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影子調查|主播“唐飛機”墜機背后的低空飛行器“江湖”
四川省劍閣縣王河鎮榮光村的寧靜被一場突如其來的墜機事故打破。
9月27日16時許,55歲的低空輕型飛行器主播“唐飛機”在飛行中突發意外,其駕駛的超輕型飛行器從數米高空墜落起火,“唐飛機”不幸身亡。
劍閣縣許多人都刷到過“唐飛機”的飛行視頻,對他并不陌生。事發后,有人為他惋惜,也有人對其堅持追求興趣愛好表達敬意。“唐飛機”的短視頻賬號關注量一度飆升,不過該賬號很快被設置為“私密”,作品內容已無法查看。如今,賬號關注量停留在9.5萬。
“唐飛機”曾稱玩低空飛行器的初衷并非為了當網紅,而是內心深處對飛機的熱愛。他在此前一次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他從小的夢想之一就是擁有一架飛機。
據王河鎮榮光村的村民講,“唐飛機”本名唐正興,是該村一名駐村干部,到村里兩三年了。
駐村之后,“唐飛機”帶來了他的“大玩具”—— 一架超輕型單人單座共軸雙槳飛行器。工作之余,“唐飛機”開始在鄉村上空追逐自己的飛行之夢。
“唐飛機”的墜落,在低空“飛行圈”引發不小震蕩。

“唐飛機”平時將飛行器停放在租住的樓下。澎湃新聞記者 胥輝 圖
澎湃新聞(www.ditubang.cn)注意到,在低空飛行圈友之間的爭吵聲中,神秘賣家“006”浮出水面,正是該賣家將一臺摔過三次的飛行器賣給了“唐飛機”,而另一位自制飛行器人士為其提供配件。
究竟是飛行器發動機問題,還是非動力零部件問題引發了這場致命事故,尚待進一步調查。
不愛打麻將、愛飛行的“村官”
“唐飛機”出事后,他的直播賬號已被設為私密、視頻被隱藏。劍閣縣有關部門表示,涉事飛行器已封存待技術鑒定,相關情況正在調查中。
據澎湃新聞了解,“唐飛機”為劍閣縣人民醫院職工,同時擔任榮光村駐村干部,其微信號顯示為“王河鎮榮光村第一書記:唐正興”。
“唐飛機”曾稱,四川人喜歡麻將,但是他喜歡飛機。購買飛機之后,“唐飛機”開始自學飛行的視頻受到廣泛關注。
他在接受四川電視臺《黃金三十分》采訪時說,他從小有兩個夢想,一是參軍,其次就是擁有一架飛機。第一個夢想他年輕時就實現了。1987年“唐飛機”入伍,1992年轉業至劍閣縣人民醫院,一直從事行政工作。
在報道中,“唐飛機”說,一次偶然機會,他看到有人直播飛行,便私下與博主取得了聯系,得知此人買下這架飛行器之后,沒飛幾次就不敢飛了。最初這人要價42萬元,他最終以35萬元買了過來。妻子知道后強烈反對,但他還是堅持自學。
“唐飛機”對四川電視臺記者表示,這是一架超輕型單人單座共軸雙槳飛行器,他認為,這實際上就是一個類似于游樂園“卡丁車”、碰碰車那樣的大玩具。
然而事實上,相關部門其實對超輕型飛行器有較為詳細的規定。根據交通運輸部令2022年第3號《一般運行和飛行規則》(CCAR-91-R4),超輕型飛行器僅用于娛樂或者體育活動、不需要任何適航證的空中飛行器具“空機重量小于116千克(254磅),不包括在遇險時使用的漂浮和安全器械;燃油容量不超過20升”。 該規則還明確,未經空中交通管制事先批準,任何人不得在管制空域內運行超輕型飛行器。未經使用或者控制空中危險區、空中禁區或者空中限制區機構的批準,任何人不得在空中危險區、空中禁區或者空中限制區內運行超輕型飛行器。
“唐飛機”表示,買下這款飛行器之后,他下載學習教程,花一周時間學習理論知識,總共學習了6個小時,然后開始上手操作,基本掌握了駕駛技能。他說,最初也恐慌,慢慢克服,飛了一次、兩次、三次之后就不再恐慌了。
成功飛起來之后,“唐飛機”駕駛這款飛機在鄉間、田野、甚至橋洞飛行,同時也通過抖音賬號進行直播,在當地受到極大關注。
家人、領導曾經勸過“唐飛機”不要玩了,即便摔了一兩次,也還是沒能勸住。
不過,真正能制約“唐飛機”的或許是高昂的飛行成本。“唐飛機”對四川電視臺記者說,這玩意油耗很高,半小時就要消耗約100元的油。為了控制開支,他只能盡量減少飛行次數。
看上去,“唐飛機”飛行經驗越來越嫻熟,妻子覺得他完全靠自學飛行,還是不簡單,慢慢也就沒反對了。“只要能保證安全。”妻子說。
但這個誰也保證不了,意外還是發生了。

通往墜機事發地的道路 。澎湃新聞記者 胥輝 圖
劍閣縣王河鎮位于劍閣縣南部,距縣城96公里,全鎮134.1平方公里,淺丘地區。該鎮村級飲水工程和平水庫橫跨榮光村等幾個村莊,水面開闊。
“唐飛機”拍攝的飛行視頻里,頻繁出現的水庫就是這里。
事發當日,多位村民正在家中觀看“唐飛機”直播,畫面中“唐飛機”駕駛飛行器在七八米高度,準備轉向時突然失控墜落,墜地后迅速冒煙起火。
有人迅速騎電瓶車趕到事發地救援、有人騎三輪車去村委會取滅火器,最終與村干部一起將大火撲滅。不過,“唐飛機”已經沒了生命體征。
“唐飛機”墜機之后,網上有人都將責任矛頭指向了一個名為“共軸直升機朱大師朱老濕”(以下簡稱“朱大師”)的主播,認為這是賣飛機給“唐飛機”的人,而此人隨后也將抖音賬號設置“私密”。
曾稱耗光積蓄,后悔購買下那臺“飛機”
澎湃新聞注意到,主播“朱大師”的賬號日常發布一些關于“自制飛機,教人手動造飛機”的內容,目前有3萬粉絲。
此前,中國藍新聞、蕭山融媒體都曾對“朱大師”進行過專訪報道,據該報道,“朱大師”本名朱海燕,是杭州蕭山的一位村民,三年前辭職在家造飛行器。
10月5日,“朱大師”賬號解除“私密”限制,并發布了一條長達8分鐘的視頻,對“唐飛機”購機前后情況進行部分還原。
9日,“朱大師”本人向澎湃新聞確認,該澄清視頻確系他本人發布。他說:“我現在是在背鍋,躺著也中槍。許多不明真相的人都以為是我把飛機賣給唐正興的,都來罵我”,“但真的是別人賣的,這很好查。”“朱大師”稱自己只是做機械加工,有營業執照,系合法經營。
“朱大師”在視頻里說,自制飛行器目前有三種方式,一是自己3D建模、設計、加工;二是購買設計圖紙,找人加工;三是購買零配件組裝。三種方式都不得銷售、不得從事經營活動,以自用為主。他之前賣給別人的都是非動力配件,他認為這是被允許的。
“朱大師”稱,“唐飛機”是他的老粉絲,一直想從他這里購買飛行器,但他認為“唐飛機”不了解飛行器,而且歲數大了,這都是年輕人玩的,就不想賣給他,但又不好直接拒絕,就一直拖著。其間,圈內一個神秘賣家出現,主動聯系“唐飛機”把飛行器賣給了他。
“他們都交易完了我才知道。”朱大師告訴澎湃新聞。
“朱大師”沒具體介紹賣家的情況,但他和“唐飛機”都管這人叫“006”,而出售前,該飛行器已經摔過三次。“朱大師”認為,這種飛行器就應該自己收藏了,再轉賣他人是很不負責的。
當時,“006”是以家人不讓玩為由,將飛行器賣給了“唐飛機”,但后來“006”又買了一架,摔了幾次之后,修好了,現在又掛在閑魚上出售了。

閑魚上出售低空飛行器的信息
澎湃新聞在閑魚平臺上,的確發現不少出售的超輕型飛行器,標價8.8萬-88萬不等,但這些只是象征性標價,具體價格需線下商議。
“朱大師”公布了兩段他與“唐飛機”此前的微信語音聊天,語音內容顯示,“唐飛機”一直想購買“朱大師”的飛行器,后來“006”主動找來,要把飛機賣給他。
“唐飛機”在語音中表示非常后悔,認為自己被騙了。因為炸了幾次機,后續花了好多錢,把手里的余錢都花光了。“唐飛機”說,現在靠工資來維護飛機,并表示,如果當初購買朱海燕的新機,“學費”都會少交點,現在把他手里存的幾萬塊錢都花完了。
不過,內蒙古飛友“駱駝沒禮貌”(簡稱“駱駝”)多次發視頻懟“朱大師”,指飛機雖然是“006”出售的,但配件由“朱大師”提供。
“駱駝”在視頻中指責,由于“朱大師”卡脖子,“唐飛機”配件一度被斷供。并稱“唐飛機”五六月份時曾給他打電話抱怨此事。“駱駝”此前的視頻中,甚至直接指責“朱大師”的配件質量存在問題。
圈內流行“端盤子”,轉手就賺一二十萬
澎湃新聞梳理雙方互懟視頻,大致理清了兩人之間矛盾起因:“駱駝”自己購買了一臺發動機,到蕭山找“朱大師”提供配件,組裝了一臺飛行器。“駱駝”后來飛行時摔了,要求“朱大師”提供售后服務,遭到拒絕。
“朱大師”稱,他因不愿意免費維修,遭“駱駝”刁難,“駱駝”甚至將其告上了法庭。“朱大師”在最新的視頻回應中,出示了法院判決書的最后一頁,證明“駱駝”的起訴已經被法院駁回。不過,“駱駝”說這事還沒完,這并非終審判決。
“朱大師”告訴澎湃新聞,2021年,“006”同樣是帶著自購的發動機,到他家附近找酒店住下,從他這里花8萬元購買配件,用半個月時間自學組裝了一臺飛行器。“006”試飛成功,將飛行器拉走了。
此后這臺飛行器摔過幾次,多次修補。“006”得知“唐飛機”有購機意愿,便主動聯系把機器賣給了“唐飛機”。
出事后,許多網友都認為是“朱大師”將飛行器出售給“唐飛機”,跑來罵他,因此他一度將賬號隱藏。
“朱大師”稱,“唐飛機”那臺飛行器,是不是當初從他那里購買配件組裝的那臺他都不能確定。而且,航空器材,摔一下可能就報廢了,機械都有疲勞期,要靠保養,維護時間到了,該換的都要換,這東西很燒錢。“朱大師”還稱,他抖音賬號只有3萬關注量,但“粉絲”素質高,大半都是圈內人,都知道怎么回事,來罵他的大部分是圈外人,不了解情況。
“這個圈子其實很復雜。”“朱大師”說,不少人組裝飛行器去直播,再伺機轉手。最大的風險在于,你不知道他用什么樣的發動機組裝的。自己的那臺飛行器,發動機是奧地利原裝進口,單發動機就七八萬,還帶適航證。但其他許多人是網上淘的二手發動機,不知道此前使用了多久、摔過了幾次,但價錢便宜,只要兩三萬塊錢,加上配件,組裝完才10萬出頭。有人轉手就賣十五六萬、甚至二三十萬。
“朱大師”稱,圈內將這種行為稱作“端盤子”,這種人很多,每天都有人給他發消息,求配件、求組裝。
澎湃新聞注意到,劍閣縣王河鎮村民此前表示,事發前,“唐飛機”曾經對村民說,他要去換一個零件。這是“唐飛機”最后一次與別人交流。
10月10日,一位從事長期從事共軸直升機制造的業內人士告訴澎湃新聞,目前國內是沒有生產這類飛行器的專業廠商,可以說都是自研組裝。因此,這類飛行器的配件都是愛好者自己加工生產,對材料要求其實沒有統一標準。但這種飛行器不應該賣給普通人,使用者得有較高的專業認知門檻。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