考、拿來主義和對韌性的堅守。很多年輕人喜歡魯迅,因為魯迅的精神內核與當代年輕人的現實高度契合,“咱們初中就開始學,《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藤野先生》《社戲》等等,可以說是一代人的童年回憶。現在魯迅對年輕人的價值,已經超越文學范疇,成為應對現實、構建自我的寫照。”

“內山完造與中日友好”主題展覽中,魯迅與內山完造的照片。澎湃新聞記者 陳悅 圖
當天,由虹口區與魯迅文化基金會等單位聯合主辦的“第八屆魯迅文化周”同步開幕,包含展覽、市集、新書發布會等系列活動,將持續至11月18日。
其中,10月19日-31日,“以書肆為津梁 期文化之交互——內山完造與中日友好”主題展覽在上海魯迅紀念館舉辦。內山完造(1885-1959)被譽為“中國人民的老朋友”。1917年,他與妻子在上海創立內山書店,成為當時在中國影響最大的外商書店。內山完造也與魯迅等中國文化界人士結下了深厚友誼,相識近十年,他不僅為魯迅代理著作發行,還多次在危難時刻為魯迅及其左翼友人提供避難之所。

市民參觀“內山完造與中日友好”主題展覽。澎湃新聞記者 陳悅 圖
該展覽包含“內山完造與上海內山書店”“內山完造與中日文化交流”“內山完造與魯迅”“為中日友好奔走盡瘁”四大版塊,通過珍貴的文獻史料、歷史影像與實物展品,展現內山完造與魯迅等中日友好先驅者的友誼。內山家族的后代內山深表示:“他們并不是普通的書店老板和顧客的關系,而是有很深厚的友誼,回顧這段情誼,對于推動中日友好交流有重要意義。”

魯迅原版照片復原大展。上海虹口 圖
10月18日-11月18日,“尋跡魯迅光影——魯迅原版照片復原大展”在今潮8弄海派文化中心舉辦。展覽依托前沿AI圖像修復技術,展出126幀高清復原的魯迅原版照片及影像,其中絕大部分照片由魯迅家屬提供,多幅照片為近百年來首次公開。
展覽時間跨度從1903年延伸至1936年,以魯迅先生生平為時間線,從東京的青年、上海的作者、再到懷抱海嬰的父親,展現了魯迅的多面。展覽中的一大亮點,是將經典照片利用AI技術轉化為動態照片與視頻,并邀請魯迅長孫、魯迅文化基金會會長周令飛對動態照片進行配音,重現了魯迅慷慨激昂的演講、與家人的親切互動等場面。

魯迅文創市集攤位。上海虹口 圖
2025年也是魯迅名作《希望》發表100周年。10月17日-19日,今潮8弄以《希望》為主題舉辦文創市集,現場設置多個創意主題區,年輕創作者以魯迅精神為靈感,推出各類特色文創產品,吸引了大批市民游客。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