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否極泰來?光伏產能調控新政胎動,主產業鏈集體飄紅
光伏板塊迎來久違的高光時刻。10月14日,A股光伏主產業鏈集體走強,隆基綠能(601012.SH)、晶澳科技(002459.SZ)等多股一度封板,盤中天合光能(688599.SH)漲幅突破15%、晶科能源(688223.SH)漲超10%。截至收盤,億晶光電(600537.SH)漲停,天合光能上漲8.39%,晶澳科技上漲7.03%,隆基綠能、京運通(601908.SH)漲超6%,愛旭股份(600732.SH)、東方日升(300118.SZ)、通威股份(600438.SH)、雙良節能(600481.SH)、弘元綠能(603185.SH)等漲超5%,晶科能源漲逾4%。港股方面,信義光能(00968.HK)、協鑫科技(03800.HK)、福萊特玻璃(06865.HK)等一度漲超4%,隨后回落。
據東方財富網數據,當天光伏設備板塊主力凈流入19.69億元,居A股市場第二,主力凈流入最大股為隆基綠能。
全線上漲行情由兩則市場傳聞催化。其一是新的產能調控政策,其二是涉資超百億的多晶硅收儲平臺公司或在本月敲定。
據澎湃新聞了解,網傳產能調控新政由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等六部委聯合出臺,內容直指嚴禁新增產能、限制所有環節存量產能的開工率。據中國證券報援引接近主管部門人士稱,該文件或將于近日出臺,以盡早推動實現產能供需平衡。證券時報就此事向一位行業權威人士求證時,該人士回應說“有”。
對此,來自一、二線廠商的行業人士對澎湃新聞表示確有其事。另有單一環節龍頭企業高管對澎湃新聞稱,文件近期落地的概率較大。不過,澎湃新聞至今未見該文件以較為正式的版本流出。
數月以來,頭部硅料廠商持續推進被業內簡稱為“收儲”的多晶硅產能整合計劃。上周末有市場傳言稱,收儲的平臺公司將于本周三工商注冊,導致多晶硅期貨價格短暫拉升,隨后回落。南華期貨研報稱,該平臺公司預計將于10月中旬成立。10月14日有行業自媒體報道平臺公司成立在即,將于近期完成報批流程,“目前該平臺的共管賬號或已成立,預計未來百萬噸多晶硅產能或將退出?!?/p>
今年以來,持續的虧損與承壓運行令全行業的控產保價共識空前。7月開始,跨部委協同機制多措并舉推進“反內卷”。受反內卷“強預期”、“不低于成本價銷售”自律公約、部分減產動作等因素影響,硅料、硅片價格大幅上漲,電池片、組件價格亦有所修復。
工信部已主導召開兩次高規格光伏座談會。如果說7月3日的座談會主旨是傳達黨中央對于光伏制造企業的重視、關心和支持,在肯定中國光伏行業全球競爭力和成長性的同時,與14家光伏制造業企業及光伏行業協會負責人圍繞當前產業現狀展開的懇談會,那么時隔僅46天再次召開的座談會更像是一場“進一步規范光伏產業競爭秩序”的行動指南。據澎湃新聞多方核實了解,多位曾參加第一輪座談會的光伏企業一把手參加了8月19日的會議,覆蓋主產業鏈各環節。另外,所涉企業超出了制造業范疇,有發電央企人士參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修正草案(征求意見稿)》7月24日發布。此次公開征求意見的價格法修正草案共10條,聚焦完善政府定價、進一步明確不正當價格行為認定標準、健全價格違法行為法律責任等關鍵領域,劍指“內卷式”競爭。
工信部8月1日發布《關于印發2025年度多晶硅行業專項節能監察任務清單的通知》,將對41家多晶硅企業實施專項節能監察。澎湃新聞注意到,41家企業位于內蒙古、四川、云南、青海、寧夏、新疆等地,覆蓋國內所有多晶硅生產企業。多晶硅是光伏產業鏈的起始原料,更是光伏反內卷的命門。
對于外貿市場,中國機電商會發出倡議,堅決抵制以低于成本價出口等不正當競爭行為。業內盛傳,取消光伏出口退稅已箭在弦上。
近期,光伏反內卷呈現提速跡象。10月9日,國家發改委、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公布《關于治理價格無序競爭維護良好市場價格秩序的公告》。
公告提出,對價格無序競爭問題突出的重點行業,行業協會等有關機構在國家發改委、市場監管總局和行業主管部門指導下,可以調研評估行業平均成本,為經營者合理定價提供參考;發展改革、市場監管部門對提醒告誡后仍未規范價格行為的經營者予以重點關注,必要時開展成本調查、價格監督檢查,發現價格違法違規問題的,依法予以查處;經營者應當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規定,自覺規范招標投標行為,不得以低于成本的報價競標,保障產品和服務質量。
光伏行業的當前癥結還在于需求階段性不足。
澎湃新聞注意到,受搶裝潮影響,今年4月、5月國內光伏新增裝機量直線飆升。但在5月份創下92.92GW、同比暴增388.03%的史上最高紀錄之后,光伏新增裝機出現連續驟降:6月份新增裝機14.36GW,同比下降38.45%,環比下降84.55%;7月份新增裝機約11GW,同比降低 47.7%,創2025年以來新低;8月份新增裝機7.36GW,同比下降55.29%,環比下降33.33%。各地的機制電價競價細則出臺之前,新能源投資在低谷徘徊。
一位資深業內人士曾對澎湃新聞說,所謂的“以市場化法治化方式”推動落后產能有序退出,本質上還是強調依靠市場的力量,合理有序競爭讓落后產能退出,“行業也要反思,至少不能光等著政府出臺具體政策來實現反內卷?!?/p>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