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縣城中學拿什么留住優質生源?部分地區探索
多個縣市正努力遏制“優質生源外流”。
9月25日,四川省瀘州市古藺縣教育和體育局在答復相關提案時介紹,為留住該縣優質生源,根據《瀘州市拔尖創新人才早期培養基地學校初高中一體化培養試點工作方案》,結合《古藺縣初高中集團化辦學改革實施意見》,古藺縣教育和體育局制定了《古藺縣初高中六年一體化拔尖創新人才早期培養評價工作方案》,將優質生源留在縣內比例作為學校目標考核的一項重要指標:
一是確保古藺縣優質生源(城區小學六年級全縣前1000名,非城區學校小學六年級前2000名)留在縣內初中學校學生數達85%;
二是高中六年一體化拔尖創新人才早期培養菁苗班(市認可的各校100人)中考成績實現“三個三”目標(三個初中均有1人進入瀘州市文化成績前100名,三個初中瀘州市文化成績前300名以上不少于3人,三個初中的前三分之一的文化成績平均分超過市內某縣菁苗班);
三是推動高中學校在強基計劃、專項計劃、學科競賽、一流高校錄取等方面取得顯著成績,加快探索初高中六年一體化拔尖創新人才早期培養路徑,提高小、初、高教學質量,提升縣域教育影響力。同時根據《古藺縣教育和體育局關于進一步規范普通高中招生工作的實施方案》,結合各集團實際情況,將留住優秀生源納入集團化辦學工作考核和獎懲,以確保高中健康良性發展。
在四川省樂山市犍為縣,犍為一中開辦高中銜接班、犍為外校開設初中直升高中班,犍師附中與下渡初中開辦共同體均衡發展班,據稱留住了縣內初中優秀學生達95%以上,還吸引了縣外少部分優生來犍就讀。
犍為縣教育局9月23日公布的資料介紹,犍為一中2021年恢復初中辦學后,在小升初階段,學校吸引了來自全縣各小學的優秀學生,且優質生源流失人數逐年減少(2021年11人,2022年4人,2023年2人,2024年2人);在初升高階段,2024年對本校首屆初中畢業生實行了直升高中銜接班的政策,98%的學生留在了本校高中部繼續學習,中考成績全縣前300名,僅有1人到縣外就讀高中。犍為外校銜接班學生主要來自本校,中考全縣前300名流到縣外就讀人數減少到21人。就全縣而言,2024年中考全縣前300名學生流出縣外共24人,比2023年66人、2022年38人、2021年66人比,外流優生已大幅減少,這些數據表明,犍為縣優生穩控工作取得較大成效。犍為一中銜接班實際招錄了縣內絕大部分優秀初中畢業生,犍為外校也留住了部分優生,同時,兩所學校都采用了優化班型設置,與一些中學名校、重點大學合作、加大宣傳力度等方式,吸引了優生。另外,清溪高中開辦了重本班(火箭班)、本科班、藝體班等班型,實施分層次教學,辦學成效不斷提升,其火箭班也吸引了未被犍為一中、犍為外校錄取的部分優生。
犍為縣教育局表示,接下來,會進一步加大對縣域學校特別是犍為一中的資金投入,完成學校物理、化學數字化實驗室改造;犍為外校投入百萬元新建人工智能創客空間。加強資源共享,全域接入“四川云教”平臺,犍為一中開設“成都七中直播班”“石室中學云課堂”(覆蓋高一重點班);建立“犍為在線教育資源庫”,免費提供優質教學課程、競賽輔導視頻等資源;建設現代化的圖書館、多媒體教室等,縮小與城市學校的硬件差距,使學生在縣域內也能享受到先進的教育資源。
在陜西省安康市寧陜縣,有人大代表反映,從小學起,寧陜大量的學生轉出,僅2024年全縣中考前十名,有9名到安康求學。優質生源的流失造成縣中每年“雙一流”學生的錄取比例少,很難考上好的重點大學。
就此,寧陜縣教育體育局今年8月答復稱,自2021年秋季學期開始,為有效遏制優質生源外流現象,縣教育體育局經過充分考量,并報縣政府同意,每年選拔全縣小升初前50名學生在寧陜中學設立了一個創新實驗班,從創新實驗班近兩年中考成績來看,2024年前十名中有9名為創新實驗班學生,2025年前十名均為創新實驗班學生,但安康中學、安康高新中學2024年、2025年從該縣分別招錄10名、9名優質生源,導致該縣特優生源留不住。
2025年,寧陜縣繼續開設創新實驗班1個,為減少優質生源外流,結合代表所提建議,我們將協商寧陜中學拿出方案加大獎勵力度和給予更多的優惠政策,加大入戶動員力度,更多的留住本縣優質生源。
寧陜縣教育體育局表示,下一步,我們會根據代表所提出的意見建議繼續向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反饋,爭取減少安康中學、安康高新中學等縣域外學校在該縣錄取初三畢業生名額,同時辦好寧陜中學,擴大影響力,爭取優質生源外流現象能夠有效遏制。
浙江也在探索控制優生外流舉措。
據泰順縣教育局今年6月介紹,當地探索實施師生獎教激勵和入學助困政策。由縣人民教育基金會安排資金專項用于鼓勵優生留在縣內高中就讀、激勵初中學校防控優生外流。一是設立優生的入學獎學金和控流貢獻獎。二是支持優生入學助困幫扶,對于家庭困難且留在縣內高中就讀的優生,學校通過提供減免學費、食宿減免、困難結對幫扶等形式著力減輕學生家庭經濟負擔。
泰順兩所高中還針對縣內外就讀的泰順籍初中學段優生,圍繞近年縣內高考名校錄取、高分提升、特控線等三大突破提升良好發展勢頭、山區海島縣專項計劃、名優教師團隊、獎勵助學、后勤保障等地域優勢內容,自主制定宣傳招生方案和跟蹤機制,對外通過進校進班、家訪電訪、來訪回訪,對內通過校園開放日、招生咨詢會等方式正向引導,全面營造縣內就讀高中更有優勢的良好氛圍。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