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七部門:依法依規、穩慎推進智能輔助駕駛技術示范應用
“人工智能+交通運輸”實施意見落地。
9月26日,交通運輸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數據局、國家鐵路局、中國民用航空局、國家郵政局發布關于“人工智能+交通運輸”的實施意見。
《實施意見》指出,到2027年,人工智能在交通運輸行業典型場景廣泛應用,綜合交通運輸大模型體系落地部署,普及應用一批智能體,建成一批“人工智能+交通運輸”標志性創新工程,人工智能成為引領交通運輸創新發展的重要動力。到2030年,人工智能深度融入交通運輸行業,智能綜合立體交通網全面推進。智慧交通與智慧物流領域關鍵核心技術實現自主可控,總體水平位于世界前列,培育一批新產業、新業態,形成較為完備的交通領域人工智能治理體系,引領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邁上新臺階。
對于此次發布的政策,交通部科技司指出,2025年8月,國務院出臺《關于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的意見》,明確提出要推動人工智能與經濟社會各行業各領域廣泛深度融合,加快形成人機協同、跨界融合、共創分享的智能經濟和智能社會新形態。交通運輸場景多元、數據豐富,是人工智能重要的先行落地領域之一。
《實施意見》主要部署了以下4方面任務。一是加大關鍵技術供給。提出了開展應用技術攻關、加快智能產品創新、建設綜合交通運輸大模型等3項重點任務。二是加速創新場景賦能,從組合輔助駕駛、智能鐵路、智慧航運、智慧民航、智慧郵政、智能建養、聯程聯運與智慧物流等領域部署7項重點任務。三是加強核心要素保障。提出了統籌優化算力供給能力、加快高質量數據集建設、推動泛在網絡設施建設等3項重點任務。四是優化產業發展生態。提出了提升產業生態孵化能力、持續完善人工智能治理機制、加快形成人才聚集效應等3項重點任務。
《實施意見》還提出了建立交通運輸人工智能協調發展機制、加大應用場景開放力度、加強網絡和數據安全合規管理、完善倫理審查規則和工作機制、建立健全網絡和數據安全保護體系、深化對外交流合作等保障措施。
具體來看,在加大關鍵技術供給方面,《實施意見》提及要加快智能產品創新。包括加快智能駕駛系統、遠程駕駛座艙等產品研發。強化公路高性能夜視監控、結構檢測等新技術、新裝備研發應用。鼓勵無人機、全地形車等新裝備的研制。推動智慧列車裝備、智慧重載、新一代通信信號裝備、列車智能調度系統等鐵路裝備升級。加強智能船用設備、智能船舶和海上智能搜救裝備研發。積極開展智能攤鋪和壓實機、造塔機、造橋機、智能巡檢機器人等施工和維養裝備研發。推進智能搬運裝卸、倉儲配送、智能安檢等設施設備研發。
在加速創新場景賦能的組合輔助駕駛方面,《實施意見》提及,要支持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地區等地進一步集聚創新資源,依法依規、穩慎推進智能輔助駕駛技術示范應用。
在智能鐵路方面,《實施意見》指出,要支持具身智能列車與自主協同控制系統研發,大力推廣自感知、自學習、自運行的智慧化、綠色化動車裝備,加速列車智能駕駛、群組運行控制、智能供電等技術應用,提升技術裝備故障自檢測、自診斷、自修復等智能運維能力。加快推進中國智能鐵路標準體系優化完善,在通信信號、牽引供電、工程裝備、客運服務、運輸組織、養護維修、安全應急等方面加速智能示范場景賦能,進一步促進鐵路旅客和貨物的高效安全運輸。
在智慧航運方面,《實施意見》提及,要推廣智能船舶自主航行系統及在海事和航道巡查中的應用,組織開展內河貨運船舶自主航行創新工程。
在智慧民航方面,《實施意見》提及,要推動航司航線規劃、簽派決策、機組排班等智能輔助優化,提升航班運行態勢精準感知與擾動情景下的智能恢復能力。深化生物識別、智能安檢等“無感通行”技術應用,強化機場運行安全領域新技術應用。鼓勵新型航空器產業發展及應用,促進低空民用航空發展。
在智慧郵政方面,《實施意見》提及,鼓勵城市加大場景和路網開放,推動新型快遞配送設備規模化應用,推廣末端智能配送服務。推廣應用通用寄遞地址編碼,提供標準寄遞地址編碼信息,實現信息連通、企業互通、全鏈貫通。
在加強核心要素保障方面,《實施意見》提及,要統籌優化算力供給能力,動態整合企業算力;加快高質量數據集建設,加快國家綜合交通運輸信息平臺和綜合交通大數據中心一體化建設;推動泛在網絡設施建設,包括加快建立5G、衛星通信、衛星互聯網等公共網絡和行業專用網絡融合的交通數據傳輸通道,推動交通新型基礎設施從“連接提速”到“算力增效”。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