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美股盤前漲超8%!豪言增加更多投入,開放合作牽手英偉達,阿里云的AI路線圖浮出水面
結合“飽和式投入”與開放生態,阿里正在全力打造通往ASI(超越人工智能)時代的超級AI云。

9月24日起,一年一度的云棲大會在杭州舉辦。開幕第一天,阿里云就為觀眾和市場帶來了接連不斷的驚喜:發布七款大模型技術產品,擴建全球基礎設施,與英偉達聯合推動具身智能應用落地……阿里巴巴集團CEO、阿里云智能集團董事長兼CEO吳泳銘還強調,阿里會在今年2月宣布的未來三年投資3800億元的基礎上,增加更多的投入。
資本市場迅速做出反應。當天,阿里巴巴港股(9988.HK)盤中持續拉升,全日漲9.16%收于每股174.00港元,總市值3.32萬億港元;美股(BABA.N)盤前漲超8%。
透過今年格外火爆的云棲大會,可以看出,阿里的AI戰略已經變得更加清晰,也更為激進:作為“全棧AI服務商”,阿里正在攜手眾多合作伙伴,共同構建一個從底層芯片到上層模型應用的完整生態。
加速上新,增強全棧式服務
在當天的主題演講中,吳泳銘描繪了一幅宏大的AI愿景。
吳泳銘認為,實現通用人工智能(AGI)已是確定性事件,但這只是起點,終極目標是發展出能自我迭代、全面超越人類的超級人工智能(ASI)。從第一階段“智能涌現”、現在所處的第二階段“自主行動”到未來的第三階段“自我迭代”,AI最終將超越人類。
吳泳銘還指出,大模型將是下一代的操作系統,將允許任何人用自然語言,創造無限多的應用。在此基礎上,超級AI云是下一代的計算機。新的AI計算范式將需要更稠密的算力、更高效的網絡、更大的集群規模。
根據遠期規劃,為了迎接ASI時代的到來,對比被視為GenAI(生成式AI)元年的2022年,到2032年,阿里云全球數據中心的能耗規模將提升10倍。今年2月,吳泳銘曾宣布,未來三年,阿里將投入超過3800億元,用于建設云和AI硬件基礎設施,總額超過去十年的總和。在今年5月的阿里內部信中,吳泳銘又提出了“飽和式投入”一詞。
或許也是因為有了更大的目標,近一年來,阿里的AI模型上新速度十分驚人。目前,阿里通義系列已累計發布了300多款模型,今天更是一口氣發布了7個模型更新,其中包括阿里通義旗艦模型Qwen3-Max。
Qwen3-Max是通義千問家族中最大、最強的基礎模型,模型預訓練數據量達36T tokens,總參數超過萬億,包括指令(Instruct)和推理(Thinking)兩大版本。據介紹,該模型的性能超過GPT-5、Claude Opus 4等,預覽版已在Chatbot Arena排行榜上位列第三。
阿里云方面表示,由于自然數據的數量有限,當前有部分學者認為預訓練的Scaling Law即將逼近上限,而Qwen3-Max的性能突破顯示,繼續增大數據、模型參數,依然能鍛造出更強的模型,給予了大家更多的信心。
阿里云首席技術官周靖人在接受澎湃新聞等媒體采訪時表示,目前看來,整個AI行業中各家模型的能力提升速度沒有任何減緩的跡象,因此,全球的投資速度也在加快:“大家還沒有看到這些AI模型的上限,也就是說,我們今天依然在不斷加速、不斷創新的過程中。接下來要到達我們今天所講的ASI,中間仍有許多難題需要解決。”
硬件方面,阿里云也在全速推進。例如,阿里云新一代磐久128超節點AI服務器由公司自主研發設計,具備高密度、高性能和高可用的核心優勢,可高效支持多種AI芯片,單柜支持128個AI計算芯片,密度刷新業界紀錄。
合作為先,力求做大蛋糕
阿里對開放與合作的重視,也構成了其AI戰略中的一大要素。
吳泳銘強調,通義千問堅定開源開放路線,致力于打造“AI時代的安卓系統”。通義千問已經開源了300多款模型,覆蓋了全模態、全尺寸。截至目前,通義千問全球下載量超6億次,衍生模型超17萬個,是全球第一的開源模型矩陣。
在展館中,記者看到了“阿里云云市場”人頭攢動的盛況。作為“中間商”,阿里云一邊為伙伴提供上云、商業化售賣的全鏈路服務,一邊幫助客戶查找、購買、部署和管理伙伴的產品。借助一些大企業和更多垂類小企業的力量,阿里云進一步豐富了自己的覆蓋領域。
作為當天的重磅新聞之一,阿里云宣布和英偉達在Physical AI(物理AI)領域達成合作。據介紹,阿里云人工智能平臺PAI將集成NVIDIA Isaac Sim、NVIDIAIsaac Lab、NVIDIA Cosmos和Physical AI數據集在內的全套Physical AI軟件棧,結合阿里云大數據AI平臺能力,將為企業用戶提供數據預處理、仿真數據生成、模型訓練評估、機器人強化學習、仿真測試等全鏈路平臺服務,進一步縮短具身智能、輔助駕駛等應用的開發周期。
阿里云智能集團副總裁霍嘉對澎湃新聞等媒體表示,AI對整個IT行業最大的意義實際上是“把蛋糕做大”,“問題在于你能吃下多少份”,現在依然處于產業的非常早期。他還談到,雖然許多人在熱議“誰是云市場占有率第一”,但是實際上,客戶最終選擇的是模型,“模型才是真正的護城河”。
在當天下午“AI時代的組織進化”論壇上,之江實驗室主任、阿里云創始人王堅也以幽默的方式強調了合作的重要性,稱在早期創新時,一定要和外面的人“搞在一起”,不然很難做出事情:“這也是我想開云棲大會的目的,其實就是想借公司以外的人的力量。”
此外,AI還在阿里云內部帶來了變化。阿里云首席人才官方曉敏指出,在公司研發團隊中,AI生成代碼的比例經過去年一年從25%升到了50%,效率提升了20%:“阿里云,我們對每一位同學說你們要成為一個大模型,不斷地自我學習、自我成長,自我迭代升級,人人都要成為全棧人才。”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