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5張衛星圖看加沙:2年戰火改變了什么
據央視新聞報道,當地時間10月13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以色列訪問時說,“加沙戰爭已結束。”當天稍晚時,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發表演講時也表示,“以色列以確保哈馬斯解除武裝、并使加沙地帶不再對以方構成威脅的方式結束了這場戰爭。”
這也是自2023年11月和2025年1月以來,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第三次就加沙地帶停火達成協議。前兩次停火達成的協議內容和本次基本相似,都包括雙方停火、釋放人質、取消經濟封鎖等,而此次的差別在于哈馬斯同意一次性釋放所有以色列人質。

盡管目前巴以停火協議還處在第一階段,但期盼和平太久的加沙民眾還是集體松了一口氣。10月9日晚,當哈馬斯證實達成了停火協議后,加沙民眾徹夜歡呼慶祝。
然而停火只是加沙回歸普通生活的漫長第一步。不少巴勒斯坦民眾已趕回自己的家,他們要面臨的首先就是重建自己破碎的家園。
衛星圖看加沙:建筑成廢墟、植被成焦土
經過2年時間的空襲、炮擊甚至是推土機和挖掘機的破壞,這里早已面目全非。通過對比2023年9月和2025年9月的衛星圖,可以直觀地看到加沙地帶多數地區已成焦土瓦礫。

今年8月,聯合國通過衛星圖對此次巴以沖突進行全面評估后發現,截至2025年7月,加沙地帶已有約78%的建筑物遭到損壞或摧毀,其中已有10.2萬棟建筑物完全被毀。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在今年9月發布的評估報告稱,截至2025年7月,加沙地帶至少有6100萬噸的瓦礫廢墟,相當于加沙每平方米土地堆積了169公斤瓦礫。

而實際損失可能比以上評估更嚴重。
隨著今年9月以色列軍隊再次大規模進攻加沙城,這里的建筑損毀速度迅速提升。聯合國衛星中心對比了9月23日與7月8日的衛星圖發現,僅加沙城受影響建筑總數就增加了7%,被毀建筑增加了36%。
9月5日,以色列轟炸了加沙城的穆什塔哈大樓,并聲稱哈馬斯在一些建筑中“安裝了情報收集設備、設置了狙擊手陣地和指揮控制中心”,而哈馬斯譴責以色列在人口稠密區轟炸高層建筑,是為了“摧毀城市并迫使居民流離失所”。

2025年9月,以色列用導彈襲擊了加沙城一座高層建筑。畫面來源:新華社援引自CNN
而轟炸同樣造成了大量平民傷亡。
據央視新聞報道,加沙地帶衛生部門在10月11日的統計,自2023年10月7日新一輪巴以沖突爆發以來,以軍在加沙地帶的軍事行動已造成67682人死亡、170033人受傷。這些傷亡的平民中,大多數是兒童、婦女和老人。
盡管以色列一直宣稱哈馬斯控制下的加沙沒有可靠數據,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在第80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發表演講時還說,以軍在減少平民傷亡方面所采取的措施“比歷史上任何一支軍隊都要多”。
但據新華社報道,以色列兩家媒體和英國一家媒體今年8月聯合發布的一項調查顯示,自2023年10月巴以沖突爆發以來,以色列在加沙的軍事行動造成的死亡人員中,約83%是平民。該結論是基于以軍關于巴勒斯坦武裝人員死亡人數的機密情報。
而今年3月辭職的前以色列國防軍總參謀長赫齊·哈萊維(Herzi Halevi)9月在以色列南部舉行的一場社區會議上證實,已有超20萬名巴勒斯坦人在以色列對加沙的打擊中死傷。
而在戰前,加沙地帶一共約有200萬人。

學校、醫院這些戰爭中的避風港,都不安全
世界衛生組織在今年7月表示,自10月7日沖突爆發以來,該組織已記錄了1000多起針對巴勒斯坦被占領土醫療設施的襲擊事件。這不僅帶來了大量民眾的傷亡,也導致加沙地區醫院床位急劇減少。
聯合國最高援助官員湯姆?弗萊徹(Tom Fletcher)在9月聯合國大會期間說,這場戰爭對加沙兒童造成了災難性影響。他說:“他們在睡覺、玩耍、排隊取水取糧,甚至在尋求醫療救護時被殺;他們被轟炸、被燒傷、被活埋,與父母失散,在廢墟中翻找食物,甚至不得不在沒有麻醉的情況下截肢。”

另外,除了轟炸等戰爭行動帶來的平民傷亡,以色列今年3月開始全面封鎖了加沙的物資援助,稱哈馬斯竊取援助以資助其軍事行動。據新華社報道,聯合國有關機構在8月22日發布最新糧食安全階段綜合分類分析報告說,加沙地帶有超50萬人處于饑餓中。
據央視新聞報道,加沙地帶衛生部門在10月11日的統計,加沙地帶因饑荒和營養不良死亡的總人數已升至463人。
加沙民眾多久能回歸正常生活?
而除了要清理大量瓦礫廢墟,更讓人擔心的是戰后加沙地帶的水源、土地等受污染問題。
在沖突爆發前,有50萬加沙民眾靠著耕種、畜牧與漁獲維持生計。但根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在今年9月發布的《加沙沖突升級環境影響第二次評估報告》中測算的數據,自2023年戰爭發生以來,加沙地帶失去了97.1%的喬木作物(如橄欖樹、柑橘、棗椰樹)、95.1%的灌木林和82.4%的一年生作物(如小麥、蔬菜)。

而這種破壞恢復起來可能會非常緩慢。受彈藥殘留的影響,加沙不少土壤的鉛、鎘嚴重超標。甚至坦克、裝甲車等軍事車輛開過也會導致土壤健康惡化:根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評估報告,重型車輛反復碾壓導致土壤容重增加20%,滲透率從戰前的3.5厘米每小時下降至1.2厘米每小時。加沙北部的拜特拉希亞地區在戰前以草莓產業出名,但這片沃土如今已干癟,履帶碾壓的痕跡在衛星圖上清晰可見。
“因(戰爭)破壞而遺留的環境問題,可能會影響加沙居民幾代人的健康和福祉。”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在這份評估報告中寫道。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