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風疹病毒:孕期感染如何導致兒童聽力損傷?
上海市浦東新區航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預防保健科 王樂林
在兒童聽力受損的眾多誘因中,病毒感染是一個關鍵卻常被忽視的因素。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那些潛伏在孩子身邊的 “聽力小偷”。
一、風疹病毒:從孕期就開始的隱患
風疹病毒(Rubella virus,RuV)是一種通過空氣傳播的病原體,感染后可能引發皮疹、發熱等癥狀。然而,它最大的危害在于對孕婦的影響——若母親在懷孕期間感染風疹病 毒,病毒可通過胎盤傳給胎兒,導致先天性風疹綜合征(CRS)。CRS患者常常伴隨多種系統的損害,而聽力受損則是其中最為普遍且嚴重的癥狀之一。研究表明,風疹病毒感染的母體可通過胎盤傳遞給胎兒,造成胎兒在出生后出現聽力障礙[1,2] 。這種聽力損傷不僅影響兒童的語言發育,還顯著降低了他們的生活質量。
二、風疹病毒如何導致聽力損傷?
1.病毒對內耳結構的直接損害
胎兒的內耳,尤其是耳蝸和聽覺神經在發育過程中非常脆弱。風疹病毒可以在孕期感染胎兒,引發內耳結構的發育異常,例如耳蝸和聽覺神經的發展不良,這些變化可能導致傳導性或感音性聽力損失[1]。風疹病毒感染對內耳結構的直接損害不僅影響到胎兒的聽力發育,還可能在出生后持續影響其聽力水平和生活質量,感染了RuV的胎兒常常出現耳部畸形,且在出生后接受聽力評估時,表現出明顯的聽力缺陷[3,4,5]。
2.免疫反應“誤傷”
在風疹病毒感染的早期階段,機體會產生特定的免疫反應,釋放多種細胞因子和化學介質,這些物質可以吸引免疫細胞到感染部位進行清除。然而,過度的炎癥反應可能導致內耳組織的損傷,尤其是在病毒持續存在的情況下,慢性炎癥可能導致內耳細胞的損壞或死亡[5,6]。例如,研究發現,RuV感染時,內耳的巨噬細胞和其他免疫細胞的浸潤會導致局部炎癥環境的改變,從而引發聽覺神經的功能障礙和細胞凋亡。
此外,炎癥反應還可能通過激活氧化應激通路,加劇內耳細胞的損傷。氧化應激是指體內產生的活性氧物質過多,超過了抗氧化防御系統的清除能力。這種狀態不僅會損害細胞膜的完整性,還會干擾細胞的信號傳導,最終導致聽力減退。在一些研究中,發現RuV感染與內耳的氧化應激水平升高密切相關,這進一步強調了免疫反應在病毒感染過程中對聽力損傷的重要性[7]。
三、巨細胞病毒:隱匿的 “聽力殺手”
巨細胞病毒(CMV)也是導致先天性聽力損傷的重要病因之一,其感染機制和臨床表現與風疹病毒(RV)具有顯著的相似性和差異性。CMV感染通常通過母嬰垂直傳播發生,主要影響新生兒的神經系統,導致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SNHL)[2]。CMV感染后的聽力損傷可以是先天性或后天性的,且損傷的程度可能在出生時就已顯現,或在后期發展。許多受感染的新生兒在出生時并沒有明顯的癥狀,然而,隨時間推移,聽力損失的發生率可能逐漸上升,尤其是在那些最初沒有表現出明顯癥狀的嬰兒中[6]。
CMV的病理機制涉及直接的細胞損傷和局部炎癥反應。研究表明,CMV感染會引起內耳毛細血管的損傷,從而導致內耳電位(EP)降低,最終影響聽力[8]。與風疹病毒相比,風疹通常導致更為明顯的先天性缺陷和多系統影響,例如心臟缺陷和眼部異常[1]。CMV感染的聽力損傷常伴隨其他神經發育問題,雖然兩者都是TORCH感染的一部分,但CMV的影響在聽力損傷的表現和機制上更為復雜,CMV的影響更為隱匿且常常延遲出現,強調了針對CMV的早期篩查和持續監測的重要性[9],這使得早期篩查和干預變得尤為重要。
四、其他病毒:聽力路上的 “絆腳石”
除了風疹病毒和巨細胞病毒,其他病毒如單純皰疹病毒(HSV)和水痘-帶狀皰疹病毒(VZV)對聽力的影響同樣值得關注。HSV感染在孕期的影響可能導致新生兒期的嚴重并發癥,包括聽力損傷。雖然HSV通常不如CMV和風疹病毒常見,但其潛在的危害不容忽視[10]。
HSV感染可能導致新生兒的神經系統損害,進而引發聽力問題。與CMV相比,HSV感染的聽力損傷通常與更明顯的臨床癥狀相關,如皰疹性皮疹和神經系統癥狀,這使得早期診斷和治療變得相對容易[11]。針對TORCH感染的篩查不僅限于常見的CMV和風疹病毒,HSV和其他病毒的檢測同樣重要,以便及時識別潛在的聽力損傷風險[12]。
五、守護聽力:從預防到干預的全方位策略
1.疫苗接種的重要性與現狀
有效的預防策略主要依賴于疫苗接種。風疹疫苗接種的普及率和免疫效果因地區而異。在一些發達國家,通過實施常規的風疹疫苗接種計劃,風疹的發病率已經顯著降低。日本的研究表明,盡管自1977年開始推廣風疹疫苗接種,但在某些高風險人群中仍然存在疫情復發的風險,特別是在男性中,顯示出免疫覆蓋的不足[15]。而在發展中國家,如印度,風疹疫苗的接種率顯著低于理想水平,導致了較高的先天性風疹綜合癥發生率。據相關研究,東印度的風疹抗體陽性率達到74.4%,而風疹病毒感染仍然是造成雙側重度聽力損失的重要因素[5]。東南亞地區的研究強調了風疹疫苗接種的必要性,認為通過提高免疫覆蓋率,可以有效減少風疹相關的出生缺陷和聽力損失案例[1]。因此,風疹疫苗的推廣不僅在技術上可行,更是公共衛生政策的關鍵組成部分,亟需加強各國之間的合作與經驗分享。
2.孕期感染預防與篩查
孕期感染是導致先天性疾病和聽力損失的主要因素之一,尤其是風疹病毒的感染。有效的預防措施包括在孕期進行風疹病毒抗體篩查,以及制定相關的免疫規劃。研究表明,孕婦在懷孕前進行風疹病毒抗體篩查可顯著降低CRS的發生率。比如,在印度的一項研究中發現,孕期進行TORCH(風疹、弓形蟲、巨細胞病毒和單純皰疹病毒)篩查對早期識別感染風險、及時干預具有重要意義[2]。此外,系統的篩查不僅有助于識別感染的孕婦,還可以為她們提供必要的醫療支持和咨詢,從而降低感染對胎兒的影響[6]。結合有效的免疫規劃,如在孕前接種風疹疫苗,可以確保孕婦在懷孕期間具備足夠的保護,進一步減少風疹病毒對胎兒的危害。因此,開展孕期感染的篩查與預防措施,不僅是保護母嬰健康的必要手段,也是實現公共衛生目標的重要策略。
3.聽力損傷的干預措施
對于因風疹病毒引起的聽力損傷,聽力康復技術的應用至關重要。目前,助聽器和人工耳蝸植入被廣泛認為是有效的干預措施。助聽器適用于輕度至中度的聽力損失患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其聽力功能,幫助其更好地參與社會活動。而對于重度或極重度的聽力損失患者,人工耳蝸植入則提供了更為有效的解決方案,能夠直接刺激聽神經,從而恢復聽力功能。研究顯示,早期使用這些干預措施可以顯著提高兒童的語言發展和社交能力,進而改善生活質量。因此,針對風疹病毒導致的聽力損傷,及時的聽力干預措施不僅能夠提高患者的聽力水平,還能夠促進其全面發展和康復[4,5]。
4.多學科管理與長期隨訪
風疹病毒引起的聽力損傷不僅影響患者的聽力,還有可能導致其他相關的健康問題。因此,建立一個多學科的管理團隊顯得尤為重要。這樣的團隊通常包括耳鼻喉科醫生、聽力學家、語言治療師和心理醫生等專業人員。通過綜合評估和個性化的干預措施,團隊能夠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的治療方案。此外,早期干預和長期隨訪同樣不可或缺。研究表明,系統的隨訪可以幫助及時發現潛在的聽力變化,并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調整治療方案,從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和社會功能。因此,對于受到風疹病毒影響的兒童,實施多學科管理和長期隨訪是改善其健康狀況的關鍵策略[2,6]。
風疹病毒引發的聽力損傷并非不可預防。通過科學接種疫苗、規范孕期管理以及早期篩查干預,我們完全有能力保護下一代免受其害。全球協作、公眾參與和醫療技術進步,將是終結這一公共衛生挑戰的關鍵。
參考文獻
[1] Paramita D V, Purnami N. Profile of congenital rubella syndrome in Soetomo General Hospital Surabaya, Indonesia[J]. Infect Dis Rep, 2020, 12(Suppl 1): 8718.
[2] Singh G, Gaidhane A. A Review of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 in Congenital Cytomegalovirus Infection[J]. Cureus, 2022, 14(10): e30703.
[3] Leung K K Y, Hon K L, Yeung A, Leung A K C, Man E. Congenital infections in Hong Kong: an overview of TORCH[J]. Hong Kong Med J, 2020, 26(2): 127-138.
[4] Herini E S, Triono A, Iskandar K, Nuady A, Pujiastuti L H, Marcellus, Nugrahanto A P, Kamal M, Gunadi. Phylogenetic analysis of congenital rubella virus from Indonesia: a case report[J]. BMC Pediatr, 2022, 22(1): 713.
[5] Prakash R, Bhavana K, Kumar C, Bharti B, Kumar V. Importance of TORCH Profile in Hearing Impaired Paediatric Population Planned for Cochlear Implant: A Study From an Eastern India Tertiary Care Centre[J]. Indian J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 2022, 74(Suppl 3): 6455-6461.
[6] Chandran R K, Abdulhadi K, Al-Shaikhly S, Arangodan M A, Ramadan N M I, Aldeeb S J A, Sathian B. Hearing Loss in COVID-19 Patients: An Audiological Profile of Symptomatic and Asymptomatic COVID-19 Patients in Qatar[J]. Cureus, 2024, 16(12): e76326.
[7] Li P, Qian T, Sun S. Spatial architecture of the cochlear immune microenvironment in noise-induced and age-related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J]. Int Immunopharmacol, 2023, 114: 109488.
[8] Puhakka L, Lappalainen M, L?nnqvist T, Nieminen T, Boppana S, Saxen H, Niemensivu R. Hearing outcome in congenitally CMV infected children in Finland - Results from follow-up after three years age[J]. Int J Pediatr Otorhinolaryngol, 2022, 156: 111099.
[9] Kahraman Kilbas E P, Ciftci I H, Kilbas I, Toptan H. Seroprevalence of TORCH Viral Agents in Pregnant Women in Turkey: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Pathogens, 2025, 14(1).
[10] Li M, Wu L, Chen M, Dong Y, Zheng L, Chen D, Qiao Y, Ke Z, Shi X. Co-activation of Caspase-1 and Caspase-8 in CMV-induced SGN death by inflammasome-associated pyroptosis and apoptosis[J]. Int Immunopharmacol, 2022, 113(Pt A): 109305.
[11] Walsh H, Zuwala J, Hunter J, Oh Y. Congenital Cytomegalovirus and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Effects on Hearing, Speech and Language Development, and Clinical Outcomes in Children[J]. Front Pediatr, 2021, 9: 771192.
[12] Gazeta R E, Bertozzi A, Dezena R, Silva A C B, Fajardo T C G, Catalan D T, Rizzo M F V, Moron A F, Soriano-Arandes A, Clemente N S, Quintella T, Ventura D F, Damico F M, Fran?a V, Almeida J P G, Zara A, Pires L C, Jundiaí C Z V, Passos S D. Three-Year Clinical Follow-Up of Children Intrauterine Exposed to Zika Virus[J]. Viruses, 2021, 13(3).
[13] Wang Q. [The critical thoughts o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hildhood hearing loss][J]. Lin Chuang Er Bi Yan Hou Tou Jing Wai Ke Za Zhi, 2023, 37(3): 161-168.
[14] Keeler E L, Vukmirovic M, Yan X, Gulino K, Ghedin E, Kaminski N, Sullivan K E, Bushman F D, Collman R G, Rosenbach M. Metagenomic sequencing of the bronchoalveolar lavage extracellular virome and cellular transcriptome of sarcoidosis patients does not detect rubella virus[J]. Sarcoidosis Vasc Diffuse Lung Dis, 2022, 39(4): e2022040.
[15] Kanbayashi D, Kurata T, Kaida Y, Miyoshi T, Okayama F, Kase T, Komano J, Takahashi K, Ikuta K, Motomura K. How to Prevent Rubella Epidemics and Congenital Rubella Syndrome: Lessons From 42 Years of Longitudinal Epidemiology in Osaka Prefecture, Japan (1982-2023)[J]. J Infect Dis, 2025, 231(2): 440-450.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