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飛機“付費選座”,憑啥10年不改?
先來后到、選座自由,都變奢侈了嗎?
國慶中秋假期之前,不少消費者在社交平臺反映,自己購買了機票,準備線上值機選座時,卻發現能選的座位非常少,大片座位處于“鎖定”狀態,這是為什么?
買票還得“買座”?花錢“選座”引爭議,在黑貓投訴平臺上,有不少機票“鎖座”相關投訴。

央視新聞報道稱,消費者反映:“座位被鎖起來。”“全剩后面的座位,沒有靠窗的座位。”“專門設置的母嬰座位也是鎖定的。
航空“付費選座”這一從國外低成本航空引入的模式,如今已演變為國內航司的“行業慣例”。
在某社交平臺上,“買了機票還得買座位”等相關話題閱讀量超千萬。
有網友稱,本來線上值機是為了方便旅客,節省航空公司人工成本,但現在航空公司賣完票還要賣座,把方便做成了生意。
有媒體查閱相關資料發現,“便民”是線上選座初衷的首要關鍵詞。
2009年,南航率先推出在線機位預訂服務。
中國民用航空局官網稱這是南航推出的一項“網站便民服務”。
如此,旅客可以提前自主選擇機上座位,不管購票時間長短,只要旅客成功購買機票即可通過飛機座位示意圖選擇自己所乘坐航班上前艙、后艙、靠窗邊或走廊等心儀的座位。”

2009年3月,國航手機乘機登記服務在北京通過專家論證,論證會認為“這種新興的值機方式將為旅客帶來更多方便和增值服務。”
2015年左右,國內一些航空公司推出了“付費選座”項目,并美其名曰“個性化服務”或“細分服務層級”。自此,旅客陸續失去了同等座艙不花錢就可以公平自主選擇座位的權利。
國航官網記載,其國際航班采用現金購買“預選座位”的方式,國內航班則需里程兌換。
國際航班各擋板后第一排大空間座位、緊急出口座位根據飛行公里數座位金額在200元到1200元不等。
第2-5排座位、第6-10排靠窗或靠過道座位在100到600元不等。
第6-10排非靠窗或靠過道座位在60到300元不等。
國內航班各擋板后第一排大空間座位和緊急出口座位需要3100里程積分;第2-5排座位、第11-15排座位需要1600里程積分。
其他航空公司的做法也大同小異。線上值機選座從“便民”變成“逐利”,“增值服務”也變成了“增值業務”。
對此,新浪《bug》欄目劉麗麗和書樂進行了一番交流,本猴以為:
在值機上,進行鎖座,本身就是對消費者權益的一種侵害。

消費者購買機票后,已經完成了對該檔位機票的相應“契約”簽約,也就擁有在該檔次機票未被選座位置上任意選座的權利。
航空公司等于變相剝奪了這一權利,在同等機票中又劃分檔次,意圖增值付費。
這種vip模式,是對契約精神的破壞,也同時是對航空公司自身口碑的消耗。
事實上,航司搞付費選座,曾經被有關部門處罰過。
2015年,中聯航提出收費新政,以部分經濟艙每人每次20元,安全出口之后的各排座位,每人每次10元的標準自立收費項目收取選座費。
彼時,北京市發改委認為,機票中已包含了旅客運輸及享受指定座位的服務,所以中聯航不能再額外收取選座位費用。
2016年,北京市發改委公布對中國聯合航空公司的行政處罰決定,中國聯合航空公司由于自立收費項目、收取乘客選座費44萬余元被罰。
但這一前車之鑒并未讓付費選座現象消失,付費選座現象反而愈演愈烈。
不得不說,航司不思考如何更好地拓展服務來讓消費者樂意增值付費,而去糾結一點薄利,大有飲鴆止渴的味道。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