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講武談兵|戰斗機改裝無人機,“一機三用”物盡其用

殲-6無人機在殲-6飛機基礎上進行改裝,取消機炮武器系統、副油箱、彈射座椅等,改裝自動飛行控制系統和自動駕駛儀。
最近無人機再次成為熱點話題,一是俄羅斯和北約圍繞無人機事件對峙升級;二是退役的殲-6戰斗機改造為無人機。
殲-6無人機可以說是“陌生的老面孔”,說它是老面孔,是因為殲-6作為人民空軍以及海軍航空兵曾經裝備數量最多的戰斗機,直到2010年才全部退出現役;而說它陌生,是因為此次殲-6作為由戰斗機改裝的無人機首次公開展示,超出了很多觀眾的想象。
根據現場展板介紹,殲-6無人機在殲-6基礎上進行改裝,取消機炮武器系統、副油箱、彈射座椅等,改裝自動飛行控系統和自動駕駛儀,增加機翼掛架,增設地形匹配導航系統。改裝的殲-6無人機于1995年首飛成功,可作攻擊機和訓練靶機,供戰斗機飛行員和高炮、地空導彈、雷達操縱人員演練和打靶。
那么,從全世界范圍來看,有沒有戰斗機改裝無人機的先例?這類無人機的作戰使命和用途又是什么?

美國QF-16靶機
從QT-33到QF-16
世界上首先將有人駕駛戰斗機改裝為無人機的國家是美國。早在20世紀40年代二戰結束后,為了滿足艦空導彈以及空空導彈實彈打靶測試的需要,美國海軍就率先將大量退役的F6F“地獄貓”螺旋槳戰斗機改裝為可實現無線電遙控的靶機。之后,隨著軍用飛機進入噴氣時代,美國海軍又將部分T-33噴氣式教練機改裝為靶機,并且重新命名為QT-33。值得一提的是,在世界戰斗機發展史上占有重要一頁的F-14“雄貓”艦載重型戰斗機發射6枚“不死鳥”空空導彈攻擊6個空中目標的著名測試中,作為靶機的就是QT-33。此后,美軍由有人駕駛戰機改裝而成的無人機,都在原編號前增加代表無人機的“Q”,并逐漸形成慣例。

QT-33靶機由T-33改造而來
有了美國海軍的成功案例,作為同樣有著大量空對空以及地對空實彈打靶和測試需求的美國空軍自然也就順勢而為。從1974年開始,美國空軍利用退役的老式噴氣戰機,相繼改裝完成了QF-102、QF-100以及QF-106等三種型號的無人靶機。不過,這些老舊落后的第一代以及第二代噴氣戰機在飛行性能等方面無法模擬更先進的第三代乃至第四代戰機。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老舊戰機的后勤維護保障也變得越來越困難。于是,在F-4“鬼怪”Ⅱ戰斗機于1996年全部退役后,美國空軍決定以這些退役戰機以及部分在“飛機墳場”封存的F-4戰機為基礎改裝為靶機,這就是QF-4。
事實上,早在1972年,美國海軍就曾經嘗試將早期型號的F-4B/N改裝為靶機,不過數量并不多。而此次美國空軍總共將300余架各型F-4戰機改裝為靶機,包括較為先進的F-4E、F-4G以及RF-4C等型號。這些戰機在改裝時會拆除一切不必要的機載設備,包括航炮等,同時加裝用于無線電遙控的控制系統,以便可以讓地面人員遠程操作飛控、油門、起落架、翼面等各子系統。
雖然F-4戰機是由麥道公司(后并入波音公司)研發生產的,但是QF-4靶機的改裝工作卻主要由BAE系統公司負責完成。該公司從1996年開始向美國空軍交付首批16架QF-4靶機,到2013年12月交付完成最后一架。不過,也就在2年后,所有的QF-4靶機都在實彈打靶演習以及測試中消耗殆盡,用天空中那一團絢爛的火球證明自己曾經在這個世界存在過。
為了尋找QF-4的后繼者,美國空軍早在2007年就開始了新一代靶機的招標工作。當時,美國國內外多家軍工企業參與競標,最終美國空軍選定了波音公司提出的以F-16戰機改裝為靶機的QF-16方案。與QF-4靶機類似,雖然洛·馬公司也是F-16戰機的研發生產商,卻也沒有得到QF-16靶機的改裝項目。從2013年開始,波音公司陸續向美國空軍交付QF-16靶機,目前訂購總數為126架,計劃在2025年交付完畢。
打靶、誘餌以及攻擊
從美國空軍戰斗機改裝無人機的經驗來看,其主要作為靶機使用,供有人駕駛戰機發射空空導彈進行實彈打靶,或者地空導彈實彈測試。不過,無論是QF-4還是QF-16,都不只是加裝遠程無線電控制系統這么簡單。首先,這些靶機都進行了飛控系統的全面升級,使其具備自主起飛、飛行以及著陸能力。而且,在改裝初期,這些靶機也都保留了飛行員駕駛功能,用于飛行員的復訓、模擬假想敵空戰以及輔助地面遙控訓練等任務。只有在最后確定要用于實彈打靶時,地勤人員才會將這些靶機的彈射座椅等設備拆除,成為徹底的無人機。
此外,QF-4和QF-16都裝備了先進的定位導航以及數據鏈系統,可實現自主編隊飛行;機上專門加裝了電子戰以及誘餌彈發射系統,再加上與同型有人駕駛戰機相當的飛行性能,從而可以最大限度地模擬戰場上的“敵機目標”,增加己方戰機以及地空導彈系統實彈打靶的訓練難度,進一步提高己方飛行員和地空導彈部隊的作戰水平。
此外,在真實戰場上,由有人駕駛飛機改裝而成的無人機還可以充當“誘餌飛機”。其主要作用有兩個:一是大量消耗敵方戰機空空導彈以及地空導彈的備彈,二是利用數量優勢讓敵方地空導彈系統的火力通道瞬間過飽和,三是無人機與己方有人駕駛戰機混編,從而掩護后者成功突防。在2020年的納卡沖突中,阿塞拜疆就將蘇聯時代留下來的老舊安-2輕型運輸機改裝為無人機,用來消耗亞美尼亞軍隊數量有限的地空導彈。而且,一旦亞美尼亞軍隊的地空導彈打擊這類安-2無人機,其自身也會暴露,從而成為阿塞拜疆軍隊后續打擊的目標。
之后,在持續至今的俄烏軍事沖突中,作為總體實力較弱一方的烏克蘭也效法阿塞拜疆,將退役的安-2輕型運輸機改裝為無人機。而且,烏克蘭軍方使用安-2無人機并不僅僅用于消耗俄軍地空導彈,更是在機艙內安裝有大量炸藥。由此也引申出這類改裝無人機的第三個功能:自殺式攻擊。
事實上,同樣是在2020年納卡沖突中,當時阿塞拜疆在改裝安-2輕型運輸機時,就曾經采用過這一辦法:如果該機在飛行中被擊落,則能消耗敵方一枚寶貴的地空導彈;如果沒有被擊落,那么安-2無人機就會繼續飛行,直到落地爆炸,在敵方境內造成人員物資損失或者制造巨大恐慌。
不過,烏克蘭軍方的改造能力顯然比阿塞拜疆更勝一籌。2024年11月,烏克蘭軍方就利用改造的安-2無人機飛行上千公里,襲擊了俄羅斯縱深地區的一座煉油廠。飛行這么遠的距離還可以較為精準地命中目標,可見烏克蘭軍方為安-2無人機加裝了更加先進的導航定位和飛行控制系統。當無人機命中目標時,其機艙內安裝的大量爆炸物就可以造成俄方巨大的設施破壞。
從2025空軍航空開放活動和長春航空展公布的展板信息來看,殲-6無人機很可能也兼具上述的靶標、誘餌以及自殺式攻擊等三大功能,其機翼根部增加的掛架很可能就是用來掛載高爆航彈的。

殲-6無人機的掛架可掛載炸彈
同型無人僚機
從未來發展來看,隨著人工智能控制技術的不斷發展成熟,將其應用在戰斗機改裝無人機上,就可以利用最短的時間和更好的性價比,打造出一款與同型有人駕駛戰機相當的無人忠誠僚機。
與目前全新研發的無人忠誠僚機相比,由有人駕駛戰機改裝的同型無人忠誠僚機有幾個方面的優勢:首先,耗時更短、投入經費更少,而且可以利用退役封存的現有戰機進行改裝,能夠滿足現代戰爭大批量作戰服役的需求;其次,同型無人忠誠僚機在飛行性能上與有人駕駛戰機基本相當,可以實現更好的協同作戰;第三,同型無人忠誠僚機在雷達反射特征上也與有人駕駛戰機大致相同,使得敵方雷達很難分辨哪些是有人駕駛戰機,哪些是無人機,可以更好地實現戰術掩護效果;第四,同型無人忠誠僚機能夠掛載比全新研發的無人忠誠僚機更多的機載武器彈藥,作戰能力更強。
因此,我們在未來很可能會看到越來越多的國家利用早期型的第四代乃至第五代戰機改裝成無人機,從而與有人駕駛戰機協同作戰或者獨立作戰,大幅提升空中作戰體系的效能和水平。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