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言短意長|吳石們為何值得我們尊崇?

微博@沉默的榮耀官微 圖
基于真實歷史事件創作、使用烈士真實姓名的電視劇《沉默的榮耀》在央視的熱播,再一次將吳石等在臺犧牲先烈們的故事帶回到了現實中。
電視劇熱播后,不少人親身前往吳石在福州的故居和北京福田公墓的墓地前緬懷這位先烈。
有人猜測這部劇的播出時間的選擇和播出意圖,大可不必。在任何時候,我們都應該緬懷吳石等先烈。這部劇,早就應該為觀眾看到。
蘇軾在《晁錯論》一文中說:“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吳石就是這樣一位“不惟有超世之才”,更有“堅忍不拔之志”的仁人志士。
無論在劇里、劇外,吳石等人孤勇、智慧、堅定的人格特質已經得到了充分展現。
他孤勇。電視劇熱播后,其赴臺前“若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的豪邁之言近日已成為輿論場上的經典之語。他是可以選擇去還是留下的,但他還是堅定地選擇了前者。
他智慧。在被捕前,他遭遇了一次次的懷疑、試探、調查、竊聽、誘捕,每一次行動都危機四伏。但他均從容以對,將重要情報一次次送到了黨的手中。此種考驗,非一般人身心所能承受。
他堅定。網友在彈幕區和評論中說:“不敢往下看了。”這是一部未看就早已知道結局的電視劇:包括吳石在內的烈士們,面對敵人的酷刑折磨,他們依然錚錚鐵骨。臨刑前,他們的臉上只有堅定,沒有膽怯。
但孤勇、智慧、堅定這些人格特質為很多戰線的英雄所擁有,并非隱蔽戰線所特有。
什么是隱蔽戰線英雄所獨有的特質?我以為是“無名”。
“國家安全部”微信公眾號在評述這部電視劇時即點出,這種“沒有主角光環,只有集體榮光”的敘事視角,恰恰呼應了歷史真實——隱蔽戰線的勝利從來不是個人英雄主義,而是無數無名者的接力與犧牲。
“無名”正是吳石們身前身后真實境遇的寫照:
——“無名”意味著英雄身后長時間無法安息,比如骨灰要很多年以后才能歸葬;
——“無名”意味著英雄身后正名和認定需要很長時間,遺孀、子女未必都能得到很好的照顧;
——“無名”意味著因為歷史、現實的原因,有些英雄的“身份”長時間甚至永遠難以被認定、證明和恢復;
——“無名”意味著有些英雄的“身份”長時間甚至永遠無法被公開。
正如同為隱蔽戰線題材電視劇《風箏》最后的劇情一樣,首長在評價九死一生的隱蔽戰線工作者“風箏”時說:“外界對他軍統的這段經歷存在著嚴重的誤讀,我們無法一一澄清;發生在他身上的歷史事件,有些迄今為止還沒有解密,對于這些機密,暫時就讓它封存在浩瀚的歷史長河里。這是隱蔽戰線的殘酷性所決定的。”
“風箏”的真實身份到生命最后一刻也沒有被公開承認。更多的“吳石”名字也沒有被公開。
如今,祖國尚未統一,還需要更多無名者的接力與犧牲,吳石們的夢想最終一定能實現。
這才是《沉默的榮耀》在劇里、劇外告訴我們的:榮耀是別人的,只有沉默才是無名者的墓志銘。
吳石們之所以值得被尊崇,不僅在于他們的孤勇、智慧、堅定,更在于明知“無名”仍慷慨赴任的舍生取義。
(作者陳良飛系澎湃新聞政治新聞部總監、港澳臺新聞部總監,高級記者)

設計:王璐瑤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