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先立后破,促縣中轉型提質
縣中是縣域教育的“頂梁柱”,破解當下縣中發展面臨的多重困境,探索縣中高質量發展之路,成為推進教育強國建設的重要課題。
針對“師資流失”,創新留人機制。破解縣中師資“培養即流失”的困境需要“堵疏結合”,既要通過省級層面政策遏制惡意挖角,又要在待遇提升、職業發展上建立激勵機制。推行“縣中教師碩士計劃”,委托省屬師范院校定向培養教育碩士,實施“銀齡講學”項目,引進退休特級和正高級教師組建學科工作室等,這些都是可行路徑。
針對“生源下滑”,探索本土化培養路徑。隨著城鎮化進程加快,許多縣中面臨優秀生源外流的困境。本土化培養需要系統性策略。擴大優質高中指標到校比例,向農村初中傾斜分配名額,能有效緩解生源外流壓力。更重要的是,縣中應通過特色化辦學提升自身吸引力,如部分縣中依托鄉土資源開發校本課程,將中藥材種植、農作物育種納入勞動教育,培養學生的鄉土認同與創新能力,形成了獨特的育人特色。
針對“資源不均”,推進教育數字化落地。城鄉教育資源不均是縣中面臨的結構性矛盾。省級示范性高中對普通縣中形成“虹吸效應”,二者在硬件設施、課程資源、教師水平方面存在明顯差距。數字化可成為突破資源限制的關鍵路徑。縣中應積極推進教育數字化轉型,通過省級統籌建設統一的教育資源平臺,實現優質課程資源共享,利用人工智能技術開發個性化學習系統,彌補師資不足的短板。
針對“應試傾向”,加快教學模式轉型。應試教育傾向嚴重制約縣中發展。這種模式既難以適應新高考改革要求,也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縣中轉型需立足“五育”融合的理念,重構課堂模式與課程體系。可通過“一生一案”培養模式,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發展路徑;建立跨學科研教團隊,開發融合課程;重視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通過科技創新活動拓寬學生視野,實現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
(作者:許織云 系上海市閔行區君蓮學校正高級教師)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