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社論】嚴查嚴防以“陰陽價格”薅醫保羊毛

10月11日,國家醫療保障局網站發布通知,要求高度關注定點藥店“陰陽價格”問題線索,嚴肅核查處置“陰陽價格”問題,并做好常態化監測治理。通知提到,近期部分地區陸續發現定點零售藥店對醫保非醫保患者采用“陰陽價格”行為,即完全相同的藥品銷售給醫保患者的價格高于非參保患者。
同一家藥店,同一款藥物,卻賣兩種價格,檢索媒體報道可以發現,“某品牌三黃片現金價18元,醫保支付卻要26元”“某品牌金蓮花軟膠囊標價26元,在藥店用醫保賬戶結賬時發現被扣了35元”……刷醫保就要付高價,如此咄咄怪事,監管部門發文治理,正當其時。
“陰陽價格”于法不容,于規不合。定點藥店通過向參保患者高價售藥,不僅違背“不得對醫保參保人員實行不公平、歧視性價格”的醫保服務協議要求,還涉嫌價格欺詐。對于一些定點藥店在畸形利益驅動下,薅醫保基金羊毛的行為,必須嚴查嚴防。
醫保基金是人民群眾的“看病錢”“救命錢”。基金的使用安全,既涉及廣大群眾的切身利益,也關系醫療保障制度的健康持續發展。為此,就要依法治理定點藥店“陰陽價格”問題,對違法違規者嚴懲不貸。
事實上,針對虛假診療、虛假購藥等騙保行為,國家一直采取零容忍態度。2024年,全國法院一審審結醫保騙保犯罪案件1156件,判處罪犯2299人。與嚴重的醫保騙保犯罪相比,定點藥店的“陰陽價格”看似涉及金額不大,但性質同樣惡劣,積少成多也不是小數目,對其治理不能手軟,不能留盲區。
“陰陽價格”之所以大行其道,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一些定點藥店存在僥幸心理:因為是醫保支付,不少參保人對藥價敏感度較低,給了一些定點藥店違規操作的空間。問題是,如何遏制定點藥店違規操作的沖動?如何預防定點藥店在藥價上玩花招?
國家醫療保障局明確提出,各地醫保部門要切實履行主體責任,加強與市場監管等部門協同聯動,強化現場檢查和舉報核查。從加強數據篩查和現場核查,到加強定點藥店協議管理,再到納入飛行檢查范圍,每一項制度安排都有針對性,都具有可操作性。
治理定點藥店“陰陽價格”問題,激發參保人員的監督熱情同樣重要。比如,可以在定點藥店醒目處張貼標識,提醒參保人員對明碼標價的藥品價格信息進行核對,不得對參保人員采用歧視性定價行為。
醫保基金不容侵占,不容套利,也不容“跑冒滴漏”。國家醫療保障局此次發通知治理,釋放出明確信號:任何試圖打醫保基金的主意都不允許,任何蠶食醫保基金的行為都會受到嚴懲。讓監管的牙齒更加鋒利,讓制度防范更高效,徹底鏟除“陰陽價格”生存的土壤,才能守護好群眾的每一分“救命錢”。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