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十大券商看后市|節前情緒或以避險為主,節后資金大概率將持續回流
距離“十一”長假休市還有兩個交易日,A股將作何表現呢?
澎湃新聞搜集了10家券商的觀點,大部分券商認為,結合日歷效應來看,節前投資者情緒或以避險為主,節后伴隨著政策面、基本面逐步明朗,資金大概率會持續回流。
銀河證券表示,本輪行情主要推動力來自流動性寬松和政策預期向好,目前指數仍處上行第二階段,長假前縮量屬正常避險,節后伴隨著政策面、基本面逐步明朗,資金大概率會持續回流,不宜因短期波動加劇而大幅調降總倉位。
“結合日歷效應來看,節前投資者情緒或以避險為主。但考慮到資金正反饋仍在持續、基本面改善仍在蓄勢,市場或偏向縮量震蕩。”華泰證券指出。
拉長時間線看,興業證券進一步指出,經歷9月以來一段時間的震蕩、消化后,新一輪上行動能正在蓄勢,接下來10月市場中樞有望再上臺階。申萬宏源證券也表示,A股中期沒有下行風險,短期調整也不是大級別,調整兌現后,“紅十月”是大概率。
配置方面,科技板塊仍然是多家券商看好的方向。國泰海通證券表示,配置方面風格不切換,新興科技依然是主線。
“科創成長行情或未顯示明顯結束跡象,疊加‘反內卷’政策升溫,新科技與順周期可均衡配置。”浙商證券稱。
中信證券:關注資源安全、企業出海和科技競爭
資源安全、企業出海和科技競爭依然是最重要的結構性行情線索,對應的是資源+出海+新質生產力的行業配置框架,除此之外,值得博弈的方向有限。
對于資源板塊,行情的本質驅動力還是傳統資源行業在全球高利率環境下持續投資不足帶來的供給受限,復雜的地緣環境和各國的安全自主主張導致此類供給波動更加頻繁。
對于企業出海,市場會逐步意識到中企出海和全球化是本輪行情最核心但又相對隱晦的基本面和行情線索,貿易環境的穩定以及中國的反內卷是維系行情的兩個非常重要的條件,中企只有站在全球市場才能看到不斷抬高的市值天花板。
對于科技競爭,未來AI競爭從云端蔓延至端側,AI Agent在端側設備普及,已經固化的移動互聯應用生態壁壘可能再次重構,帶來不亞于移動互聯應用初始爆發期的巨大商業機會,一旦這個產業趨勢實現,中企在科技領域就正式進入戰略反攻期。
國泰海通證券:股指有望走出新高
近日市場分歧加大,展望后市,中國股市不會止步于此。理解“轉型牛”首要是認識其關鍵動力:無風險收益的下沉,推動了“找資產”需求井噴,這是歷史轉折,也遠未結束;“提高投資者回報”的資本市場改革,有助于社會各界改善對中國資產的觀念認識。
而中國轉型的加快與傳統“L型”企穩能見度的提高,帶來的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確定性提升,與資產回報率預期的企穩和改善,這是市場估值得以重估的基石。
從戰術看,短期風險展望穩定;弱美元與海外降息,有利于中國寬松與央行重啟國債交易;資本市場改革紅利有望加快。由此能夠清晰的是,市場調整是機會,后續A/H股指還有望走出新高。
配置方面,風格不切換,新興科技依然是主線,并增配周期金融,港股科技醫藥有望延續修復。
銀河證券:指數震蕩抬升
向后看,本輪行情主要推動力來自流動性寬松和政策預期向好,目前指數仍處上行第二階段,長假前縮量屬正常避險,節后伴隨著政策面、基本面逐步明朗,資金大概率會持續回流,不宜因短期波動加劇而大幅調降總倉位。短期指數震蕩抬升,方向選擇重于倉位控制。
操作層面,可圍繞中期確定性較高的三大方向布局。其一,摩爾線程“極速”過會,而沐曦、燧原、壁仞也都相繼啟動或完成了IPO輔導,后續科技方面的催化可能會絡繹不絕,除海外映射交易外,國產鏈同樣值得高度關注,可關注各環節龍頭公司,此外可關注估值更低的半導體上下游。
其二,最新經濟數據顯示,“反內卷”效果逐步顯現,后續供給側是改善經濟基本面的重要政策抓手之一,可以關注化工、有色、新能源等領域。
其三,經濟數據能否持續向好,離不開需求側持續改善,后續政策大概率會持續關注教育、醫療、養老等服務業消費領域,作為經濟發展重要的基本盤,估值相對較低的消費龍頭有望獲得更多資金關注。
申萬宏源證券:“紅十月”是大概率
A股小級別調整波段未結束的判斷正在驗證。中期沒有下行風險,短期調整也不是大級別。調整兌現后,“紅十月”是大概率:長期政策布局期臨近,科技催化仍在延續,短期性價比調整可能很快到位。
中期方面,2026年春季前,科技產業催化顯著多于順周期催化的格局不變,同時,科技成長可能會有中短期性價比問題,但距離長期性價比低位還有差距。科技成長可能延續趨勢行情,最終演繹到長期低性價比區域。
總的來說,2026年春季可能是階段性高點,但大概率不是2026年全年高點,更不是本輪全面牛市的高點。牛市還有縱深,隨著時間的推移,全面牛市演繹的條件會越來越充分。
配置方面,科技成長趨勢性占優,科技內部高低切換效果好于成長價值之間的高低切換。后續有新催化的新增景氣方向仍會有高彈性,已經累積一定漲幅的科技板塊(海外算力、創新藥,儲能、固態電池、特斯拉機器人,光刻機),中期行情還有空間。反內卷是結構牛向全面牛轉化的關鍵結構,是重要的中期結構(光伏和化工)。
華泰證券:縮量震蕩
近期A股市場進入上行平臺期,結合日歷效應來看,節前投資者情緒或以避險為主,但考慮到資金正反饋仍在持續、基本面改善仍在蓄勢,市場或偏向縮量震蕩。
美國9月經濟數據下的降息預期博弈為假期主要關注因素。而節后宏觀不確定性減弱,投資者交投意愿存在回暖動力,市場進入政策及業績布局的窗口期,海外AI企業財報等或為交易主線提供一定指引。
配置上,考慮到上周TMT板塊成交額占比回升、季末資金存在風格調整需求,建議投資者小幅調整倉位,關注主線低位板塊,如港股科技、國產算力、機器人,反內卷中化工、電池及大眾消費龍頭。
興業證券:10月市場中樞有望再上臺階
經歷9月以來一段時間的震蕩、消化后,新一輪上行動能正在蓄勢,10月市場中樞有望再上臺階。首先,經歷前期震蕩波動帶來的消化、整固后,當前已有很多板塊擁擠度回落至中等或偏低的位置,市場整體擁擠度壓力已顯著緩解,為新一輪上行蓄勢。
其次,隨著10月進入三季報交易窗口,有望帶動市場聚焦景氣線索、凝聚新的共識,成為市場“破局”的重要抓手。此外,參考歷史經驗,國慶節后本身也是市場風險偏好抬升的傳統躁動窗口,今年重磅會議密集催化下將更加具備抬升的錨點。
因此,經歷9月以來的震蕩整固后,隨著擁擠度壓力緩解、三季報交易再次為景氣主線凝聚共識、10月密集重磅會議提振預期,新一輪上行動能正在蓄勢,10月市場中樞有望再上臺階。
結構上,仍是以景氣和產業趨勢為核心,重視三季報景氣線索、“十五五”規劃受益行業,包括創新藥、AI(算力、游戲)、軍工、電池、“反內卷”。
浙商證券:科創成長行情或未結束
展望后市,科創成長行情或未顯示明顯結束跡象,但臨近業績披露期波動可能加劇,疊加“反內卷”政策升溫,新科技與順周期可均衡配置。
接下來,全球流動性預期趨寬、科技板塊面臨“去偽存真”業績考驗、“反內卷”政策持續推進、地緣緊張局勢或有升溫,10月份可聚焦科技、順周期、大金融三大方向。
同時,勝率思維下,相對看好景氣投資方向的電力設備及新能源、電子和有色金屬;賠率思維下關注相對滯漲、決定大盤“勝負手”的券商,以及大金融滯漲方向房地產。
東方財富證券:AI仍為中期產業景氣主線
當前,受益于海外科技股AI相關資本開支的持續擴張,科技相關出海板塊表現強勁。美聯儲已重啟降息周期,歐洲財政擴張加碼,隨著“大美麗”法案在年末開始實行,美歐財政貨幣雙寬條件下,將對全球需求形成有效支撐。
隨著美國高利率環境的改善,住房抵押貸款利率和企業融資利率將逐步下行,或將帶來美國房地產行業的需求改善,以及傳統產業投資意愿改善,需求復蘇將逐步傳導至制造業,帶動PMI企穩回升,并對國內出海資本品鏈條景氣改善形成支撐。
行業配置方面,AI仍為中期產業景氣主線,短期交易維度震蕩消化估值等待新催化,景氣輔線有望輪動演繹。其中,成長風格內部,算力鏈行情預計將繼續向產業鏈上下游擴散演繹,關注后續具備催化的互聯網、半導體設備、機器人等領域。
結合歷史景氣主線調整期的市場特征,近期盈利預測調整幅度相對靠前、且估值仍處歷史合理分位的景氣支撐方向,重點關注電池、工程機械、CXO、反內卷漲價鏈(快遞、養殖、玻纖)等。
從全球宏觀看,美歐財政貨幣政策雙寬環境下,將有望帶來海外需求的改善和擴張,這將對國內出口出海板塊景氣帶來進一步支撐,出海資本品鏈條值得提前布局挖掘,建議關注有色金屬、工程機械,石油化工等板塊的景氣改善。
國金證券:成長投資將逐步從科技驅動走向出口出海
在全球金融資產高位情況下,實物消耗與中國實體經濟盈利正在修復,脫虛入實的進程才會帶來中國資產的真正行情,也會是資源品新一輪行情的開始,而成長投資會逐步從科技驅動走向出口出海。
配置建議上,第一,同時受益于國內反內卷帶來的經營狀況改善、海外降息后制造業活動修復與投資加速的實物資產,如上游資源(銅、鋁、油、金)、資本品(工程機械、重卡、鋰電、風電設備)以及原材料(基礎化工品、玻纖、鋼鐵)。
第二,盈利修復之后內需相關領域也將逐漸出現機會,如食品飲料、豬等;第三,保險的長期資產端將受益于資本回報見底回升。
華安證券:震蕩上漲
展望后市,10月最大關注點在于重要會議內容,有望對市場風險偏好形成提振并衍生眾多主題投資機會,因此市場預計維持高位或震蕩上漲。
配置上,建議繼續尋找進攻機會。具體方向而言,本輪趨勢性上漲行情遠未結束,以AI算力基建為代表的新一輪成長產業景氣周期趨勢已然確立,行情演繹過程中難免存在調整和波動,但作為本輪最重要的核心主線地位不可動搖。
此外,有景氣或業績硬支撐的部分行業也值得參與。整體而言,成長科技和業績支撐兩條最重要配置主線依然是最佳選擇。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