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旁白|直面達古冰川消失,是遺憾也是機遇
達古冰川是四川黑水縣最為響亮的一張名片,也是全縣旅游經濟最大的倚仗。

達古冰川景區大門
然而,這里的冰川旅游才興起沒幾年,就要直面冰川退化和消融的殘酷現實:根據中國科學院團隊的模擬實驗結果,自然狀態下,達古冰川最遲將于2029年消失。

2025年7月11日,四川阿壩州,黑水縣達古冰川。視覺中國 圖
從茂縣進入黑水縣,黑水河邊有一塊醒目的文旅宣傳標語 ——“走進世界最年輕的達古冰川·億年等待”。
的確,對人類而言,達古冰川足夠古老,但在整個冰川“家族”中它卻又是最年輕的。不僅年輕,體量也小,因此在全球氣候變暖的大背景下,它又成為近年最快消失的冰川。
根據中科院王飛騰團隊提供的數據,2016年,達古冰川僅存13條,總面積為1.70km2,比第二次冰川編目調查結果(2014年)少了四條。如今,達古冰川最大的17號冰川已經在2020年左右消融,分裂成3條小冰川。該團隊就是以這條冰川當前的狀況進行模擬實驗,得出了5年內徹底消亡的結論。

去年從冰面扎下去的地溫傳感器已暴露在外
人類目前雖然可以進行人工干預,以達到其減緩消融的目的,但終究無力回天。
這些年,各種保護實驗都在達古冰川進行,但達古冰川究竟是選擇積極的人工干預方式延緩消融速度,還是順其自然?現在還不明確。
不過,我認為,從短期來看,達古冰川消失對黑水縣來說雖然是遺憾,但也面臨著一些機遇。因為冰川的科考價值并不會消失。近年來,許多科研機構走進達古冰川進行科學研究,香港小學生分批進入達古冰川開展研學活動,其科研、科普價值正在顯現,也正在被挖掘。

積雪融化之后的達古冰川
這意味著達古冰川可能走出一條區別于阿壩境內兄弟縣市,如九寨溝、四姑娘山的發展路徑。畢竟,黑水縣比起上述旅游地區,交通優勢并不明顯,高速公路、高鐵過茂縣直奔九寨黃龍而去,并不會為達古冰川拐彎。而茂縣到達古冰川雖然只有150公里的國道距離,卻要接近3個小時車程才能抵達。

達古冰川滋養著的黑水縣
即便坐飛機到紅原機場,還需要坐2小時的車才能到黑水縣,交通問題會擋住很大一部分游客。
因此,就當前而言,黑水縣在大眾旅游方面沒有明顯優勢。但如果換一個視角,同國內其他冰川區相比,達古冰川卻又有著明顯的交通優勢。至少,在達古冰川,汽車、纜車就能將人類直接送上冰川。這對于研究機構、研學團體來說,達古冰川的交通卻又是最方便的。
事實上,這里也正在建設青藏高原達古冰川“第三極香港冰川地標”及“第三極香港冰川館”,以科普教育的方式提升社會對冰川保護的認知。
因此,這是達古冰川面臨的新機遇。同時,如果黑水縣將來的道路交通能得到有效改善,其優質的雪山、森林、湖泊、彩林等旅游資源仍然可以從“九黃環線”引流,吸引更多的游客。

賞雪效果不佳,夏季是達古冰川的旅游淡季
從長遠看,保護達古冰川與其他冰川一樣,需要依靠人類在減少二氧化碳排放中做出努力。云南大學教授田立德此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目前地球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已接近420ppm(濃度單位),這是冰芯記錄的過去300萬年檔案中不曾有過的數字。盡管以更長的周期來看,地球一直處于氣候波動中,但在很短的時間內,如此劇增的幅度是史無前例的。

DGL17號冰川末端的湖泊越來越大
因此,阻止冰川消融最有效的辦法還是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如果不能這樣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地球上沒有任何一座冰川會有未來。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