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發現夜上海|是什么讓西岸夢中心躋身頂流?松弛感如何吸引年輕人?
【編者按】
“夜上海,夜上海,你是個不夜城。”
當往昔熟悉的經典旋律在耳畔響起,也能映照出如今上海之夜的璀璨。國慶節,上海夜不眠,為市民游客提供更為豐富多樣的愜意玩樂。
政策與活動雙輪驅動下,上海夜經濟發生了哪些變化?特色在哪里?積攢了什么經驗?帶來了哪些啟示?澎湃新聞推出“發現夜上海”系列報道,聚焦游客、青年、市民三個群體關注的夜經濟場域,去感受夜的魅力。
本篇關注引領都市潮流的西岸夢中心。

9月15日,西岸夢中心濱水夜市入口。澎湃新聞記者 鄒娟 攝
夜色下波光粼粼的黃浦江水,讓每一位漫步在西岸夢中心濱水大道的游客流連忘返。如果說,西岸夢中心的“松弛感”集中在濱水大道,那它的“煙火氣”,則在夢中心的多元業態中盛放。
今年7月,2025“上海之夏”國際消費季啟動,GATE M西岸夢中心(簡稱“西岸夢中心”)獲評上海首批“夜間經濟人氣地標”。自2024年8月開業算起,獲得這一榮譽時,西岸夢中心還未滿“周歲”。

9月15日,西岸夢中心的親水風景。澎湃新聞記者 鄒娟 攝
是什么讓西岸夢中心脫穎而出、甚至成為年輕人心目中的“頂流”?澎湃新聞記者近日探訪這一人氣地標發現,“一江一河”天然濱水優勢帶來的松弛感,半是江風半是煙火的非標多元業態融合成為“標配”,西岸板塊以文化為先導,十余年積累的藝術底蘊更是為其注入了靈魂,使之成為上海打造夜間經濟的典型樣板。
不過,知名度提升,也伴隨著一些“成長的煩惱”。有受訪者反映,客流量大導致排隊時間延長、最后一公里出現擁堵;也有小店店主擔憂,季節性的活動過后,是否還能維持這樣的人氣?這些都是西岸夢中心在升溫中需要面對的冷思考。

8月19日晚,西岸夢中心的松弛感。澎湃新聞實習記者 張云鵬 攝
濱江微度假的“松弛感”
西岸夢中心坐落于上海徐匯西岸濱江龍騰大道沿線,前身為曾經亞洲最大的有著百年歷史的上海水泥廠,經過改造更新,2024年8月全新亮相。
可謂一出生就風華正茂,很快,這里就成為年輕活力的文化商業新地標。記者走訪中看到,800米的濱水大道,有供小孩滑板、騎自行車的公共區域,有隨處可見的長臺階,供人席地而坐看江船悠悠。如果你想離江邊再近一點,還能走下臺階,站在親水平臺,左手岸邊燈光璀璨,右手邊青青蘆葦隨風搖曳,百年前的碼頭,似乎隨時準備擁抱下一艘靠岸的船。

22時許,西岸夢中心一角。澎湃新聞實習記者 張云鵬 攝
濱水大道沿街一排輕餐飲商戶,供走累的人們在江邊喝杯小酒、吃點簡餐、品嘗咖啡,或者只是簡單點杯奶茶。不少商戶臨江的外擺位“寵物友好”立牌尤為醒目,主人們帶著“毛孩子”安靜入座,沒過幾分鐘,毛孩子們自來熟起來,主人們便或主動或被動加入了“寵物社交”。

因寵物而“社交”的年輕人。澎湃新聞記者 鄒娟 攝
“周末一般每桌都要翻2到3次臺,現在夜里西岸人太多了。”BiruBiru精釀的工作人員顧文豪透露,今年暑假,他們開始延時營業,工作日23時許打烊,每周五/六/日,延時經營至次日2時,“效果很好,店里夜里的客流量有了明顯提升,坐在岸邊吹著江風喝杯精釀,很有微度假的松弛感。”
家住附近的盧女士常常在江邊遛狗。“因為我下班晚,經常晚上10點、11點來遛狗,也在這認識了很多愛犬人士。這里不單單寵物友好,其實整個生態都比較友好。任何人任何時候都可以來,不管是消費的還是不消費的,時髦的還是樸素的,也不管是談戀愛的、聊業務的、吐槽的,大家各自安好,還蠻有腔調蠻適合去班味的。”盧女士說道。

夏季延時營業公告。澎湃新聞記者 鄒娟 攝
非標商業:半是江風半煙火
如果說,西岸夢中心的“松弛感”集中在濱水大道,那它的“煙火氣”,則沿夢中心大道盛放。
矩形盒子般的建筑一幢接一幢,經過獨具匠心的設計,視野開闊、空間層次分明,一層是較寬的南北內街,二層的許多戶外平臺與三層的公共步道形成立體且較窄的平行內街,讓整個商業區既獨立又連續,加之大片玻璃立面設計,江景仿佛也從建筑的縫隙中流淌進來,織出細密的景觀視線網。
“在這里逛街很舒服,有一種買不買沒關系,來享受各種不同的體驗就好。”游客區先生說道。

江邊小憩的游人。澎湃新聞記者 鄒娟 攝
位于夢中心大道中區的BLOOMARKET,是街區的重點區域。這里原是水泥廠廢料倉庫,改造后保留了骨架結構,在工業風基礎上加入大面積的熱帶植物。BLOOMARKET管理團隊透露,這個名稱基本概括西南夢中心濱水市集的商業模式——餐飲+市集,去年9月開業,今年圍繞“吃加逛”升級,在餐飲基礎上增加零售業態,打造逛吃一體的夜間消費空間。餐飲帶來高頻且穩定的客流,其他零售品牌又能豐富食客的消費體驗,營造出一種更多元融合的商業形態。
多元業態的有機融合,也是西岸夢中心的鮮明標志。西岸夢中心方面介紹,相對“標準商業體”(標準店、標桿Mall)而言,這里從一開始就明確發展“非標商業”的模式,項目不單純依賴零售額,更看重文化影響力、客群的黏性以及作為城市目的地的吸引力。比如,游客可以在運動品牌店樓上發現設計書店,再往上邂逅Livehouse;在工業風的筒倉里體驗攀巖,這種“逛”的探索樂趣持續不斷。

西岸夢中心,老廠房改造的餐飲+夜市區域。澎湃新聞記者 鄒娟 攝
2021年,麥當勞中國總部遷址毗鄰西岸夢中心的巨無霸大廈。“這里有文化藝術的殿堂,也匯聚了豐富的商業形態。有辦公人群、家庭客群以及來自各地的游客,共同營造了一個既國際化又充滿煙火氣的活力社區。”采訪中,麥當勞透露,這種多元、開放、創新的商業環境,也給了他們啟發。今年,其位于西岸夢中心的門店也打造為開放式的寵物友好空間。
藝術底蘊沉淀為其注入靈魂
事實上,夢中心的“非標”基因根植于其所在地——徐匯西岸。這里本就是全球矚目的藝術區,擁有西岸美術館、西岸穹頂藝術中心、西岸大劇院等藝術機構,再往北還有徐匯濱江的龍美術館、星美術館等。可以說,西岸夢中心不是憑空建造一個商業體,而是作為“西岸文化走廊”上關鍵的功能拼圖,天然承接了藝術觀展人群,并將商業與藝術深度綁定,西岸板塊以文化為先導,多年積累的藝術底蘊為其注入了靈魂。
今年8月,主舞臺“水岸劇場”由西岸夢中心聯合JZ Music(爵士上海)打造音樂節主場,在落日余暉中以濱水空間為載體,邀請專業樂隊與歌手輪番登場,為市民游客帶來愜意的音樂演出。每日在音樂節之后,還會有一部電影供預約游客一起觀看。

22時許,西岸夢中心的年輕人。 澎湃新聞實習記者 張云鵬 攝
“今晚預約進場的大概750人,已經算是人少的一天了。”8月19日當天,水岸電影節現場工作人員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在主舞臺“水岸劇場”17點30分開始音樂表演,19點開始播放露天電影,草坪上大家一起看電影,全流程都是免費的,只需在“西岸夢中心”小程序提前預約就可以了,都是場場爆滿。
“在這里,藝術不是門票和演出,而是生活方式。”游客小徐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她就住在附近,下班后和朋友一起來江邊吹吹風覺得很放松,而且西岸夢中心常常有各種音樂節和電影節,站累了還可以坐下來看看露天的電影。
采訪中,也有受訪者傾訴西岸夢中心“出圈”后的煩惱。“剛開業的時候過來人不算特別多,現在出名了,周末點個奶茶都要排隊等上半個多小時。這周邊各種文藝活動和商業活動都很多,越到這種時候越是各種排隊。”游客李先生驅車7.8公里來體驗夜市,“在龍騰大道最后一公里的時候,堵了差不多50分鐘。建議運營方可以考慮在公眾號上開發一個功能,實時查詢擁擠度,提醒停車場剩余車位等。”

碼頭。澎湃新聞記者 鄒娟 攝
整個9月,沿江區域每周五至周日晚間輪番上演Live演出,20點30分至24點四個時段的音樂表演涵蓋流行、爵士等風格;劇院廣場同步開啟“水岸電影節”,《邪不壓正》《霸王別姬》《流浪地球》等20余部經典影片分時段放映。
西岸夢中心透露,2025年“上海之夏”期間,其通過延時營業與夜間演藝活動,打造了“夜經濟+文化體驗”的沉浸式場景,7月整體客流環比上升23.8%,8月上升10.4%;其中,周五至周日三天,7、8月客流環比上升33.4%和9.7%。銷售額方面,商業零售7月環比上升12.6%,8月上升10%,餐飲銷售額7、8月環比上升10.7%和11%。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