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人社部:“十四五”以來城鎮調查失業率低于預期控制目標

發布會現場。澎湃新聞記者 程婷 圖
9月26日,在國新辦舉行的“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部長王曉萍表示,“十四五”以來,截至8月底,城鎮新增就業累計達到5921萬人,超額完成5500萬人的目標任務。城鎮調查失業率前四年均值為5.3%,低于5.5%的預期控制目標。
王曉萍在介紹“十四五”時期人社事業發展情況和成就時表示,“十四五”時期,就業形勢保持總體穩定。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形勢、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黨中央審時度勢、科學決策,把穩就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出深入實施就業優先戰略的重大部署,因時因勢出臺一系列就業支持政策,累計支出就業補助資金超過4700億元,發放穩崗返還資金1389億元。“十四五”期間,就業局勢總體穩定,就業結構持續優化,就業質量穩步提升。截至8月底,城鎮新增就業累計達到5921萬人,超額完成5500萬人的目標任務。城鎮調查失業率前四年均值為5.3%,低于5.5%的預期控制目標。就業穩,為穩定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提供了有力支撐。
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方面,“十四五”期間,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實現全國統籌,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實現省級統籌,建立實施個人養老金制度,創新開展職業傷害保障試點,社會保障體系日趨完善。目前,全國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到10.72億人,比“十三五”末增加7300多萬人,參保率從91%提高到95%以上。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參保人數達到2.46億、3.02億人,較“十三五”末分別增加2900多萬、3400多萬人。“十四五”以來,三項社會保險基金收支總規模69.27萬億元,基金累計結余9.81萬億元,基金支撐能力穩中有升,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了更可靠更充分的社會保障。
“適應人口發展新常態,推動人口紅利向人才紅利轉變。”王曉萍表示,“十四五”期間,我國人口發展進入新常態。我們以人力資源開發利用為主線,穩妥有序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政策,持續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累計面向9200萬人次開展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緊跟市場動向發布72個新職業、頒布328個國家職業標準,著力激發各類人才干事創業的活力。目前,我國專業技術人才超過8000萬人,技能勞動者總量超過2.2億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過7200萬人,為推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提供了堅實人才支撐。
同時,“十四五”期間,新產業、新業態不斷涌現,勞動者就業方式更加多元。“我們不斷健全勞動關系協商協調、監察執法等機制,創新出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指導意見和相關指引指南,新建2300多家新就業形態勞動糾紛一站式調解中心,研究制訂專門規章首次明確超齡勞動者基本權益,全鏈條監管、超常規舉措強化欠薪治理,勞動關系保持總體和諧穩定。”王曉萍說,“十四五”以來,公布和處置重大欠薪違法行為1萬多件,移送涉嫌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案件超過1.4萬件,惡意欠薪行為得到有效遏制。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