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呼吸道合胞病毒就診量激增?兒童排長隊?上海疾控、醫院辟謠
近期,社交平臺上關于“上海兒科已經排隊”“呼吸道合胞病毒就診量激增”“孩子住進ICU,家長還簽了病危通知書”等話題討論熱度攀升,引發不少家長擔憂。實際情況究竟如何?記者昨天采訪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上海市兒童醫院等多家兒童專科醫院獲悉,呼吸科、感染科等整體就診情況平穩,并未出現大規模排隊候診、床位緊張等情況。目前的就診情況,符合換季時期呼吸道病毒交替流行的規律。
上海市疾控中心表示,近期上海流感樣病例與嚴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中,呼吸道合胞病毒陽性檢出占比略有上升,整體疫情態勢與全國總體一致。
別被放大的“重癥案例”誤導,門診病例大多為輕癥
記者調查發現,在社交媒體上,不少家長在分享孩子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的經歷,其中,部分經過渲染放大的“重癥案例”容易讓人焦慮,甚至讓少數家長對這個病毒的危害過度解讀。對此,專家特別提醒,家長應科學理性認知病毒特性,避免不必要的恐慌。
“目前呼吸道合胞病毒正處于流行期,流行時間較往年有所提前,但家長無需過度焦慮。”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感染傳染科副主任曾玫告訴記者,從醫院接診數據來看,近期呼吸道合胞病毒相關就診量未出現顯著增多的情況。迄今為止,醫院ICU尚未收治過呼吸道合胞病毒重癥患兒,患兒經規范治療后順利好轉或治愈出院。
作為一種常見呼吸道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在嬰幼兒群體中較為普遍,也是全球5歲以下兒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體之一,傳播途徑主要是飛沫傳播和接觸傳播。感染該病毒后,常見癥狀類似流感樣癥狀,年幼嬰兒尤其是6月齡以下小嬰兒更易發生重癥,表現為喘息、喘憋、呼吸急促、缺氧等,還會增加兒童期反復喘息發作和哮喘的風險。
“從門診病例來看,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的孩子大多為輕癥流感樣疾病,不會并發下呼吸道感染,對癥支持治療即可,一般1周左右痊愈。”曾玫特別提醒,6月齡以內嬰兒、早產兒、有基礎疾病兒童及免疫力較弱的嬰幼兒,感染后更易出現下呼吸道感染和喘息發作。因此寶寶感冒后咳嗽加劇、氣促、喘息、口唇發紫,應及時就醫。
同時要避免家庭傳播風險。“在我們接診的患兒中,有的家中外婆、媽媽等也都出現了感染癥狀。”上海市兒童醫院急診科主任黃玉娟告訴記者,呼吸道合胞病毒對于各年齡段人群均可感染,只不過低齡兒童因免疫力等原因,感染后癥狀更加突出,治療和康復周期相對更長,因此家庭成員也要在流行期做好防護。“從目前監測情況來看,呼吸道傳染病總體處于較低水平,呈現緩慢上升趨勢。”
呼吸道傳染病步入高發季,宜“提升免疫+科學防護”
醫生還提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行季會持續到次年春季才接近尾聲,隨著流行播散,嬰幼兒感染風險增加,要警惕重癥病例出現,早識別早治療。
目前,國內尚無獲批使用的針對呼吸道合胞病毒的疫苗和特異性藥物。但是,預防嬰兒呼吸道合胞病毒的長效單克隆抗體注射液已獲批上市使用,可提供特異性被動免疫防護,注射單抗后可快速產生保護效應,在流行季前和流行季完成注射,可以有效預防新生兒和1歲以內嬰兒出生后第一個流行季節的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尤其是重癥感染。
今年,上海進一步擴大呼吸道合胞病毒單克隆抗體注射液使用管理試點醫療機構范圍,在原有7家醫療機構的基礎上,新增36家試點單位。有接種意向的家長可通過醫院官方App、微信公眾號提前了解適配條件、流程及注意事項,為孩子筑牢“防護盾”。
另外,隨著氣溫下降,呼吸道傳染病將進入高發季,除呼吸道合胞病毒外,流感病毒、鼻病毒、副流感病毒等都會逐漸活躍起來,增強孩子自身免疫力是抵御各類呼吸道病原體的核心。
醫生建議,堅持母乳喂養、保證充足睡眠、適度接觸自然陽光等,都是提升嬰幼兒免疫機能的有效方式。同時,家長還需做好日常防護,如避免帶孩子前往人群密集、通風不良的場所,外出時幫孩子規范佩戴口罩,回家后及時清潔手部與衣物等,通過“自身免疫+科學防護”的雙重舉措,助力孩子平穩應對呼吸道疾病流行季。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