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世界避孕日丨科學避孕,守護女性健康
2025年9月26日是第19個“世界避孕日”。該節日的設立旨在提高年輕人的避孕意識,促進年輕人對自己的性行為與生殖健康做出負責任的選擇,提高安全避孕率,改善生殖健康教育水平。
常見的避孕措施有哪些?
①避孕套:這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避孕方式,也是唯一能顯著降低艾滋病、淋病、衣原體等性傳播感染風險的避孕方法。但需要注意的是,其避孕效果取決于正確使用,包括全程使用和確保沒有破裂或滑脫。
②復方短效口服避孕藥:正確使用時有效性超過99%,且能使月經周期規律,減輕經痛和經血量。但是需要注意每日規律服用,使用前最好咨詢專業醫生后再用藥。
③宮內節育器(IUD):這是一種長效避孕方法,包括含銅IUD和含孕激素IUD。IUD放置在子宮內,可以損傷精子或改變宮頸黏液性狀,阻止精子和卵子相遇或結合。其避孕效果好,但需要在專業醫療機構放置和取出。
④皮下埋植劑:這是一種比較新型的避孕方式,需要由醫生將一根火柴棒大小的軟管植入上臂皮下,緩慢釋放孕激素,有效期可達3-5年。
關于避孕有哪些常見誤區?
誤區一:偶然一次無保護性行為不會懷孕
只要在排卵期附近,一次無保護性行為就完全可能懷孕。 精子在女性體內可以存活數天,而排卵時間又可能因壓力、疾病等因素提前或推后,所以所謂的“安全期”非常不可靠。永遠不要抱有僥幸心理。
誤區二:體外射精是有效的避孕方法
這是失敗率非常高的方法。在射精之前,男性尿道口可能會分泌少量前列腺液,其中就可能含有活躍的精子。同時,這種方法極度依賴男性的自控力和判斷力,只要有一點點精子提前進入陰道,就可能導致懷孕。
誤區三:女性在月經期內不可能懷孕
雖然概率較低,但并非完全不可能。尤其是對于月經周期短(如21天)的女性,她的排卵期可能非常早。精子可以在體內存活長達5天,如果月經末期發生性行為,精子可能會存活到排卵期,從而導致懷孕。
誤區四:哺乳期等于“安全期”
母乳喂養確實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排卵,但前提非常嚴格。必須滿足:①產后6個月內;②完全母乳喂養(未添加任何輔食或奶粉);③月經尚未恢復。這三個條件缺一不可。 一旦有任何一條不滿足,排卵就可能隨時發生,而排卵是發生在月經恢復之前的,因此很多女性在不知道的情況下就已經恢復了生育能力。
誤區五:服用避孕藥會導致不孕或需要“停藥休息期”
現代短效口服避孕藥不會影響女性未來的生育能力。停藥后,生育能力會恢復到服藥前的自然水平。所謂“停藥讓身體休息”的說法沒有科學依據,反而會增加意外懷孕的風險。如果需要長期避孕,應選擇長效方法(如IUD、皮下埋植),而不是不規則地服藥。
誤區六:避孕藥會使人發胖
早期的避孕藥激素含量高,可能導致水鈉潴留(水腫)和體重增加。但現代的低劑量避孕藥已經大大改善了這一點。多數研究表明,長期服用現代避孕藥與體重顯著增加沒有直接因果關系。有些人可能因食欲變化而增重,但這并非普遍現象。
了解科學的避孕方法,主動掌握避孕的主動權,減少非意愿妊娠的發生,保護每一份生育潛力。讓我們共同努力,迎接每一個有備而來的新生命,真正實現“性福”與“幸福”的雙豐收。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