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唱衰”聲中熱潮不減:人形機器人訂單頻現,規模升至億元級
Figure03人形機器人的發布引發海內外熱議,但在全球人形機器人資本熱潮持續升溫之際,著名機器人專家、iRobot創始人羅德尼·布魯克斯卻就人形機器人的投資泡沫敲響警鐘。

Figure人形機器人 來源:時代雜志
羅德尼·布魯克斯在其最近發布的一篇題為《為什么今天的人形機器人無法學習靈巧性》的個人博客文章里指出,當前數十億美元的風投資金正涌入像Figure這樣的人形機器人公司,但人形機器人現階段還無法學習靈巧性,無法掌握手部精細動作,這讓它們基本毫無用處。
為什么說人形機器人不行?
羅德尼·布魯克斯是澳大利亞機器人學家、澳大利亞科學院院士,MIT計算機科學與人工智能實驗室主任,iRobot的創始人之一。
羅德尼·布魯克斯在這篇博客文章里指出,“幾十年內就會出現勝任人類手工任務的人形機器人”幾乎是一種“幻想”。
在羅德尼·布魯克斯看來,圍繞人形機器人炒作認為人形機器人是一種通用機器,能夠執行所有人類手工任務,但要實現這一點,人形機器人必須具備人類級別的操作能力和靈巧性(Dexterity)。
在這篇博客里,羅德尼·布魯克斯分別從人形機器人手部操作、端到端學習的方法與其自身的局限性、行走這三大方面論證,為什么人形機器人學習靈巧能力是相當困難的事情。
其一,手部操作(Manipulation)對人形機器人的挑戰。自1961年以來,讓機器人使用手臂操作物體就一直是極其困難的事情。機器人的“手”多數是由兩片平行夾爪(parallel jaw grippers)構成,這種結構被廣泛用于工業應用中。在特定情況下,比如搬運包裝件,吸盤(suction cups)作為末端執行器更為常見。
“從任何意義上來說,目前還沒有哪只類似人類的機械手能展現出高度靈活性,也沒有任何機械手能夠啟發設計,讓其在現實世界中得到應用。實現靈活性的方法大多局限于數學和幾何層面,根本無法達到人類的靈活性?!绷_德尼·布魯克斯寫到,例如Figure、特斯拉等很多人形機器人公司曾在視頻里展示了人形機器人用手做事,但“他們可能在敷衍我們”。
在端到端(End-to-End L earning)學習方式上,羅德尼·布魯克斯認為,很多人試圖采用這一學習方式來訓練機器人的靈巧操作,這一方法的核心在于收集人類做任務的錄像或遙操作示范,讓學習系統模仿動作。但這一方法有一定的缺陷,比如在遙操作示范里,操作者幾乎沒有從手腕、肘部、肩部等部位得到足夠的力學反饋。
此外,人類手部有極其豐富的觸覺傳感器,機器人現在的傳感能力遠遠無法匹敵。人類的觸覺非常復雜,包含壓力、滑動、振動、溫度、變形等多種感知,羅德尼·布魯克斯認為,人形機器人需要觸覺,而且是實驗室里尚未實現的觸覺感知水平,才能完成例如撿火柴、點燃火柴等這類動作。

六十年代中期,平行爪式夾持器開發出來 來源:羅德尼·布魯克斯個人博客
在行走方面,雙足人形機器人在行走時如何保證人類在其附近的安全,仍是目前需要解決的問題。
人形機器人的未來會是什么?羅德尼·布魯克斯認為,人形機器人的含義會隨著時間而改變,人形機器人的形態也各異,只要可以完成人類各種專業工作就行?!?5年后我們將擁有大量的人形機器人,但它們的外觀有可能既不像今天的機器人,也并不像人類?!?/p>
市場熱潮依然存在
事實上,市場上不時會出現類似羅德尼·布魯克斯這樣相對冷靜的聲音。
ABB集團副總裁兼ABB機器人業務中國區總裁韓晨近期接受澎湃科技采訪時坦言,人形機器人制造面臨高昂的硬件成本和AI訓練成本的挑戰。此外,人形機器人發展的挑戰在于,人形機器人在雙足動態行走的穩定性、能耗效率以及在處理重復性任務時的速度、精度和持久度等方面還有待考量。
但市場上人形機器人的熱潮仍在持續升溫。10月8日,軟銀集團宣布以約54億美元收購ABB集團的機器人業務。軟銀創始人孫正義表示,“軟銀的下一個前沿領域是物理人工智能(Physical AI)”。
自今年下半年開始,中國市場上的具身智能機器人訂單規模明顯擴大,從千萬元級快速躍升至億元級。
10月9日,智元機器人宣布與全球智能產品ODM頭部企業上海龍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工業場景的具身智能機器人應用開展深度戰略合作,龍旗科技下達數億元金額的智元精靈G2機器人框架訂單,此次合作共部署近千臺機器人,據介紹,智元精靈G2前期重點應用于平板產線,實現具身智能機器人在消費電子組裝制造場景批量落地。
9月11日,惠科股份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深圳慧智物聯與智平方(深圳)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智平方”)共同宣布,雙方正式達成全球半導體顯示領域的首個具身智能全面戰略合作。在未來三年內,于惠科全球生產基地累計部署超過1000臺具身智能機器人,覆蓋從倉儲物流、上下物料、零部件裝配到質檢測試等全流程。
9月初,優必選(09880.HK)獲得某國內知名企業2.5億元具身智能人形機器人產品及解決方案采購合同,該合同以人形機器人Walker S2(具備自主熱插拔換電系統)為主,優必選將在今年內啟動該合同交付。
海外市場創新型創業工業的人形機器人訂單也在涌現,據TechCrunch報道,于2024年成立的Kscale Labs發布的一款價格僅售1000美元的人形機器人上市(具體上市時間)五天就超過了100個預訂單。Hugging Face 的兩款人形機器人也獲得了開發者的強烈需求。該公司于 7 月開放了其小型桌面版 Reachy Mini 的預訂。市場反響非常強烈。在 Reachy Mini 機器人開放預訂僅五天后,Hugging Face 的銷售額就達到了 100 萬美元。
羅德尼·布魯克斯原文鏈接
https://rodneybrooks.com/why-todays-humanoids-wont-learn-dexterity/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