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抗戰回望65︱《上海周報》:“國家至上民族至上,勝利第一軍事第一”
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澎湃新聞·私家歷史與抗戰文獻數據平臺合作,推出“抗戰回望”系列,選取抗戰期間的報紙、圖書、日記等史料加以介紹,希冀帶領讀者前往歷史現場,觸碰抗戰時中國軍民的精神與生活。
1939年的初夏,上海地下黨組織中共江蘇省委文委韋愨、張宗麟、吳景崧、鄒云濤等同志聯合上海銀行、保險、金融行業的胡詠驥、孫瑞璜、陳已生和之前在左翼作家聯盟工作過的丁裕、王大中等同志,開始籌劃出版一本以宣傳報道抗戰為主旨的綜合性的周刊——他們深知在當時的上海急需這樣一種刊物來宣傳號召人民關注時事、認清方向、團結抗日。在南京西路“綠楊村”,他們決定了有關該刊物出版活動的相關事項,由張宗麟擔任刊物的主要負責人,丁裕主要負責刊物的籌劃與推廣工作。
《上海周報》創刊于1939年11月1日,至1941年12月停刊,共發行102期,雖由英商獨立出版公司發行,但實際是由上海地下黨中共江蘇省委文委創辦。負責人是張宗麟,總編輯吳景崧,助理編輯鄒云濤。主要撰稿人有梅益、王任叔、姚溱、張鋼、方行、鐘望陽等。茅盾、胡愈之、鄒韜奮、王造時、張友漁、許滌新等,曾為刊物撰稿。《上海周報》發行的兩年時間里,雖有不少從事地下工作的同志曾在報社活動,卻從未被特務注意到或暴露過。
《上海周報》的發刊詞借英國人之名義,表達編輯部同仁自己的態度,將國際與國內的真實情況向處在上海“孤島”的300萬人民進行了宣傳和解釋。首先,發刊詞闡釋了當時國際局勢及其英美法蘇對中國抗日戰爭應持的立場;揭露了日本赤裸裸的侵略罪行,“以中國為附庸國及排除第三國在華利益的企圖”;接著,發刊詞鮮明地表明了國民政府的態度,“只要日本放棄侵略,實行撤兵,恢復九一八以前的狀態——和平可立刻實現”。最后,發刊詞在肯定中國抗戰政策的同時,呼吁“中國人士應本自力抗戰的決心,抱著國家至上民族至上,勝利第一軍事第一,與意志集中、力量集中的態度,努力奮斗,最后勝利可操左券”。

《上海周報》發刊詞
《上海周報》以抗日救亡為宗旨,內容涵蓋政治、軍事、社會、經濟和教育各個方面,其始終不移地支持中國抗戰,宣傳上表現出鮮明的抗日色彩,號召全民抗日、揭露日方陰謀、宣傳抗戰建國政策,并能及時敏銳捕捉國際局勢對中國抗戰之影響。《上海周報》也關心孤島時期上海人民的生活,對當時上海的經濟與貿易、教育與文化、社會環境與治安等方面都進行了較全面地介紹與評述,真實記錄了孤島時期上海人民的經濟生活狀況。
作為一份打著“洋旗報”旗號的中共地下組織刊物,《上海周報》具有三個顯著特點:其一,具有鮮明的反侵略色彩。《上海周報》反抗侵略,大膽抒發抗日救國情懷,“言人所不敢言”,既展示了中共地下組織的機智與大無畏精神,亦為抗戰時期中共地下組織書寫下濃墨重彩的一頁。其二,內容覆蓋面廣,題材趣味通俗。《上海周報》希望通過報道內容之廣泛性與題材之趣味性,使讀者能多視角全面地了解抗日戰爭與世界局勢動向,增強報道的號召力和影響力。其三,注重與讀者互動。《上海周報》開辟專題與讀者進行互動探討,并借助“讀者信箱”平臺,對讀者信件及時予以回復,使之確立對中日抗戰局勢的正確認識,堅定抗戰信念。在上海孤島時期復雜的社會環境中,《上海周報》宣傳抗日的輿論導向,對于激發民眾抗日情緒,爭取更多的抗戰力量,發揮了極其重要作用,成為當時上海抗日文化陣營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此同時,《上海周報》對孤島時期人民社會生活狀況的真實記錄,也為研究該時期上海的經濟社會文化提供了更為豐富的史料和視角。
作為中共江蘇省地下黨刊,《上海周報》曾刊登過斯諾撰寫的《毛澤東印象記》、周恩來《論日本新戰略》;也刊登過揭露大漢奸汪精衛和日本帝國主義簽訂的“日汪密約”的文章,無情鞭撻了日帝國主義的貪婪狂暴和汪偽的賣國行徑。同時,《上海周報》也對國共之間的一些摩擦沖突進行了如實報道,如第三卷第四期《中國必須加緊團結停止內戰》一文,分別報道了“天水行營報告”、“平江慘案”等事件,指出“天水行營報告,這是國民黨指責共產黨跋扈的小冊子......這本小冊子曾經引起各方的反應,尤其在香港各日報與刊物上說得最起勁,后來經過共產黨方面申明,知道這個報告所敘各節,不盡是事實,并且有的是懲治貪污的案子”。

《周恩來論日本新戰略》,《上海周報》第二卷第十七期

越溪:《中國必須加緊團結停止內戰》,《上海周報》第三卷第四期
針對國民黨《中央日報》和重慶《大公報》發表社論主張痛懲八路軍及新四軍的文章,《上海周報》均給予了及時回應。《上海周報》還對新四軍遭圍殲被解散事件進行了報道,先后刊登《解散新四軍之經過》、《新四軍皖南部隊慘被圍殲真象》等文章給予了及時回應,澄清事實真相。《上海周報》之所以報道國共之間的摩擦沖突,一方面固然因其身份本屬中共江蘇省地下黨刊,理應站出來揭露國民黨的倒行逆施,回擊國民黨對中共的惡意栽贓。另一方面,《上海周報》亦希望通過這些報道使民眾了解國共發生摩擦的真正緣由并不在中共這一方,希望輿論能夠起到監督國民黨的作用,從而推進國共關系朝向良好方向發展。

《新四軍皖南部隊慘被圍殲真象》,《上海周報》第三卷第七期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