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有市民建議溫州軌交糾正“輕軌”說法,運營公司:加大市域鐵路規范宣傳
近日,有市民建議進一步規范溫州市軌道交通系統稱謂以提升城市形象,溫州市鐵路與軌道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對此答復稱,公司將加強溝通,從源頭糾正錯誤的用法,持續加大“市域鐵路”創新發展方面的宣傳。

溫州市域鐵路S2線列車行駛在柳市東站旁。視覺中國 資料圖
該市民表示,近年來,軌道交通S1線、S2線的相繼開通運營,溫州正式邁入了“軌交時代”,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到一個普遍存在的稱謂問題:無論是市民日常交流,還是一些官方媒體的報道中,都習慣性地將正在運營的軌道交通系統稱為“輕軌”。
市民將影響總結為三個方面:影響城市專業形象;不利于公眾科普與城市文化塑造;規避潛在的品牌混淆。
10月11日,溫州市鐵路與軌道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對此通過浙江省“民呼我為”統一平臺答復稱,市民所指出的溫州軌道交通稱謂問題,公司同樣高度關注,錯誤的稱謂不僅不利于統一傳播,也削弱了溫州在引領全國市域鐵路行業發展中起到的先行示范作用。公司也在前期通過官方公眾號發布科普文章進行過解釋與澄清,并持續加大市域鐵路創新發展方面的宣傳。此外,在公眾號后臺設置自動回復,糾正網友的不規范稱謂。
公司表示,由于歷史稱呼習慣、媒體傳播慣性等因素,此前科普的覆蓋面和影響力尚顯不足,未能完全扭轉公眾的普遍認知,對此將在后續工作中著力加強。下一步,公司將加強與市委宣傳部、市交通局、市新聞傳媒中心等部門及相關媒體的溝通,從源頭糾正錯誤的用法,逐步引導社會輿論。
澎湃新聞查詢了解到,溫州市鐵路與軌道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曾發文向公眾解釋,其S線屬于市域鐵路,最高速度達到了140km/h,“市域鐵路”是一種介于地鐵與國鐵干線間的軌道交通制式,從技術層面來看,市域鐵路總體上屬于鐵路范疇,在行車組織層面上與鐵路交通有相似之處,但在服務對象和功能定位上存在明顯差異?,客運服務層面上則更接近于地鐵交通。
澎湃新聞注意到,根據2018年發布的《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軌道交通規劃建設管理的意見》,城市軌道交通系統,除有軌電車外均應納入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規劃并履行報批程序。地鐵主要服務于城市中心城區和城市總體規劃確定的重點地區,申報建設地鐵的城市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應在300億元以上,地區生產總值在3000億元以上,市區常住人口在300萬人以上。引導輕軌有序發展,申報建設輕軌的城市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應在150億元以上,地區生產總值在1500億元以上,市區常住人口在150萬人以上。擬建地鐵、輕軌線路初期客運強度分別不低于每日每公里0.7萬人次、0.4萬人次,遠期客流規模分別達到單向高峰小時3萬人次以上、1萬人次以上。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