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第十九屆中國西部地區放射腫瘤學學術大會隆重舉行
學科融匯凝聚智慧,醫工智聯聚焦創新
——第十九屆中國西部地區放射腫瘤學學術大會隆重舉行
金秋蓉城,秋高氣爽。9月19日-21日,由四川省西部放射治療協會、四川省抗癌協會主辦,西部放射治療協會、電子科技大學附屬四川省腫瘤醫院、腫瘤精準放射治療四川省重點實驗室、四川省第三人民醫院十余家單位協辦的第十九屆中國西部地區放射腫瘤學學術大會在成都空港國際會議中心隆重舉行。本次大會為四川省科協“一流學術活動”項目、2025年國家繼續醫學教育項目,來自全國各地以及香港、臺灣地區的800余名專家學者參加了會議,大家共聚一堂,圍繞“學科融匯,醫工智聯”的會議主題,廣泛交流前沿學術研究成果,深入探討學科發展未來。主會場通過天府科技云平臺進行現場直播,累計14萬2千余人線上觀看參與,反響熱烈;大會學術論文集共錄用論文354篇,論文集將收錄于《中國學術會議論文數據庫》。

大會共設2個主會場和10個分會場。主會場設置有院士論壇、主委論壇、主題發言、專題發言等環節;分會場包括首屆空間分割放療(SFRT)學習班、胸部腫瘤診療、基礎研究與前沿技術及腫瘤整合護理、腫瘤免疫調節、四川省抗癌協會第六次腫瘤精準醫學臨床轉化學術會議分會場、立體定向放射外科、頭頸及神經腫瘤、放射物理及放射治療技術、婦科腫瘤與近距離放療及放射免疫、青年委員及臨床試驗等10個分會場。
西部放射治療協會、四川省抗癌協會理事長、腫瘤精準治療四川省重點實驗室主任郎錦義教授全程參加大會主會場會議并為各分會場會議致辭;中國工程院于金明院士、中國科學院馬駿院士、中華醫學會放射腫瘤治療學分會第十一屆委員會主任委員李寶生教授、香港大學深圳醫院李詠梅教授等數十名國際著名腫瘤學專家應邀參會并為大會做學術報告、主題報告主持和點評;四川省腫瘤醫院黨委書記易群教授應邀為大會第二場主會場開幕式致辭。
【主會場開幕式及院士論壇環節】

郎錦義教授主持大會9月21日開幕式

四川省腫瘤醫院黨委書記易群教授為大會9月21日主會場開幕式致辭

于金明院士為大會9月21日主會場致辭并做學術報告

馬駿院士為大會9月21日主會場做學術報告
【主會場開幕式及主委論壇環節】

馮梅教授主持大會9月20日主會場開幕式

郎錦義教授為大會9月20日主會場開幕式致辭

李寶生教授為大會9月20日主會場開幕式致辭并做學術報告
【9月19日分會場】
9月19日上午8點整,首屆空間分割放療(SFRT)學習班分會場率先在四川省腫瘤醫院國際學術會議中心啟動,拉開了本次大會的帷幕。郎錦義教授、四川省腫瘤醫院副院長路順教授共同擔任主席,四川省腫瘤醫院黨委書記易群教授應邀出席并為該分會場致辭。來自全國29個省、直轄市的351位放療同行參加學習。學習班緊扣“學科融匯 醫工智聯”的西放學術大會主題,聚焦放療學術前沿,緊密結合臨床治療需求,議程安排精心設計,授課內容豐富實用,邀請了在基礎研究、物理技術、臨床實踐及質量控制等領域深耕多年的放療專家。用一整天的時間系統地進行了從理論基礎到臨床應用的完整全鏈條學習。尤為讓與會同道們贊不絕口,成為全場矚目的焦點的是分會場組織者匠心獨運、精心設置的“實操演示”環節,包教包會,無私為學員分享了四川省腫瘤醫院享有獨立知識產權和專利的晶格靶區勾畫軟件。四川省腫瘤醫院的徐鵬教授、袁珂教授、漆云翔教授及彭毅教授組成的專家團隊,依托真實臨床病例,現場同步演示了SFRT從病例篩選、治療策略思考、靶區精準勾畫到處方解讀與計劃評估的全流程。這種“理論授課+現場實戰”相結合的模式,讓與會者身臨其境,對SFRT技術的臨床操作流程建立起更為直觀、立體且深刻的理解。

首屆空間分割放療(SFRT)學習班分會場
緊隨其后開幕的分會場是“四川省抗癌協會第六次腫瘤精準醫學臨床轉化學術會議”。與會專家們就腫瘤精準治療的基礎研究進展與臨床轉化進行了充分交流探討。
9月19日下午,胸部腫瘤診療、基礎研究與前沿技術及腫瘤整合護理、腫瘤免疫調節三個分會場會議在成都空港國際會議中心舉行。專家們以專題報告、點評討論等形式,分享研究成果,探尋合作路徑。

胸部腫瘤診療分會場

基礎研究與前沿技術及腫瘤整合護理分會場

腫瘤免疫調節分會場
【9月20日主會場】
9月20日上午8時,本次大會第一場主會場盛大開幕。800余名來自全國各地的腫瘤放射治療領域的專家學者們匯聚一堂,共襄學術盛宴。
開幕式式由西部放射治療協會副理事長、四川省第三人民醫院黨委書記馮梅教授主持;她對參加本次大會的專家和代表們表示熱烈歡迎,對大家利用周末休息時間參加學術會議表示崇高敬意和感謝,向大家隆重介紹了中華醫學會腫瘤放射治療學分會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腫瘤放射治療醫師分會榮譽會長、中國醫師協會畢業后教育放療專委會主任委員、山東省腫瘤醫院李寶生教授,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盧泰祥教授,香港大學深圳醫院副院長李詠梅教授,威斯康辛醫學院放射腫瘤終身教授李曉川教授、昆山杜克大學醫學物理碩士項目主任及終生教授殷芳芳教授,西部放射治療協會副理事長、貴州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盧冰教授,西部放射治療協會副理事長、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石梅教授,西部放射治療協會高級顧問吳大可教授、西部放射治療協會副理事長、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吳敬波教授,西部放射治療協會副理事長、云南省腫瘤醫院李文輝教授、西部放射治療協會副理事長、廣西醫科大學朱小東教授,西部放射治療協會副理事長、新疆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王若崢教授,中國抗癌協會鼻咽癌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貴州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金風教授,西部放射治療協會副理事長、貴州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蘇勝發教授,西部放射治療協會副理事長、中國近代物理研究所張秋寧教授,西部放射治療協會監事長王晉川教授,西部放射治療協會副理事長李光明教授等出席大會的嘉賓。

馮梅教授主持大會9月20日開幕式
大會主席郎錦義教授、特邀嘉賓李寶生教授先后為開幕式致辭。他們在致辭中表示,經過十幾年的不懈努力,西放大會已經成為在國內外有重要影響力的一流學術交流平臺,一流科技成果推廣應用平臺、一流臨床研究合作平臺;希望參會專家們珍惜這次學習交流的寶貴機會,有所收獲,有所啟迪,學以致用,為提高我國的腫瘤診治水平不懈努力,做出貢獻。

郎錦義教授為大會9月20日開幕式致辭

李寶生教授為大會9月20日開幕式致辭
隆重、熱烈、簡短的開幕式后,進入由盧冰教授主持的主委論壇環節。中華醫學會放射腫瘤治療學分會第十一屆委員會主任委員、山東省腫瘤醫院李寶生教授為大會帶來了《腫瘤放療值得關注的問題》的精彩報告,他深入系統地闡述了目前腫瘤放療中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解決問題的研究方向以及未來創新發展方向。他指出腫瘤放療的未來在于與免疫、靶向治療深度融合,以發揮協同效應。同時,治療需超越單純技術精進,更加關注個體化差異與患者的長期生活質量。最終目標是實現從精準放療到全程化管理的升級。

盧冰教授主持9月20日主會場主委論壇

李寶生教授在主委論壇作報告
第二環節由廣西醫科大學附屬武鳴醫院朱小東教授、貴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蘇勝發教授和四川省腫瘤醫院王培教授主持。

王培教授、蘇勝發教授、朱小東教授主持本環節學術活動
香港大學深圳醫院李詠梅教授就《Standardization of Radiation Therapy -International Guideline-2024 for Delineation of CTV for Nasopharygeal Cance》進行了專題報告,李教授重點強調了基于現代影像與解剖層次進行精準靶區定義的新標準,該指南的推廣將極大促進全球范圍內鼻咽癌放療靶區勾畫的規范性與一致性,為提升治療效果和減少差異奠定基礎;云南省腫瘤醫院李文輝教授帶來《醫生的智慧(概論)——兼論復雜病例的簡單化處理》的專題報告提出,醫生的智慧核心在于將復雜臨床問題“簡單化”的戰略思維。他結合復雜病例,闡述了如何通過抓住主要矛盾、運用臨床思維模型,化繁為簡,直達診療本質,這一理念旨在培養醫生高屋建瓴的決策能力,從而實現精準高效的診療;昆山杜克大學殷芳芳教授就《人工智能在放療中應用》闡述了人工智能在放療全流程中的革命性應用,從自動勾畫靶區與危及器官、智能計劃設計到質控與預后預測。他強調,AI的價值在于將臨床專家從重復性工作中解放,轉而專注于核心決策,最終實現精準與效率的同步提升,推動放療進入智能化新階段。


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防治中心盧泰祥教授、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張曉智教授以及四川省腫瘤醫院張石川教授對第二環節學術交流進行了點評。

盧泰祥教授、張曉智教授、張石川教授點評第二環節學術交流
隨后,大會舉行了“西部放療腫瘤綜合治療基金”啟動儀式,標志著西部腫瘤防治事業邁入新階段。

“西部放療腫瘤綜合治療基金”啟動儀式
接下來,貴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金風教授、陜西省腫瘤醫院劉秋芳教授、綿陽市中心醫院杜小波教授、四川省腫瘤醫院殷利教授主持了第三環節的學術交流活動。

劉秋芳教授、金風教授、杜小波教授、殷利教授主持本環節學術活動
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郭曄教授帶來了主題報告《局晚期頭頸部鱗癌的序貫免疫聯合放療》,北京協和醫院晏俊芳教授帶來了主題報告《婦科腫瘤中等劑量分割放療》,蘇州大學放射醫學與防護學院曹建平教授進行了《放射性肺損傷的機制研究》的主題報告,最后由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覃惠英教授帶來主題報告《頭頸部腫瘤放療患者的數字化智慧康復實踐》。


此環節由西南醫科大附屬醫院吳敬波教授以及四川省腫瘤醫院江慶華教授進行點評。

吳敬波教授、江慶華教授點評第二環節學術交流

9月20日主會場盛況
【9月20日分會場】
9月20日下午,西放青年委員及臨床試驗、放射物理及放療技術、頭頸及神經腫瘤、立體定向放射外科、婦科腫瘤及近距離治療及放射免疫等五個分會場同時展開。各分會場的專家們在主持人的帶動下,以專題報告、專家點評、現場討論、提問答辯等多種形式,就本專業領域的前沿熱點、臨床難點等方面交流各自的研究成果、推廣創新診療技術、分享個案治療心得,精彩紛呈,氣氛熱烈。

青年委員及臨床試驗分會場專家交流

放射物理及放療技術分會場

頭頸及神經腫瘤分會場

立體定向放射外科分會場

婦科腫瘤及近距離治療及放射免疫分會場
【9月21日主會場】
9月21日上午8時,第十九屆中國西部地區放射腫瘤學學術大會主會場暨四川省抗癌協會腫瘤放射治療專委會學術會議盛大召開。開幕式由西部放射治療協會理事長、中華醫學會放射腫瘤治療學分會第八屆主任委員、本次大會主席郎錦義教授主持。他代表主辦方對參會嘉賓表示熱烈歡迎,并簡要介紹了大會的宗旨與議程。郎錦義教授指出,本次會議將繼續秉持“匯聚智慧、分享前沿、探討熱點”的理念,為西部放射腫瘤學者提供高質量的學術交流平臺。

郎錦義教授主持大會9月21日主會場開幕式
中國抗癌協會腫瘤血管病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四川省腫瘤醫院黨委書記易群教授,山東省腫瘤醫院于金明院士,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常務副院長馬駿院士,香港大學深圳醫院副院長李詠梅教授,中華醫學會放射腫瘤治療學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抗癌協會放療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劉士新教授,南京醫科大學放射醫學系主任、國家衛健委兒童血液病惡性腫瘤專家委員會副主委何俠教授,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放療科主任李光教授,國家腫瘤質控中心放射治療質控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鄧小武教授,西部放射治療協會副理事長、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石梅教授,武漢大學中南醫院腫瘤醫院肺部腫瘤科主任謝叢華教授,衛生部腫瘤學重點臨床專科學術帶頭人、河南省腫瘤學重點學科學術帶頭人樊銳太教授,浙江省腫瘤醫院重離子中心主任、中國抗癌協會常務理事朱驥教授,中華醫學會放射治療專委會鼻咽癌學組常務委員、CSCO頭頸腫瘤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胡廣原教授,中華醫學會放射腫瘤治療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抗癌協會鼻咽癌整合康復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王穎教授,西部放射治療協會副理事長、新疆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王若崢教授,西部放射治療協會顧問委員會主任委員吳大可教授,西部放射治療協會副理事長、綿陽富林醫院院長汪虹教授,西部放射治療協會副理事長、貴州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蘇勝發教授等來自四川省及西部十三個省、直轄市、自治區和國內外知名的放射腫瘤學專家、同仁800余人出席本場開幕式。
開幕式上,易群教授、于金明院士先后發表致辭。易群教授代表四川省腫瘤醫院黨政領導班子對大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祝賀,對與會專家表示熱烈歡迎和崇高敬意,希望四川省腫瘤醫院的專家與各兄弟單位的專家們互相交流,更進一步推動我國西部地區腫瘤診治水平的提高。于金明院士在致辭中對本次大會的召開表示祝賀,充分肯定了西部放射治療協會搭建的這一學術交流平臺對促進我國西部地區乃至全國的腫瘤放射治療水平的重要作用。

易群教授為大會9月21日主會場開幕式致辭

于金明院士為大會9月21日主會場開幕式致辭
隨后,學術交流第一環節的院士論壇,由江蘇省腫瘤醫院何俠教授、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石梅教授共同主持。

石梅教授、何俠教授主持院士論壇
中國工程院院士、山東省腫瘤醫院于金明院士分享《放射免疫新實踐》的專題報告。于金明院士系統性地闡述了放射治療與免疫治療相結合(放射免疫)這一腫瘤治療新范式的前沿理論與實踐進展。于院士高屋建瓴地指出,放射治療已從傳統的“局部殺傷”手段,演變為激活全身性抗腫瘤免疫反應的“催化劑”。他重點強調了其核心機制——“遠隔效應”(Abscopal Effect),即局部照射后可引發未照射部位的遠處腫瘤消退,這一現象揭示了放療與免疫系統協同作用的巨大潛力。

于金明院士作報告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馬駿院士,分享《以臨床問題為導向開展科技創新-在項目中培養創新型青年人才》的專題報告。馬駿院士在報告中深刻闡述了“以臨床問題為導向”的科技創新理念及其在培養青年人才中的核心作用。他結合自身實踐指出,真正的創新源頭來自于臨床診療中遇到的難題與挑戰。報告重點分享了如何從這些具體的臨床問題出發,精準地凝練出科學假設,進而設計并領導前瞻性的臨床與轉化研究項目。馬院士強調,這一以實際問題為驅動的研究過程,正是培養創新型青年人才的最佳平臺。通過讓青年學者在解決真實世界問題的項目中擔當重任,不僅能錘煉他們的科研思維與臨床能力,更能激發其使命感和創新活力,從而實現“出成果”與“出人才”的協同并進。

馬駿院士作報告
第二環節的主題發言,由吉林省腫瘤醫院劉世新教授、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郁志龍教授、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李光教授主持。

劉士新教授、郁志龍教授、李光教授主持本環節
重慶市腫瘤醫院王穎教授作《兒童腫瘤的中樞神經腫瘤放療進展》主題報告、新疆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王若崢教授作《放療新技術在新疆常見、高發腫瘤中應用和探索》主題報告、浙江省腫瘤醫院的朱驥教授作《直腸癌放療進展》主題報告。


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鄧小武教授、吉林省腫瘤醫院楊永凈教授、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樊銳太教授對主題發言進行點評。

第三環節的主題發言,由武漢大學中南醫院謝叢華教授、青海大學附屬醫院陳凡教授、四川省腫瘤醫院尹剛教授主持。

謝叢華教授、陳凡教授、尹剛教授主持本環節
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趙麗娜教授作《基于人工智能的腫瘤個體化放療平臺的建立和應用》主題報告、貴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蘇勝發教授作《晚期NSCLC放療的時機與劑量》主題報告、包頭市中心醫院武云教授作《3D打印模板引導下粒子植入的臨床實踐與思考》主題報告。



胡廣原教授、謝可教授點評
第三環節的主題發言,由宜賓市第二人民醫院賈鈺銘教授、綿陽富臨醫院汪虹教授主持。

賈鈺銘教授、汪虹教授主持本環節
四川省腫瘤醫院王奇峰教授作《免疫治療時代局部晚期食管癌放療的優化策略》主題報告、廣西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蘇庭世教授作《肝癌精準放射治療體系的優化及臨床應用》主題報告。

本環節由四川省人民醫院許川教授、四川省第三人民醫院陰駿教授作點評。兩位專家圍繞放射腫瘤學的最新進展、技術革新與臨床實踐等議題進行深入交流。

許川教授、陰駿教授點評
西部放射治療協會高級顧問、著名放射物理學專家吳大可教授做大會總結發言。他衷心感謝參會代表們的積極參與,希望西放協會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把這個西部放療人的學術交流平臺建設得更好,期待下一屆大會大家再相會。

吳大可教授作總結發言

9月21日主會場盛況
中國西部放射腫瘤學學術大會不僅為西部地區的放射腫瘤學者搭建起高水平的學術交流平臺,還有力促進了區域間的科研合作與創新資源整合,對全面提升西部腫瘤綜合防治能力及高端放療人才培養具有深遠影響。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