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教育部:以縣中振興為推動,改變以升學為導向的資源配置方式
“在基礎教育方面,我們以縣中振興為推動,改變以升學為導向的資源配置方式,配合中考改革進行探索,淡化競爭、減少焦慮,高考綜合改革持續落地,并已在各地全面實施。”
9月23日,在國新辦舉行的“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談到在深化教育綜合改革上取得的新突破時,教育部部長懷進鵬這樣說道。
懷進鵬還表示,在高等教育方面,教育部門依據學位法,在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中,研究生可以用專利、產品設計、方案設計等創新性成果申請獲得學位,歷史性突破了學位授予“唯學位論文”限制;給予高校青年教師長周期穩定支持成為現實,培育未來十年科技骨干力量;推進人才供需適配改革,學科專業目錄已經從10年前每10年修訂一次,到現在每年更新發布急需學科專業清單,并適時發布微專業、微學分,以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求。近兩年多,學科專業點調整比例超過20%。推進實施本科教育改革試點計劃,在計算機科學、數學、物理和生物學等9個基礎學科領域出版系列核心教材。在職業教育方面,實施“新雙高”改革,大力推動辦學能力高水平和產教融合高質量,充分融合人才成長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
同時,在教師隊伍建設方面,不斷完善教師教育培訓體系,支持43所高水平大學為中小學培養研究生層次優秀教師。在數字教育方面,建成覆蓋200多個國家和地區、1.7億多學習者、世界規模最大而且高質量的智慧教育平臺,獲得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育信息化獎,今年發布了《中國智慧教育白皮書》,在世界引起積極反響。推出了國家終身學習教育平臺,服務學習型社會構建。
此外,懷進鵬談到,“十四五”期間在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重要教育中心上也取得了新突破。
“前幾天,我們舉行了世界女童和婦女教育獎頒獎儀式,中國會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合作設立的這個獎項,十年已經讓全球19個國家600多萬女童受益,這是中國擴大教育對外開放的一個縮影。”懷進鵬說,“十四五”以來,持續拓展深化開放合作,現在已經與183個國家和地區建立教育合作關系。與亞非歐合作建成的36個“魯班工坊”已經成為中國教育的世界新名片。成功舉辦的世界數字教育大會、世界職業技術教育發展大會、世界中文大會等,已經成為國際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成立了全球教師發展學院,分享中國教師教育理念和方案。牽頭實施深時數字地球、海洋負排放等國際大科學計劃。這些都彰顯出,中國在數字與人工智能教育、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的影響力顯著提升,中國教育正在以更高質量、更加開放、更有擔當的姿態,成為世界教育的重要力量。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