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海46家區域性醫療中心已有20家從二級甲等提升為三級乙等
9月24日,上海市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召開,會議對上海市政府關于推進上海市醫療資源均衡布局工作情況的報告開展專題詢問。
澎湃新聞(www.ditubang.cn)記者注意到,根據相關報告,近年來上海持續優化醫療資源布局、強化基層能力、推動智慧醫療,全面推進醫療資源均衡化建設,不斷打造高質量醫療服務體系。目前,上海市醫療資源供給更加充裕,郊區醫療資源緊缺問題有效緩解,區域醫療服務能力得到提升。
截至2024年底,上海全市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總數6431所(含部隊醫院),醫療衛生機構實有床位19.39萬張,衛生人員總數32.51萬人。按2024年末上海市常住人口2480.26萬人計算,每千人口醫療衛生機構實際開放床位7.82張,每千人口執業(助理)醫師3.92人,每千人口注冊護士4.96人,相比2020年分別增長了19.39%、15.63%、16.74%。
當前,上海正在加快推進國家醫學中心建設,創建新一批國家臨床重點專科,構建高原高峰學科群。目前,上海共承擔建設中山醫院、瑞金醫院2個綜合類國家醫學中心,以及兒科、口腔、神經疾病等6個專科類國家醫學中心。
報告顯示,“十四五”期間,上海持續推動市級優質醫療資源加快向遠郊地區輻射。目前,上海市中醫醫院嘉定院區、國婦嬰奉賢院區、新華醫院奉賢院區、龍華醫院航頭院區等市級醫院項目竣工并投入使用,浦東醫院臨港院區、市東醫院新江灣院區、嘉定中心醫院改擴建等區級醫療機構建設項目已開工建設。
通過建立以區域醫聯體為主、專科醫聯體為補充的市區醫院合作模式,上海進一步加強市級醫院對區級醫院管理、技術和人才支撐。目前,上海市46家區域性醫療中心已有20家從二級甲等提升為三級乙等,部分區級醫院獲評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實現區級醫院國家級專科零的突破。
在基層街鎮,上海市社區衛生服務能力進一步提升。截至2024年底,上海市246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可開展西醫診療病種134種、中醫診療病種73種,全市常住人口家庭醫生簽約率達45%,市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便捷的醫療服務。
報告認為,上海醫療資源供給與居民健康需求的適配性,還有待進一步提升,目前醫療資源在中心城區相對集中。同時,作為全國率先邁入老齡化的城市,上海市癌癥、心腦血管以及失能失智等與老齡化相關的疾病治療需求日益增長,康復醫學、老年護理、急癥重癥等方面供給側改革要進一步匹配需求變化,康復和護理資源、急救資源要進一步提升。
近年來,上海在國家醫學中心建設上取得一定成效,對標國際醫學中心城市定位,市級醫院對于復雜疾病、罕見病的系統研究和診療能力要進一步提升,創新治療技術及藥械應用能力也需進一步提升。此外,報告認為上海還要進一步健全優質醫療資源有效下沉的長效機制,并提升數智技術助力診療服務的能力。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