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俄羅斯與阿拉伯世界的雙向“實用主義”:從敘利亞領導人訪俄說起
去年底,當時任敘利亞總統巴沙爾·阿薩德宣布放棄總統職位離開敘利亞時,一度有輿論認為,俄羅斯在中東失去了最后的可靠“陣地”,深陷俄烏沖突的俄羅斯已經無法維持其在歐洲之外的戰略構想和布局。
然而,今年10月15日訪問俄羅斯的敘利亞政權領導人沙拉在與俄總統普京的會談中表示,敘方尊重兩國歷史及既往所有協議,正以全新方式“努力恢復并重新定義”兩國關系的本質。

當地時間2025年10月15日,俄羅斯莫斯科,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與敘利亞總統艾哈邁德·沙拉在克里姆林宮會晤前握手并合影。視覺中國 圖
其實,在過去幾個月間,俄羅斯同中東一些國家的高級別互動表明,俄羅斯在中東、阿拉伯世界百年經營形成的關系脈絡,彼此間養成的雙向“實用主義”關系模式,會讓俄羅斯繼續留在中東和阿拉伯世界,并產生影響,發揮作用。俄羅斯不追求亦無法追求在這里成為全能型的“建設性”力量,而是尋求成為被“看得見”的力量。
俄羅斯與中東、阿拉伯世界的互動,是俄羅斯“向東轉向”的重要一環,也是世界體系多極化格局形成進程中不可忽視的一組關系。
敵意已成往事,俄敘的眼光瞄向未來
俄羅斯在敘利亞的得失,常被視為其在中東得失的“晴雨表”,特別是在過去十多年間。其中一個關鍵的邏輯在于,俄羅斯在敘利亞保有的軍事基地保證了其在地中海區域的存在和力量投射,是俄羅斯大國地位的重要象征和標志。
敘利亞權力結構的快速變化讓外界對俄羅斯在地中海的未來存在產生疑問。但發展至今的事態走向已經可以回答前面的疑問,俄羅斯和敘利亞當前的執政力量,對于在敘利亞保留俄軍事力量問題上存在共同的利益和接近的愿景。
敘利亞政權領導人沙拉此前接受敘利亞新聞頻道Al-Ikhbariya采訪時透露,2024年,“沙姆解放組織”在靠近阿勒頗時已開始同俄方接觸,在到達哈馬前,他們已經同俄羅斯方面進行了談判,所以當他們進入霍姆斯時,根據雙方達成的協議,沒有遭遇空襲。在采訪中,沙拉還表示,自敘利亞國家建立之時敘利亞和俄羅斯之間就建立起緊密的關系,早前雙方在能源和糧食供應方面有聯系,與俄羅斯之間建立和平的關系是敘利亞的任務。
自去年底敘利亞國內發生權力更迭以來,俄敘之間始終保持著接觸,有關俄在敘軍事基地的問題是雙方接觸的重要議題之一,但俄羅斯從安全、經濟、人文等多維度參與敘利亞戰后重建也成為雙方發展未來關系時討論的重點。
今年1月,時任俄羅斯總統中東和非洲問題特使米哈伊爾·博格丹諾夫率團訪問了敘利亞。在7月的俄敘外長莫斯科會晤期間,拉夫羅夫表示,“考慮到敘利亞當前的局勢,我們感謝敘方同行為保障在敘俄羅斯公民和設施安全所采取的行動”。
盡管沙拉對俄羅斯之前支持阿薩德政權的政策表達過不滿,但在當前美國放任以色列在中東地區施行各種強硬政策的背景下,在敘利亞國內局勢不穩定的情形下,對于當前的敘利亞執政當局來說,在國際社會最廣泛地尋求可以助力敘國內各派勢力穩定、民生改善的合作力量,提升政權合法性,才是最為首要的任務和目標。現階段,敘利亞與俄羅斯在討論雙邊關系時更著眼于未來。
對于沙拉與普京15日的會談,多家媒體的報道都指出,敘利亞領導人在對俄關系方面,將務實的態度置于雙方過去的敵意之上。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沙拉表示會允許俄羅斯繼續使用其在敘利亞的兩個軍事基地。路透社則指出,沙拉稱敘利亞將尊重與俄羅斯既往達成的所有協議,這表明俄在敘利亞的兩個軍事基地是安全的。
另一方面,敘利亞也希望從俄羅斯獲得支持。沙拉此前接受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采訪時表示,俄羅斯與敘利亞有著長期密切的關系,“這涉及國家基本結構以及能源和糧食,敘利亞部分依賴俄羅斯的供應,也涉及一些舊的戰略利益”。俄羅斯副總理諾瓦克在15日的會談后稱,俄方有意與敘方合作開發能源,“俄羅斯公司在敘利亞油田開采已經很久了”。另外,俄方還愿幫助敘方重建鐵路、恢復其他關鍵基礎設施。知情人士說,敘方則希望俄方提供一些經濟優待,例如恢復對敘糧食出口的優惠政策。敘方還希望在反對以色列侵襲方面爭取俄方支持。
美、以的“任性”助推俄、阿的雙向“實用主義”
俄羅斯與中東、阿拉伯世界之間雙向性的“實用主義”關系,在俄敘關系變化上得到了典型性展現。俄羅斯從事西亞北非、阿拉伯問題研究的權威學者阿列克謝·瓦西里耶夫在《俄羅斯百年中東政策》一書中談到了俄中東政策的兩個關鍵性問題,一個是從“救世主義”轉向“實用主義”;另一個是“實用主義”有其應用的邊界和局限。
作為俄羅斯在中東地區長期經營活動的親歷者,作為曾經的俄羅斯中東政策的建議者,瓦西里耶夫對俄羅斯中東政策選擇較優項的定位是“實用主義”。雖然實際的政策執行存在偏差,難免非理性、偶然性因素的干擾,但總體而言,俄羅斯在中東沒有偏離“實用主義”的政策選擇,特別是在過去四分之一個世紀里。
例如,當前,敘利亞過渡政府同美國、烏克蘭都恢復、建立聯系的局面,并沒有影響俄羅斯與敘利亞過渡政府間常態化溝通機制的建立和推進工作,俄羅斯和敘利亞都對雙方關系的包容性表現出開放的態度。對比俄羅斯成為國際社會首個承認阿富汗塔利班政權的國家這一事實,雖然俄羅斯未必會在短期內承認敘利亞沙拉政府,但沙拉與普京的會晤本身就預示著雙方關系進一步提升的空間很大。
相較于美國總統特朗普介入中東事務的重點只是繼續完善他個人作為美國總統時的“調停者”人設,普京介入中東、阿拉伯事務不僅關乎俄羅斯的國際地位,更關乎俄羅斯的國家穩定。因為中東、阿拉伯世界也意味著伊斯蘭、穆斯林世界,而自16世紀伊凡四世奪取喀山汗國后至今,與伊斯蘭世界的關系就一直是俄羅斯內政問題的一個關鍵組成部分。
9月9日,當以色列對卡塔爾境內的哈馬斯高層進行“定點清除”時,俄羅斯副總理正在大馬士革與沙拉討論俄敘關系修復。在2024年底討論俄羅斯在中東“信譽”問題的人們不會想到,時隔不到一年,另一個大國在中東的“信譽”問題又遭到廣泛質疑,特別是在其地區重要的盟友國家間。
一方面,美國主導下達成的加沙停火協議,在特朗普看來顯然是又一次值得“大書特書”的成功“調停”,但是,僅從解決加沙問題這一案例來看,美國和以色列已暴露出其在中東地區政策和行事風格上的“任性”和冒險偏好。特朗普2.0時代延續了其首個任期時四處破壞盟友關系的風格,不管是在歐洲,還是在中東。
另一方面,作為“沙姆沙伊赫”峰會上缺席的加沙沖突直接涉事方之一——哈馬斯針對停火協議聲明的“開放結局式”的表述,以及“20點計劃”協議文本本身的細節性缺失,凡此種種,都預示著中東加沙地區和平前景的脆弱性。
此外,加沙只是中東、阿拉伯世界的動蕩策源之一,敘利亞過渡政府與國內庫爾德武裝的關系遠未達成穩定和諧,伊以矛盾并未真正解決。中東、阿拉伯世界的沖突矛盾呈“按下葫蘆浮起瓢”的狀態。即使美國在中東處于特朗普時期的所謂“戰略收縮”,只要美國沒有徹底離開中東,放棄以色列,俄羅斯就可以指望中東各國的對俄“實用主義”政策抬頭,從而助推俄羅斯“向東轉向”在中東、阿拉伯世界的落實。
在過去半年左右的時間里,俄方與中東各國高級別互動頻繁,為首屆“俄羅斯-阿拉伯峰會”的舉行積極籌備造勢。自4月俄-阿峰會的消息放出后,俄方已在雙邊外交場合向阿曼蘇丹海賽姆·本·塔里克·阿勒賽義德、沙特王儲兼首相穆罕默德·本·薩勒曼、敘利亞政權領導人沙拉發出了參加俄-阿峰會的邀請。
5月中旬,普京在向第34屆阿盟峰會發出的賀信中也邀請阿盟國家領導人參加原定于10月15日在莫斯科舉行的首屆俄-阿峰會。
近半年來,除了阿曼、沙特、敘利亞、約旦等國領導人或外長到訪莫斯科,俄副總理亞歷山大·諾瓦克和聯邦安全會議秘書紹伊古也在9月先后訪問了敘利亞和伊拉克。外長拉夫羅夫則在9月11日與海合會國家外長在索契舉行了第8次戰略對話會議。
在美國因支持以色列與整個阿拉伯世界近乎“決裂”的背景下,展現與阿拉伯世界各國間的親密關系,展現俄羅斯在中東、阿拉伯地區相關事務上的介入能力,是俄羅斯打破西方“孤立”敘事的一項舉措。
在沙拉到訪莫斯科的前幾天,普京聲稱“不想打擾目前中東正在進行的由特朗普倡議并直接參與的這一進程”,因而提議俄-阿峰會延期。10月13日,拉夫羅夫對阿拉伯國家媒體代表表示,一旦時機成熟,俄-阿峰會將會適時舉行,最終的會議文本準備工作已基本上就緒。
俄-阿峰會如果最終舉行,或將成為一次雙方各取所需的政治宣誓。
(廉曉敏 上海社科院國際問題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