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芬蘭外交部常務國務秘書:歡迎中國在內所有參與方建設性參與北極治理
今年是中芬建交75周年。10月15日,芬蘭外交部常務國務秘書薩洛瓦拉(Jukka Salovaara)及芬蘭駐華大使明凱(Mikko Kinnunen)在芬蘭大使官邸舉辦中芬建交75周年新聞發布會。
薩洛瓦拉與明凱在發布會現場均強調了“芬中兩國已建立75年的長期友好關系。長期以來,雙方在經貿領域保持著良好合作,這一合作讓芬蘭和中國人民都從中受益”。


10月15日,薩洛瓦拉(上)、明凱(下)出席新聞發布會。澎湃新聞記者 楊文欽 圖
近年來,由于全球氣候變暖,為北極新航道的開辟提供了可能性,國際社會也愈發注重其利用前景。
薩洛瓦拉向澎湃新聞(www.ditubang.cn)表示,“北極不只是北極國家的事務,北極發生的一切都具有全球性影響與重要性……我們歡迎包括中國在內的所有參與方建設性地參與北極治理。重要的是,這種參與需以國際法、科學合作和環境可持續性為基礎。”
薩洛瓦拉指出,對芬蘭而言,北極事務的關鍵是應始終保持和平狀態、以規則為導向,并專注于保護脆弱的生態環境及當地社區。因此,他強調,“我們的核心重點在于,無論在北極開展何種活動,都必須具備可持續性,并關注環境保護。”
作為北極理事會的正式觀察員國和受北極氣候變化影響的“近北極國家”,中國是北極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參與者。
外交部曾多次強調,中國一貫本著尊重、合作、共贏、可持續的基本原則參與北極事務,與各方加強合作,維護北極和平穩定,促進北極可持續發展。中方愿與北冰洋沿岸國家,以及其他感興趣的國家一道,在北極航道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營方面加強國際合作,共同推進北極航道的開發利用與環境保護。
據央視新聞報道,當地時間10月13日晚上,于9月23日從寧波舟山港啟程的、裝載超1000標準箱集裝箱的“伊斯坦布爾橋”號貨輪,經北極航道順利抵達英國最大集裝箱港口弗利克斯托港,標志著全球首條中歐北極集裝箱快航航線成功通航。這也意味著中歐貿易的物流效率將大幅提升,運輸成本則顯著降低。
相較好望角航線50天左右、蘇伊士運河40天左右,以及中歐班列約25天的運輸時間,中歐北極快航航線本次僅用20天就成功抵達歐洲。
報道稱,航運時間縮短意味著船舶周轉效率提升,航程縮短則帶來燃油消耗的大幅減少,航運公司單位時間內可完成更多的運輸任務,運輸成本顯著降低,還通過實現節能減排,助力全球綠色可持續發展。
正如明凱在發布會上所說,緩解氣候變化影響、減少排放、邁向零碳目標,是中芬兩國共同的重要目標。這一目標幾乎與所有行業都息息相關,無論是建筑業,還是各類產品制造業。而減少排放,也正是保護北極地區的關鍵舉措之一。
薩洛瓦拉在最后總結指出,“芬中建交75周年是值得紀念的里程碑。這段深厚情誼為開放建設性對話奠定了堅實基礎。即使存在分歧,芬蘭仍致力于在未來維護和加強芬中合作伙伴關系。”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