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平定“雌雄塔”:比故宮還老,全國找不到同款丨山西陽泉
世界那么大,我們?nèi)タ纯础?/p>
平定縣天寧寺雙塔,坐落于山西省陽泉市平定縣城內(nèi),是晉東地區(qū)極具代表性的古代建筑瑰寶,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王子瑞攝)

雙塔巍然聳立,相依相伴,歷經(jīng)千年風雨,見證了平定古城的滄桑變遷,以其獨特的建筑藝術和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吸引著無數(shù)游人與學者的目光。

天寧寺雙塔始建于北宋至道元年(公元995年),原為天寧寺內(nèi)的主要建筑,后寺院因歷史變遷而損毀,唯余雙塔幸存至今。
雙塔均為八角形樓閣式磚塔,形制相似,風格統(tǒng)一,但高度略有差異。
北塔(亦即西塔又稱“龍塔”)稍高,共九層,高約30余米;

南塔亦即東塔(又稱“虎塔”)略矮,七層,高約20余米。
兩塔間距不足十米,遙相呼應,形成“雙塔凌空”的壯麗景觀,被譽為“平定八景”之一。

西塔為“舍利塔”,高約22米,8層密檐,塔基刻有仰蓮、覆缽等佛教紋樣,原供奉佛骨舍利。

西塔則為樓閣式磚塔,七層六面,總高約 42 米。其獨特之處在于每層皆設拱形門洞與菱花窗欞,光影交錯間營造出虛實相生的空間美學。塔內(nèi)螺旋梯道蜿蜒而上,登頂可俯瞰平定古城全景,遠眺綿山疊翠,被譽為“晉東第一塔”。

東塔為密檐式磚塔,通高約 38 米,十三層密檐逐層內(nèi)收,形如筍尖直指蒼穹。

東塔的塔身每層均飾有仿木結(jié)構(gòu)的磚雕斗拱,飛檐翹角間可見精美的蓮花紋與卷草紋,盡顯遼代建筑的雄渾氣韻。

東塔名“文峰塔”,高約21米,7層密檐,塔剎呈葫蘆形,傳為振興文運而建。

東塔斗拱單磚雕琢,線條剛勁如“青龍七宿”,象征雄渾陽剛;

東塔的底層塔室供奉著唐代石雕佛像,衣褶流暢如行云流水,見證著佛教藝術從印度犍陀羅風格向中原本土化演變的過程。

如今,修繕一新的天寧寺雙塔矗立在平定縣城中心的天寧園內(nèi)。
東塔如沉默的守護者,西塔則是封存千年的佛教寶庫。
當?shù)乩先巳詴v述魯班與妹妹一夜建塔的傳說,而雙塔已作為平定古城的文化地標,迎接著八方來客。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gòu)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fā)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gòu)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