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成也光伏、敗也光伏,跨界“追光”的天宜新材多數銀行賬戶已被凍結
光伏行業的周期性寒潮裹挾之下,跨界追光者深陷困境。天宜新材(688033.SH)9月30日晚披露公司銀行賬戶被凍結及涉及訴訟的最新進展情況,截至公告披露日,天宜新材及子公司銀行賬戶受限金額合計為13351.88萬元,占該公司2025年半年度末凈資產的3.86%,占其2025年半年度末貨幣資金的74.52%。
其中,被凍結金額合計7880.38萬元,銀行賬戶處于止付狀態金額合計5471.50萬元。募集資金專戶受限金額為11669.15萬元,占2025年6月30日公司及子公司募集資金專戶余額的77.12%。其中,募集資金專戶被凍結金額6486.55萬元,占2025年6月30日公司及子公司募集資金專戶余額的42.87%;募集資金專戶處于止付狀態金額5182.60萬元,占2025年6月30日公司及子公司募集資金專戶余額的34.25%。
天宜新材表示,公司被凍結的流動資金規模較大,多數銀行賬戶處于被凍結狀態,對公司生產經營已造成較大影響,如公司訴訟未完結、賬戶持續被凍結,公司的正常經營將受到較大影響。
此外,該公司還涉及尚未結案被訴案件22起,涉訴金額合計約為2.26億元(不含延遲支付的利息、違約金、訴訟費等),占公司2025年半年度末凈資產的6.52%。
天宜新材稱,目前,光伏行業周期性影響仍在持續,公司各業務板塊尚未恢復至周期前水平,負債較多,償債能力有限,資金的短缺是公司現階段主要矛盾。公司目前面臨較多金融機構、供應商對公司及子公司欠款提起的法律訴訟事項,并對公司及子公司部分賬戶進行了查封凍結,如后續公司相關債務或欠款無法按期全額償還,公司及子公司資產將面臨被法院強制執行、甚至被拍賣的法律風險,企業也將出現流動性風險。
天宜新材的故事堪稱光伏巔峰時期跨界轉型的典型樣本。
該公司成立于2009年,原本的核心業務是高鐵粉末冶金閘片,2019年成為科創板首批上市企業。2020年疫情突襲疊加行業競爭加劇,天宜新材迫切需要尋找新的業務增長點,正值快速上升周期的光伏行業進入其視野。2021年切入光伏熱場材料領域之后,2022年11月,天宜新材宣布以2.7億元自有資金或自籌資金收購江蘇晶熠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90%的股權。晶熠陽的產品為光伏石英坩堝,這是光伏單晶拉制系統中的關鍵耗材。
這起高溢價收購一度令天宜新材的轉型頗具起色。其光伏新能源業務的營收從2022年5.85億元飆升至2023年17.49億元,在公司總營收中的占比超80%。2022年,其碳基材料、石英坩堝為主的光伏新能源業務毛利率達51.87%,但到了2023年驟降20.35個百分點。光伏行業產能過剩導致價格大跳水之后,2024年天宜新材的光伏新能源業務毛利率暴跌至-85.41%。
受此影響,該公司2024年計提了大額存貨跌價準備,全年歸母凈虧損達到14.95億元,營收同比大幅下滑63.85%。今年上半年,天宜新材實現營業收入4.23億元,同比下降17.26%;歸母凈虧損2.09億元,上年同期凈虧損4.93億元。
6月下旬,天宜新材宣布其石英坩堝生產線自動化及智能化升級改造項目的投產時間從原計劃的2025年6月30日延期至2026年12月31日。
該公司7月1日在互動平臺表示,目前,公司業務所處行業競爭較為激烈,特別是光伏新能源業務所處行業仍處于周期性深度調整期,行業內企業營業收入及毛利率亦處于周期性底部位置,當前公司整體業務面臨較大壓力,全年的業績公司暫無法做出有效預測。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